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临近 武汉交警发布出行预警
湖北日报讯(记者饶纯武、通讯员张鹏、黄一燕)武汉市各中小学及高校陆续开学,8月29日,武汉交警针对学校周边道路特点及开学时间节点发布出行预警,同时吁开学高峰时段,广大市民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驾驶员请绕行学校周边道路。
武汉市公安交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切实做好2019年“开学季”期间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确保全市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群众出行畅通,即日起,武汉交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10天的“护学护校”工作。各区交通大队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重点加强辖区内中小学、高校周边道路管控,必要时将采取临时性交通限制措施,加强主要道路的交通疏导,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中小学开学出行预警
武汉市大部分中小学将在9月1日、2日开学,接送孩子的车辆集中出行,将给学校周边道路带来较大交通压力。尤其在中小学比较集中的江岸、武昌、洪山、硚口、汉阳等中心城区。武汉交警建议送学生上学的家长尽量选择地铁出行,避免由于交通拥堵导致迟到,如果必须开车送孩子上学,应做到即停即走,避免长时间占用道路资源引起交通滞留。
武汉交警将联合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在全市设置125家“警校家”护安保畅岗位。“警校家”三方联动护安保畅模式是由老师、家长与交警一起维护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秩序,在学校门前的护安保畅区开展工作。“护安保畅区”由交管部门在学校门口统一施划。家长和老师快速将学生从车辆中接下来,车辆即停即走,在交警指挥下有序、快速的通行。
江岸区
江岸区内的黄孝河路,集中了育才小学、育才二小、育才幼儿园等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学时,黄孝河路将面临车流量激增的状况。交警提醒,家长尽量即停即走,让孩子步行进入校门,以免车辆在校门口扎堆加剧拥堵。
沿江附近的武汉二中、七一中学、二中广雅中学距离较近,给周边的胜利街和芦沟桥路带来较大的交通压力。建议家长乘坐轨道交通前往,在黄浦路站下车,步行前往。
六中初中部所在的金门路以及六中高中部所在的球场路,也将迎来车流激增的局面。
江汉区
红旗渠路、常青一路双向两车道,道路资源紧张,但周边集中了武汉市第一中学、华苑小学、大兴路小学等中小学校,再加上受到华南水果批发市场货车进出的影响,开学后,交通形势更加严峻,武汉交警建议市民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送学生上、放学,避免开车造成堵塞。
硚口区
硚口区武汉市第十一中学、六十四中学、崇仁路小学、体育馆小学,均分布在崇仁路沿线,通行能力有限,停车位缺口较大,建议家长乘坐轻轨接送学生。
汉阳区
汉阳区三高中、三初中、翠微小学、翠微中学钟家村小学、楚才中(小)学、二十三高中等临街学校交通情况复杂,特别是钟家村小学、三初中等学校周边道路,武汉交警建议市民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送学生上、放学,避免拥堵造成的迟到。如必须驾车,钟家村小学接、放学生车辆经翠微路进入西桥路临时停车上下学生;拦江路(鹦鹉大道—阳新路)早晚高峰车流量大,西大街小学接、放学生车辆经滨江大道进锦绣二路临时停车上下学生,即停即走。
武昌区
武昌区集中了武汉小学、水果湖二小、中华路小学、实验小学、武珞路中学、武汉中学等中小学,而周边的武珞路、中山路、张之洞路、水果湖横路、中华路路口、解放路、粮道街等路段通行状况不容乐观,可能出现交通节点,建议家长尽量错峰出行,避开早高峰时段,或乘坐地铁2号线、4号线前往。
洪山区
南湖花园地区文馨街、文昌街周边,因金地小学、英格中学等中小学集中在此区域,加之文馨街又是南湖地区进出的重要干道,而且路面较窄,通行能力有限。在早晚高峰时段接送学生的车流与上下班的车流形成叠加,交通压力较大。武汉交警建议:南湖地区上下班的市民尽量避开7:30—8:30,16:30—17:30两个时段通行以上路段,绕行文治街、书城路、文荟街等周边道路进入二环线。同时提醒接送小孩的家长,学校门口,即停即走,减轻路面压力。
卓豹路为双向四车道,集中了卓刀泉小学、华师一附中等学校,且周边有多个大型居民区,早晚高峰交通压力大。武汉交警建议市民错峰出行,同时接送学生的家长尽量不要开车前往。
高校开学出行预警
洪山区
高校开学期间,洪山区的武珞路、珞喻路、八一路、珞珈山路、二环线珞狮路街道口、马房山一线将迎来车辆出行高峰。武汉交警建议:开学季途径高校周边道路车辆,请尽量绕行高校周边道路,出行时选择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绿色出行。武汉交警建议,周末驾车出行,请尽量绕行高校周边道路,出行时选择地铁或公共交通。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高校开学期间,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车流、人流交织,交通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建议前往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职业学院、华夏学院等高校报到的学生及家长,乘坐地铁、公交车辆等公共交通前往。如需驾车前往,建议避开楚雄大道、民族大道、关山大道、光谷大道等车流较为集中的路段,由三环线沿线的关山立交、民族立交绕行前往。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