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英才汇聚 不负重托

—智力援藏为西藏自治区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石

发布时间: 2024-06-03 09:27:00 来源: 西藏日报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长期以来,西藏自治区和17个对口援藏省市不断深化对口支援机制,强化智力援藏,加强人才培训和交流,共享教育资源,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西藏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在风景秀丽、绿草如茵的措美县,今年4月下旬,安徽青合青(措美)律师事务所正式揭牌,实现了山南市县域律所全覆盖。

  近年来,安徽省司法厅高度重视援藏工作,紧紧围绕措美县人民群众的法律服务新需求、新期待,连续派出律师进藏开展援助工作,广泛动员安徽省符合条件的律师事务所在措美县设立律师事务所分所,最终,安徽青合青(措美)律师事务所顺利通过自治区司法厅批准设立,将优质的法律服务资源引入措美,带动当地逐渐培养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律师队伍。

  2023年6月,作为湖南省第十一批短期援藏专业技术人才,来自株洲市中心医院口腔科的谢智敏来到了扎囊县。

  谢智敏在仔细梳理了扎囊县中心医院口腔科发展现状,充分了解当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后,为了确保能高质高效地开展工作,她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从清理器械、采购材料到规范流程、理论授课、实操带教,谢智敏把扎囊县中心医院口腔科当成自己的家,带着徒弟顿珠卓玛有条不紊地忙活起来。

  顿珠卓玛告诉记者:“有的小朋友特别害怕看牙,老师也有自己的秘密武器。她会一边温柔的鼓励小朋友,一边打开她塞满小礼物的抽屉让他们随便挑选。小朋友就会放下戒备心,拿着礼物安静地接受治疗。”

  针对扎囊县口腔医疗基础较为薄弱的问题,谢智敏还专门开展了几场义诊科普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当地群众介绍口腔保健知识,还发放了她拉赞助拉来的价值1.5万元的牙膏。

  “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界面,如果有发出报警声音的阀门、泵、风机,都要及时处理。”在湖北省宜昌市的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宜昌生物产业园内,来自加查县的索朗珠杰作为西藏安琪珠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员工,正跟着技术人员学习发酵工艺。

  安琪珠峰高原益生菌绿色制造项目,是宜昌援藏工作队招商引资到加查县的重点项目,其中一期项目将建成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年产200吨高原益生菌粉剂及晶球益生菌生产线。为确保项目今年7月如期投产,项目方从去年11月起,陆续组织了30多名加查县本地新员工到产业园进行“一对一”跟岗学习。今年6月底,他们将返回加查县独立上岗。

  2013年以来,江苏省实施人才和智力援助项目204个,组织内地专家学者进藏授课37场次,培养培育各类人才1.1万余人,为拉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江苏援藏指挥部注重顶层设计,建立五级责任体系,制定下发人才和智力援助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与人才和智力援助资金管理办法,对人才和智力援助项目全流程和资金使用进行规范,有效提高人才培养培训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率。江苏援藏指挥部每年为西藏籍高校毕业生赴江苏省就业举办1期江苏省就业援藏专项招聘,截至今年3月已连续举办3期,累计提供江苏省援藏事业、国企岗位228个,录用西藏籍高校毕业生218人。

  江苏援藏指挥部突出结果导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科学设置培训课程、精准选派参训学员、强化培训过程监督,切实增强人才培养效果。2023年,选派30名有干事创业意愿的农牧民妇女赴江苏开展手工编织、苏绣刺绣、扎染工艺等培训,制作完成成品共计450余件,不仅带动了一批本地群众就业增收,还推动了拉萨和江苏的交流交往交融。

  “今年,江苏援藏指挥部围绕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安排5个主题鲜明的人才国情研修班和示范班,同时,安排退役军人、社工类人才、应届毕业生和农牧民妇女等群体250余人赴江苏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和就业技能,逐步形成重点突出、兼顾全局的人才培养格局。”拉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龙昌表示。

  今年年初,法国巴黎时尚家居设计展上,来自江孜县的氆氇工艺正式亮相,江孜县工匠格桑成为“大明星”。

  江孜氆氇工艺在上海援藏的支持下,引入“上海工匠”沙涓为日喀则“牛羊绒制品”领航,率先打造氆氇制作的“前店后坊”,相继在多地开展了“雪域·回响”日喀则传统服饰工艺时装秀,探索出高端牛羊绒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盛夏时节,珠峰旅游热度空前,一批批国内外游客纷纷前来领略世界之巅的风采,一睹珠峰真容。上海援藏在珠峰北大门新建集入园购票、商业餐饮、休闲购物、供氧保障、登山训练体验于一体的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为进一步丰富游客旅游体验提供保障。同时,引进定日县首家具有甲级资质的旅行社——西藏平措康桑旅行社,提高旅游服务接待能力;举办“定日2023珠峰音乐美食节”,为珠峰小镇建设注入活力,进一步推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

  在萨迦县,上海援藏引入日喀则首个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站,承担农作物种质资源“揭榜挂帅”项目,在扯休乡利用2500亩边际土地开展12个不同品种的藜麦试种项目,亩产达400至800斤不等,经济价值超过主要农作物青稞,亩均收入是青稞的4倍左右,带动灵活就业近百人,联农带农效应显著,助力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去年,桑珠孜区第三小学、第一中学首次代表日喀则市参加在郑州举行的全球发明大会全国总决赛,荣获两个铜奖的优异成绩,这是日喀则市中小学校首次参加全国创新发明类比赛。

  山东青岛援藏组围绕建立长效培训机制,锻造高质量教师队伍,创新打造“山海大讲堂”教培体系,集聚青岛齐鲁名师、名校(园)长资源,采取“线上+线下”“点题+选题”相结合的方式,每月为受援地桑珠孜区开展两次定制化、个性化培训,累计组织线上培训10余期,受益教师超过3000人次。

(责编: 贾春玲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