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探索城市党建新模式 “大党委”激发基层活力
6月22日晚,在三亚大东海广场上,来自黑龙江的“候鸟”老人王金强一边享受着海风,一边观赏“周末音乐汇”表演,感受着鹿城舒心惬意的生活。“近年来,三亚生活越来越便利,如今,居住在大东海社区,不仅能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基层党员干部还经常深入社区走访,为我们解决生活中的烦恼。”王金强说。
党员在身边,服务更贴心,生活更惬意。在“第二故乡”三亚生活了5年多的王金强,感受到了三亚市积极发挥党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创新探索城市党建新模式给市民游客生活带来的变化。近年来,三亚结合城市发展实际,着眼解决市民游客在生活中、旅途中遇到的问题,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区域统筹联动,推进社区、企业、机关党组织互联互动,依托党建网格管理服务社会,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社区治理面临新挑战
大东海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度假观光。然而,热门旅游目的地却有不少“成长的烦恼”。“大东海旅游景区由大东海社区管理,近年来,三亚国际旅游城市升级打造给社区治理带来不少新挑战。”三亚市吉阳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谢发勇介绍,大东海社区驻有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各领域成规模的企业110余家,非公企业多、外籍游客密、流动人口大,对社区交通、城管、环卫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社区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等工作带来诸多难题。加上之前大东海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条块分割,存在资源难整合、优势难互补等问题,也给社区事务协调带来困难。
管理对象结构多元复杂,党组织间协调困难,尤其在旅游旺季期间,大东海社区“两委”班子的7名成员还面临着服务数十万国内外游客的重任……在城市加快提质升级的进程中,如何激发党建力量、创新城市治理,成为三亚市管理者的重要考量。
创新组织构架寻突破
去年,三亚出台了《关于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建立新型“区域型”党组织。3月1日,三亚市吉阳区首个社区“大党委”——大东海社区党委正式挂牌成立,通过创新组织构架为突破口,与驻社区的非公企业、国有企业、大东海派出所以及红沙边防派出所、大东海工商所、大东海食药监所、吉阳区综合执法局四队等各单位20个党组织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打破原有的组织隶属界限,推进社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和谐共建。
“通过强化深化区域党建工作融合,社区管理也逐渐规范化、网格化、区域化。为强化党建工作作用,我们重视加强组织连接,构建了以1个社区大党委为核心,依托6个社区党建网格、‘X’个联席会成员单位开展党建工作联创、社区服务联办、社区治安联防、环境卫生联抓、文化活动联办等5大联动活动的‘1+6+5+X’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实现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大东海社区党委书记吴丽尉说。
“政府还经常邀请驻党组织代表、党员代表、‘候鸟’专家、外籍友人等开展面对面交流活动,聆听基层各行各业的心声,为城市创新治理收集新建议、新举措。”大东海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黄垂仁说,“大党委”模式为企业和政府架设了沟通桥梁,推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城市治理。
强化互联共建促发展
如今,三亚创新体制机制,强化互联共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得到加速推进:城市志愿服务氛围更浓厚,去年以来该市各机关单位党组织、党员到社区开展活动3700余次,累计参与党员干部逾8万余人次;便民服务网络再织密,全面实行“片长+网格长+12345政府服务热线”城市基层治理管理体制机制,第一时间解决市民游客“微烦恼”“微难题”;基层党建工作更深入,结合城市“候鸟”人口特点,探索创新“候鸟”党员管理、服务,灵活设置“候鸟”党支部,建立“候鸟”党员动态管理格局。
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童道驰表示,三亚要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党建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打造基层治理的坚强核心。同时,扎实推进农村党组织建设,不断建强夯实基层社会治理阵地。探索创新城市党建,建立党建联席会议机制,积极构建“社区+企业、‘候鸟’、两新组织”区域化党建新模式,打破辖区内各领域党组织隶属界限,推进社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和谐共建,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海南日报三亚6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