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情时刻 中国电信天通卫星电话显神威
桂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晓武在抗洪一线用天通卫星电话指挥调度(电视截图)。
强降雨一拨未走一拨又来,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肆意倾倒,城市内涝、河水猛涨、农田被淹,房屋倒塌、道路塌方、电力中断……今年入汛以来,广西桂林、柳州、河池、百色、梧州等市遭遇严重洪涝灾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遇威胁。
灾区通信线路倒杆、机房被淹、光纤损毁、基站退服,局部通信全阻,用户通信中断,给抢险救灾工作带来了困难。
危情时刻,正处于试商用期的中国电信天通卫星电话全天候抗灾功能的优势彰显无遗,在多地抗灾救灾的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抢险救灾通信保障中的致胜神器。
灵川兰田到九屋光缆抢修。
7月7日凌晨5时,经过一夜的暴雨倾盆引发山洪暴发,地处峡谷地带的灵川九屋镇西岭村瞬间即被洪水淹没,当地村民和在此度假的游客们共300多人被困。由于山洪冲垮了电力和通信杆路,西岭村已全部停电,成为通信孤岛。一位村民冒险一路涉水奔至九屋镇,将求救信息传递了出来。危情时刻,中国电信灵川分公司及时将天通卫星电话送至西岭村委,成为在此指挥救灾工作的市、县领导唯一可使用的对外联络指挥调研通信工具,为及时转移受灾群众、夺取抗洪救灾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轮强降雨的叠加,临桂城区及两江、茶洞、宛田等乡镇出现道路阻断、河堤告急、房屋受损、农田被淹危情,茶洞、宛田等乡镇通信全部阻断。临桂区应急局紧急采购了30部中国电信天通卫星电话,为高效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提供了通信保障支持。
永福县龙江乡因通信杆路及供电杆路被洪水冲断,导致境内所有通信运营商对外通信中断,成为信息孤岛,龙江乡书记李秀在抢险救灾一线,也是使用中国电信天通卫星电话才得以向县抗洪指挥部汇报灾情。
龙胜县三门镇受到了百年不遇的水灾,整个三门镇通信全部中断,三门镇政府无法第一时间向县政府汇报受灾情况。中国电信龙胜分公司两名网络支撑工程师携带天通卫星电话,经过3小时的跋山涉水赶到三门镇,将卫星电话交到已赶到此指挥的县长吴永合手中,为传递灾情、指挥抢险救灾提供无畅通的通信服务。
资源县中峰镇突发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导致枫木至资源县城沿江两岸的农作物、电力、通信设施严重损坏,全镇通信中断。率队赶到中峰镇指挥抗洪救灾的副县长刘兆龙,利用中国电信提供的天通卫星电话及时向市领导汇报了灾情,协调救灾工作。
全天候通信优势的天通卫星电话让平安不掉线,受到灾区党委、政府部门的青睐。目前,桂林市、县有关政府部门已陆续采购装配了100多台天通卫星电话,用于应急通信和指挥调度。
据了解,卫星通信是地球上(包括地面和低层大气中)的无线电通信站间利用卫星作为中继而进行的通信。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和地球站两部分组成。卫星通信的特点是:通信范围大,只要在卫星发射的电波所覆盖的范围内,从任何两点之间都可进行通信,不易受陆地灾害的影响(可靠性高);只要设置地球站电路即可开通(开通电路迅速);同时可在多处接收,能经济地实现广播、多址通信(多址特点);电路设置非常灵活,可随时分散过于集中的话务量;同一信道可用于不同方向或不同区间(多址联接)。
相关资料显示,卫星电话并非新技术。1962年7月,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发射了“电星一号”低轨道通信卫星,实现了横跨大西洋的电话、电视、传真和数据的传输,奠定了商用卫星的技术基础。1972年,卫星通信在我国首次应用。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通信技术和卫星网络,依靠国外的海事卫星网络,卫星电话终端价格高,便携式终端每台3万元,手持终端1万多元,特别是使用费用高,每分钟通话费在1美元以上,无法普及。中国电信天通卫星电话是我国的自建卫星网络,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终端体积大小与普通手机一样,目前每台价格约6000元,价格远低于高配版的普通苹果手机,月租费100元,使用费每分钟1元,完全具备了普及使用的条件。
近年来,我区有线光纤通信网络和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发展迅速,通信路由的环路构建和通信网络自愈技术使用,极大增强了通信网络的抗灾能力。但是,在大灾面前,这些通信网络依然是脆弱的。据中国电信广西公司的统计,自5月入汛以来,通信设施受灾严重,全公司累计退服基站20798个、受损光缆长度1778皮长公里、倒断杆5572根,累计通信阻断乡镇87个,23万固定电话用户、53万户宽带用户和332万户手机用户的通信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公司直接经济损失约6500万元。全公司投入救灾资金3300万元、累计出动抢修人员14290人次、累计出动车辆5003台次、累计动用油机8272台次、发送应急公益短信6823万条。
卫星通信已经成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覆盖广、通信容量大,通信距离远、不受地理环境限制、质量优、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将使其成为抗灾应急通信保障和特殊环境通信使用的首选通信产品。(黄祯光 钟怡华/文 中国电信广西公司供图)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