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旅游

东兰:壮族瑰宝羊角编钟有望重回民间

张锐锐 发布时间:2019-08-31 23:21:00来源: 河池网

  东兰县素有“铜鼓之乡”美誉。说起东兰铜鼓的“扬名史”,黄仲裕居功至伟。因为,广西甚至全国第一个“定音铜鼓”是他首创的;广西最小的“铜鼓艺术品”,也有他的功劳。

  黄仲裕原为河池市歌舞团副团长。1984年,因为歌舞团想利用铜鼓伴奏,而铜鼓没有音高标准导致伴奏失败的经历,让他暗下决心研制“定音铜鼓”。经过调整铜鼓尺寸、调音的无数次试验,次年,黄仲裕终于创造出一套“定音铜鼓”,并奔赴苏州铸造成功。1987年,在广西举办的乐器鉴定会上,权威专家鉴定“定音铜鼓”为“全国首创,达到先进水平”。

  1988年,为了推广“铜鼓文化”,广西文化厅邀请4位外地专家设计铜鼓艺术品。当时,外地专家设计出了大小为10公分的铜鼓样品。作为业界专家,黄仲裕也受邀进行样品鉴定。由于铜鼓样品存在纹饰模糊等问题,黄仲裕提出“将大铜鼓优秀纹饰集纳到小铜鼓上浓缩”的建议被采纳,最终设计铸造出6公分大小的铜鼓艺术品,并被各级政府部门作为礼品馈赠贵宾。

  作为壮族另一艺术瑰宝,羊角编钟岂能备受冷落?自2009年退休后,黄仲裕专心致志对羊角编钟的本土研制进行艰苦试验。经过多年研制,黄仲裕终于发明利用本地沙土、木模、风箱等铸造羊角编钟的办法,并研制出了羊角编钟样品。

  “恭喜黄老,请继续跟进、改良铸造技术,力争实现大批量生产,让羊角编钟和东兰铜鼓一样,实至名归成为革命老区的另一张名片。”8月20日,东兰县领导叮嘱黄仲裕说。

  “只要县政府支持,我一定让羊角编钟重回民间、大放异彩。”黄仲裕兴奋地回应道。

  黄仲裕生于1949年,他从小酷爱文艺,后被“免试”进入东兰县文艺队。1970年初,他被调到河池地区文工团,开始接触到更多种类的乐器,并担任小号、二胡等乐器的演奏。

  1978年,因为“受刺激”,他开始踏上研制古乐器的“不归途”。1978年秋,上海音乐学院应有勤教授到东兰追寻考察壮族民间古乐器“琤尼”,并慕名找到黄仲裕陪同。

  “小黄,壮族民间古乐器太有魅力了,作为文艺工作者,你应该有所作为。”临行前,应有勤教授指点黄仲裕说。

  感动于应有勤教授的教诲,黄仲裕以专业、执着的精神,开始踏上“寻宝”古乐器的道路。当年,黄仲裕深入东兰县长江乡多次考察,并对古琤尼进行仿制和重新设计,最终试制出了竖式琤尼和卧式琤尼。后来,他又根据各方面意见作了改进,使琤尼在演奏上音域广、音质圆润,具有弹拉并举的特点,并包含大西洋中提琴演奏的一切技巧特性。目前琤尼已成为我国特色的低音拉弦乐器。

  因为“不服气”,黄仲裕研制出世界第一架石琴。1987年,黄仲裕受邀参加全国乐器改良博览会。会上,他听到专家说,全国只有安徽省和武汉某地有能敲出声音的响石。

  “怎么可能?!”当时年轻气盛的黄仲裕反问说。回来后,黄仲裕开始探访河池哪里有能敲出声音的响石。1988年,在南宁举行的一次外贸展览上,黄仲裕发现,东兰送来的黑色大理石竟能敲出声音,且音质能达到理想效果。

  从南宁回来后,黄仲裕家门未进就直奔东兰县大理石厂。在他的努力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黄仲裕硬是研制出世界第一架石琴……

  此后余生,黄仲裕和壮族民间古乐器结下了一生情缘。在黄仲裕的执着研制、改良下,一钟两音的羊角编钟乐器,世界上最小的铜鼓,大型、小型定音铜鼓等民间古乐器纷纷问世,并绽放靓丽风采。

  1992年,广西铜鼓艺术团到北京参加汇报演出,演出团所用的乐器大部分出自黄仲裕之手。“声音一出来,底下就一直鼓掌。因为,这些乐器的音色的确很好听。”回忆起当时在北京演奏的情景,黄老如今依然历历在目。

  此后,这支乐器队曾多次代表我市参加国内外演出,每到一处都让人震惊。原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称赞它“很有民族特点”,原中宣部副部长贺敬之赞之“民族艺术开新花”。

  1993年,黄仲裕被评为副教授、国家二级演奏员。因为对民族艺术的突出贡献,黄仲裕先后被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等荣誉。

  古乐器纷纷获得新生,“小黄”却熬成了“黄老”。

  2009年11月,黄仲裕退而不休。他将他发明的琤尼、石琴等乐器运回了东兰武篆老家,组建家乡老年人演奏团,并继续研制、改良各种民间乐器,不断向外界展示东兰民间艺术文化的神奇魅力。

  8月25日,记者在黄仲裕家里看到,各种音乐铜鼓、石琴、木琴等乐器整整摆满了一屋子。在乐器加工作坊里,各种机械配备齐全。“这些设备至少价值10多万元,退休金基本都花这上面了。”黄仲裕说。

  然而,让黄仲裕伤心的是,因为古乐器千篇一律的鼓点,已经不受年轻人的青睐。同时,因为缺少“粉丝”,古乐器技艺正面临失传的危险。

  “有生之年,我一定要做好两件事。” 黄仲裕说,一是研究创新新的鼓点,“群众喜欢什么鼓点,就研制那种鼓点,把队伍、粉丝壮大”;二是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将自己的“衣钵”、民族文化代代传承下去。

  黄仲裕说到做到。前几年,黄仲裕勒令在南宁工作的儿子黄诚回家子承父业:“趁着我还‘年轻’,你赶紧回来学点技艺,否则你会后悔一辈子……”

(责编: 胡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