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北京教育援藏创设“交融新载体”促两地学生加强交流——搭起共进桥 牵手更连心

发布时间: 2024-06-24 15:01:00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孩子们寄出的第二批信好多都是鼓鼓囊囊的,塞满了寄给北京朋友的礼物。”拉萨实验小学教学副校长林洁说,“你能想象,他们之间一定是互相惦记着的。”

  2024年是北京对口援藏30周年、教育组团式帮扶10周年。日前,记者来到雪域高原,在北京对口援建的美丽校园里,在援藏教师和学生们之间,处处能感受到双方温暖的联系。拉萨和北京相隔3600公里,师生们借由一个又一个“交融新载体”,手牵着手、心连着心,一起奔向美好未来。

  见字如面的笔友

  次旺德吉在拉萨实验小学读四年级。她喜欢数学,梦想是成为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家。她这个梦想,给远在北京中关村第四小学的王爱龙写信时分享过。在写给次旺德吉的回信中,王爱龙讲了学校的一个特别好的活动——“书窝日”。阅读对学习特别有帮助,在家里和学校里,都可以给自己设计一个读书的“窝”,读书很舒服,学习更快乐。

  对拉萨,王爱龙也充满向往:拉萨有什么好吃的、拉萨为什么叫日光城、布达拉宫里面有什么……

  次旺德吉说:“我很高兴能向北京的朋友介绍拉萨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还跟他约定,他来拉萨的时候请他吃炸土豆、喝酥油茶。”

  2023年暑假,北京市教委发起“京藏同心见字如面”活动。一年来,仅拉萨实验小学的学生就和北京15所小学的学生结成了1300多对笔友。炸酱面和糌粑,故宫和布达拉宫,在美食和美景的交流中,孩子们的友情日益深厚,往来的信封也越来越厚。

  一课双师的同学

  雪域高原的藏戏和北京中轴线上的非遗……在拉萨北京实验中学,一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课上,京藏两地师生隔屏相望,互相交流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看着拉萨学生和我在北京教过的学生隔着屏幕打招呼,感觉很自豪。”援藏教师王瑞蕾是这堂课的主讲人。她说,自己和北京的老师研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纽带,设计了京藏学生共学共上的课程,既拓宽了两地学生的视野,又能引导他们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近年来,利用北京援建的高质量网络设施,京藏两地师生“云端共学”渐成常态。而在课堂之外,线上国学诵读、线上欢度传统节日、爱国主题“云宣讲”等活动,都成为京藏学生交流、交往的新载体。“京藏学生提交的国学诵读音频数据总数已经突破10万,成为北京教育援藏一项宝贵的、不断生成的优质教育资源。”北京援藏干部、拉萨市教育局副局长周晓宇说。

  携手探究的朋友

  家住日喀则的尼玛卓嘎登过长城,观礼过天安门升旗。“听着国歌,看着五星红旗慢慢升起,心里满满都是自豪感。”

  尼玛卓嘎是拉萨北京中学北京班的学生。去年3月,北京班50名学生来到北京开展了为期11天的研学。博物馆里只在课本上见过的文物,长城城楼上抗日战争的遗迹,都像刻在他们心里一样鲜明。而让尼玛卓嘎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一直带着他们研学的北京的老师,“老师会不断鼓励我们主动去探究,哪怕犯了错也能发现我们的闪光点”。

  今年5月,拉萨实验中学选派30名学生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与北京的学生同上文化课、红色研学课、劳动实践课,共同学习生活两个月。这是北京市首次依托教育、文化、科技资源开展的交融式集团化访学计划——根据拉萨市不同学段、不同学生需求,将拉萨相关学校纳入北京优质学校教育集团,每年组织若干名拉萨学生和学科教师到北京开展一个月至一学年不等的访学活动,让更多拉萨学生能够沉浸式享受北京优质的教育资源。

  “这样的访学不是单向的,未来北京孩子利用假期回访拉萨,感受西藏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实地开展研究性学习也在计划之中。”周晓宇说。

  舞台上的同伴

  在拉萨北京实验中学的练功房里,记者看到几十个小演员在时而欢快、时而从容的音乐节拍中,认真排练着藏地不同地区的特色舞蹈。

  6月18日,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将上演“童心共筑中国梦”民族舞蹈专场演出。拉萨6所学校的160多名小演员受邀和北京的朋友们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同歌共舞。这是去年国家大剧院“雪山连北京”舞蹈专场之后,又一次京藏学生大型舞蹈交流。

  “去年北京召开暑期基础教育工作会,市教委将援藏、援疆工作单独作为一个章节向全市中小学布置,”周晓宇说,“这标志着北京已经将援藏、援疆工作纳入北京教育发展整体规划一体布置。”在这一整体设计下,北京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丰富的舞台以及北京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等一系列优质教育资源都可按需向拉萨学生开放。

  如何提高新时代教育援藏工作的实效性?如何增强京藏两地师生的获得感?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说:“依靠北京对口援藏30年、组团式帮扶10周年的深厚积淀,我们要迈出从实际发生到实际获得的关键一步。通过不断创设‘交融新载体’,‘五育’并举满足两地师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线上线下结合惠及京藏更广泛师生,让京藏学生在互为学伴的环境中,一起成长为能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责编: 贾春玲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