医学科学新城助力“康养济南”
在山东省济南市高铁西站西侧,方圆45平方公里的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正在建设,多个国际水平的新兴项目扎根进驻,一批全国领跑的科技平台相继开工;而在3年前,这里还是大片的农田和村庄。
据介绍,2017年年初,山东省与济南市两会作出了建设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的重大战略部署。如今,医学中心已从一张规划蓝图发展到一方热土,“三年聚资源”任务基本完成。“医学中心是省市共建的重大健康产业项目,也是济南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项目,要把医学中心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医学科学和医疗健康产业高地,以及‘康养济南’的主阵地。”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西武对未来发展勾勒出清晰轮廓。
新城蓝图已绘就
陈西武介绍,3年来,医学中心会同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动产业、空间、市政等各层面30余项专项规划编制。今年以来,围绕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医学中心持续推动规划体系完善整合,组织开展了片区控规编制,以及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导则制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深化研究、能源综合利用、风貌规划与专项城市设计指引、地名研究等一系列专项规划研究,为塑造医学中心城市建设优秀品质、引领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前,医学中心分4批开工的重大支撑平台、医疗服务、产业载体、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共28个,总建筑面积达650万平方米,总投资达648亿元,已完成片区规划总投资(2000亿元)的1/3。
梧桐茂兮,凤凰来栖。高端项目的引入,一方面带来了产业聚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人才聚集。据悉,医学中心当前已落地精准医学、生物医学新技术、医疗器械、健康医疗大数据等各类项目204个,引进高端人才团队26个,注册医生集团56个。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山东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齐鲁现代微生物技术研究院等国家布局的重大项目,树兰(济南)国际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质子临床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山东分中心等高端医疗项目,山东大学高等医学研究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等医学教育、研发机构,均落地医学中心,有的已经开工建设。
陈西武说,医学中心自规划建设以来,就致力于高效培育核心优势。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是国家级重大健康项目,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山东创新中心是国家人类遗传资源中心在全国布局的五个中心之一,中科院微生物所齐鲁现代微生物创新研究院将构建微生物科学技术研究和集成中心,三者是医学中心的核心资源和支撑项目。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影响力,助推更多高端优质项目落地,医学中心还积极引进相关国际项目,承办国际会议。
创新服务惠民生
“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作为省市共建的重大健康产业项目,是济南市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特别是在济南市建设‘康养济南’、实施‘西兴’战略过程中,医学中心责无旁贷、重任在肩,很多重大项目都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项目。”陈西武表示。
陈西武举例说,今年4月开工的树兰(济南)国际医院,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投资额达28亿元,是一家三级甲等医院,规划建设门诊楼、住院楼、综合楼、地下车库及其他附属设施。建成后,将为济南居民提供优质诊疗服务。
位于树兰(济南)国际医院东邻的山东省肿瘤医院质子临床研究中心,预计明年五六月开始接收病人。“质子治疗是目前国际先进的肿瘤治疗手段之一,大部分集中在美国和日本应用,国内患者想使用这种技术并不容易。质子中心建成后,将会成为我国获得质子设备进口牌照中首个投入临床治疗的质子医院。而且相比国外,治疗费用将会降到一半以下。”陈西武说。
“医疗健康和大数据信息化密不可分。从产业发展的物理空间布局上,我们做好了在这两方面持续发力的准备,以便使老百姓获得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陈西武表示。
据介绍,山东省神经疾病协同创新中心由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山东省立医院和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管理委员会共建。该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国际和国内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共建技术转化平台、临床和科研协作联盟;构建3大数据库,即老年痴呆、帕金森病、脑卒中数据库;打造5大平台,即互联网与移动医疗、脑—机接口、神经影像、多组学、干细胞平台。同时,探索“互联网+”老年综合评估创新模式,以及医疗卫生与养老机构的老年综合评估高效运行机制,促进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及多层次老年综合评估保障体系,以惠及更多老年患者。
厚植优势稳迈进
“扁鹊故里,康养济南。”当前,大健康产业已成为济南的金字招牌。7月,济南市明确提出打造“康养济南”。
“3年多来,一批高端项目、前沿团队落户医学中心,一批核心项目、支撑项目加快建设,这些都为我们打造‘康养济南’主阵地奠定了良好基础。”陈西武表示。
在陈西武看来,“康养济南”建设,其核心要义在产业。医学中心的主导产业是“医教研产养”,生产、生活服务业也是重要的配套产业。围绕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医疗健康产业体系,“十四五”期间,医学中心将全力助力打造“康养济南”。
其中,在“医”方面,按照“精综合、强专科”的思路,建设20多家高端医院,打造一流的医疗服务高地;在“教”方面,建设研究型大学、创建“双一流”学科,并着力发展医务、医技人员培训实训产业,打造多元合作教育培训基地;在“研”方面,做强支撑研发平台,打造医疗健康领域研发基地;在“产”方面,聚焦药器品(药物、医疗器械、健康产品)、中医药、大数据三大领域,引进上下游企业,加快建设集研发、孵化、生产、配套四大功能于一体的高端医药健康产业体系;在“养”方面,突出康复特色,打造一批康养基地;在“服”方面,围绕一体化服务,建设配套延伸的生产生活服务业集群。
“当前,‘三年聚资源’已基本完成,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厚植优势,向下一个目标‘五年见成效’稳步迈进。”对于未来的谋划,陈西武表示,医学中心总的思路是,紧抓“健康中国2030”“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市一体化推进济南加快发展、“康养济南”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建设,以及公共卫生领域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等重要机遇,全力打造高端现代、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绿色低碳的城市空间体系,技术领先、协同发展、“医教研产养服”六位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