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融安岗伟村开创脱贫攻坚新局面
中新网广西新闻7月19日电(谭凯兴 覃庆和 唐洪)大坡乡岗伟村位于广西融安县东面,距离县城所在地和乡政府所在地各9公里。三年来,岗伟村以乡村振兴战略思路开创脱贫攻坚新局面。
据悉,岗伟村村总面积约为23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5753亩,耕地面积4390亩(其中水田面积为1438亩),辖13个自然屯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42户2517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村,有汉、壮、侗等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0%。2015年以前,由于经济结构单一、技术缺乏以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落后等原因,岗伟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群众生活水平不高,属“十二五”、“十三五”时期贫困村。2015年末,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43户775人,贫困发生率30.55%。
脱贫攻坚以来,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岗伟村按照“一年脱贫,两年巩固,两年跨越,五年全面实现小康”发展思路,村“两委”班子凝心聚力,紧紧团结和带领全村党员群众,2016年岗伟村成为融安县率先脱贫出列的贫困村。三年来,岗伟村以乡村振兴战略思路开创脱贫攻坚新局面,进一步提升基础实施、基本公共服务、人居环境、扶贫产业、村级治理、乡风文明等方面建设水平,继续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成效,努力打造成脱贫攻坚示范村。2018年底,融安县大坡乡岗伟村贫困发生率降至2.22%;2019年,岗伟村荣获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坎坷泥路变坦途
“泥巴路、土坯房、治安差,群众观念落后,村委工作很难开展……”提起10多年前的生活,有着18年村委工作经验的老支书韦勇感慨道,以前路没通的时候,到村里上班都是走路来,几公里来回要一两个小时,托运东西,都是靠马和骡子,村民们都不敢发展产业,有好的农产品也卖不出去。
“2012年泗香屯通了全村的第一条通屯水泥路,2016年,全村13个自然屯屯屯通了水泥路,约20公里路程,从此挥别了坎坷泥路的时代。”岗伟村村主任肖兆强介绍说,2015年以来,在上级扶持下,投入资金200多万元,鼓励村民们投工投劳投入到修路的队伍中,实现屯屯通水泥路,还延伸修了产业路15公里。
路好了,村里添了很多小汽车,村民想去县城办事,一天可以来回很多趟;还有卖菜的商贩每天开着车入屯入户,村民们不用跑远路,在自家门口就能买到菜米油盐和日常所需物品;周末时,有很多热爱骑行的人,会沿着干净的水泥路面骑行到村里,呼吸新鲜的空气,以前寂静的小山村也因此热闹起来。
挥别贫穷住新房
100平方米破旧的土坯房,兄弟四家,9口人,很难想象这一样一大家子人是怎样挤在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而这是2018年以前,大坡乡岗伟村坡甲屯肖裕安几兄弟家的现状。
“一到下雨天,屋子就到处漏雨,家里的盆盆罐罐都不够接雨用;刮风的时候,我们也不敢在屋子里住,生怕一阵强风过来,屋子就塌了;屋子挤、又黑又暗,一岁多的小外孙一回来就哭,就是不爱在屋子里玩……”卢玉芳是肖裕安的妻子,也是家中的长嫂,有着慢性病,2018年前还拖着未成家的三个兄弟和一双女儿,生活举步维艰,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这辈子能住进新房。
由于他们家情况特殊,房屋主体出现较大裂缝、屋顶渗漏严重,变成C级危房。2018年6月,县后盾帮扶单位领导和村里扶贫工作队员们,经过反复动员和帮扶,宣传危房改造政策,出谋划策筹集资金,安排工程队仅花了2个月时间,为兄弟三户(其中一户兄弟在2018年因病去世)建起了稳固干净美观的房屋,政府给予每户建房补助33500元,其中,国家危房改造补助30000元,粤桂扶贫资金3500元。
搬新房的时候,卢玉芳拉着帮扶干部的手,激动得直抹眼泪。一家人搬进了150多平米的砖房,肖裕安有时会到县城或者市里打工,补贴家用;妻子卢玉芳的慢性病也办了慢性病证,医药费可报销80%;弟弟肖裕勤自从建新房自立门户后,也勤劳起来,在村里帮合作社打些零工,平均每个月可以有1000多元的收入;最小的患有精神疾病的小老弟肖裕新,政府也帮办了低保。
而与此同时,在融安县融城小区,从岗伟村德江屯的土坯房里搬迁出来的韦志广一家,正在融入城市的生活中幸福的生活着。
“搬迁到城里来住,孩子能接受城里更好的教育,我找工作也更容易,方便了很多。”说起在城里的生活,韦志广脸上洋溢着笑容。
2015年以来,岗伟村危房改造176户(新建152户,修缮24户),易地搬迁21户,他们同肖裕安、韦志广一样,挥别破旧的泥巴房,住进了安全稳固的新房。
飞鸡产业富一方
“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这是大坡乡致富带头人,融安“巾帼大坡飞鸡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群英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岗伟村属于山区贫困村,山多地少,林地面积2.58万亩,占全村总面积的75%,2012年,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号召动员村民林下养殖土鸡,但由于道路不通,又缺乏规模化的养殖经验和技术,许多村民都不敢养。那时村委换届,何群英刚担任村委副主任,作为党员,她主动表率带领大家养鸡。
2016年5月中旬,在脱贫攻坚战役的浪潮下,何群英主动作为,投入注册资金50万元,成立“融安巾帼大坡飞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并争取扶贫贷款10多万元,兴建鸡舍360平方米、投放鸡苗20000羽,并以“贫困户+合作社+企业”的经营模式扶持贫困户发展经济。她毫不保留地将自己掌握的防疫治病技术传授给其他养殖户,有些贫困户有心养鸡却没钱买鸡苗,没钱买饲料,没钱搭建棚舍,她总是乐意帮助,合作社给予最大程度的帮扶。通过她的带动,岗伟村30余户贫困户养殖了大坡飞鸡,实现户均增收10000元,参与养殖的贫困户均顺利脱贫。
近年来,为了带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融安县出台了了特色产业以奖代补政策,群众养殖土鸡30羽以上,就可获得每羽15元的补贴。现如今,在大坡乡岗伟村参与飞鸡养殖的群众达到70户,年出栏量从2014年的2000羽到现在的10万余羽,为该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收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