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旅游

南宁西乡塘区义平村党员卢雁伦勇当群众致富领头雁

廖宗钰 发布时间:2019-08-31 23:29:00来源: 中新网广西新闻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南宁市西乡塘区双定镇义平村党员卢雁伦勇当群众致富领头雁

  中新网广西新闻8月19日电(廖宗钰)随着红布的揭开,“科企联合工作站”这七个镌刻在金色牌匾里的烫红大字被阳光照射的格外艳丽,常把“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当做口头禅的农村党员卢雁伦也完成了他人生的又一次转型。

  作为义平村村委会主任,义平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卢雁伦与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签订科企合作意向书,将合作社的500多亩柑橘地作为南宁综合试验站柑橘-绿肥清洁生产示范基地,并且合作社基地被设立为科企联合工作站。“柑橘今年年底就可以收获了,预估总产量70多万斤,按照去年5块钱1斤的价格来看的话,今年我们村应该有个好收成了。”卢雁伦对说。

  积极创业 务实创新

  1955年出生的卢雁伦像那时候的农村青年一样,在80年代末趁着进城务工和经商的浪潮,从跑运输,搞农产品流通做起,经过多年的商场博击,凭借自身的聪明才智和商业头脑,生意越做越大,很快成为当地首富。然而,一次跑运输偶然看见的场景,却彻底改变了他的观念。那是在90年代中期的一次再常见不过的运输生意中,一切都是那么平常,但是在他过境云南的运输途中,看到当地农民在地势陡峭、贫瘠的让他怀疑这算不算土地的山坡上辛勤劳作时,他停下车,在路边足足站了半个多小时。他想起了家乡,想起了村里的那几百亩荒废了几十年的土地,土地条件要比这里好上几十倍,至今却无人问津。看到这里的农民在如此条件的土地上劳作,突然,他萌生了一个新的念头:回家乡开荒种地。

  创新思路 突破常规

  说干就干,卢雁伦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放弃了自己经营多年的运输行当,回到了生他养他的义平村,扛上锄头镰刀,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创业。凭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和韧劲,经过一年半载的风雨打拼,终于,村里的荒山土地被开垦出200亩果园,成为村里开荒种地第一人。经历过多次尝试后,他邀请农业专家对土地进行“会诊”,引进了合适土壤环境生长种植的香蕉新品种,使得200亩的果园年收入达50多万元。尝到甜头的他又把目光投向邻村一片400亩的荒地,他通过平整土地,实现通水、通路、通电,谁知这块地被广西农科院相中,以高于原租金一倍的价格承包了这块地并作为香蕉种植试验基地。是不断的坚持和知难而上的勇气让卢雁伦在家乡的土地上淘到了第一桶金,他不仅是村里开荒种地第一人,也是村里名副其实的党员致富能手。

  多措并举 共同富裕

  卢雁伦常说“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而他也是这样做的。为了让周围乡亲尽快脱贫致富,2010年,刚刚担任村委会主任的他便决心带领村民彻底改变以种水稻为主的传统种植方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为了让村民尽快掌握新的种植技术,他先后多次组织义平村村民到武鸣、田阳、兴安、那马等地参观学习香蕉、西瓜、葡萄、大青枣等水果的种植新技术。同时,他还成立了义平香蕉专业合作社,在家中举办香蕉种植技术培训班,自己亲自授课,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向村民传授经验,解难释疑,并无偿为贫困户提供香蕉苗。

  义平是个水、电资源缺乏的山村,也是制约农民发展香蕉等特色种植业的瓶颈之一。为此,卢雁伦和村支书潘汉军跑部门,筹资金,找技术。先后筹集资金400多万元,架设输电线路7000米,安装变压器20多台,有效地解决了村民种植用电难题,仅此一项,就使蕉农降低成本达5倍之多。与此同时,他在村里积极推广应用农田喷灌技术和地膜覆盖技术。农田喷灌技术与传统的土筑明渠输水相比,不仅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在输水过程中减少蒸发和防止渗漏,极大节约水资源。而地膜覆盖技术则具有保水保温的作用,提高了雨水利用率。为了让村民尽快接受这些新技术,他首先自己带头做示范,在自己的地里全部用上了这些技术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在这样有说服力的成果面前,村民给予了积极的反馈,全村大多数耕地都采用这两项新技术。有效推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

  但是什么产业都不是经久不衰的,近年来,由于香蕉黄叶病的蔓延与市场价格波动太大,香蕉和西瓜这两类农产品受影响较大,丰产不丰收或者病虫害影响,无收成现象比较严重。义平村的村民开始陆续种植起柑橘,作为村里的致富能手、种植大户的卢雁伦也不例外,他首当其冲,将合作社名字由“义平香蕉种植专业合作社”改为“义平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把原来500多亩种香蕉的土地全部改种了柑橘。

  村里的领头人都有如此决心,其他村民也都纷纷改种柑橘,义平村也由原来的香蕉、西瓜大村转型为柑橘大村,柑橘种植面积达到20000亩。随着村里柑橘产业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义平柑橘交易市场的迅速发展,义平柑橘交易市场容纳了周边约4.5万亩种植面积的柑橘产量,日交易量达五百万元,是目前西乡塘区最大的柑橘交易市场。

  从商场搏击到深耕田地,从香蕉大户到柑橘大户,卢雁伦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转型,但无论时代怎样发展,产业如何变换,不变的是他的初衷: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这也是广大农村党员致富领头雁的一个缩影,通过自身的努力,带领自己的村民大步奔小康。

(责编: 胡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