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风格的陶瓷茶杯和碗。白玉芬 摄
近几年来,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县委、政府及江苏南京援藏的大力支持下,于2020年5月21日成立了“西藏弥盛塔巴陶瓷工艺品传承有限公司”。借此契机,墨竹工卡县塔巴陶瓷非遗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也带动农牧民实现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传承千年的塔巴陶制工艺,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实现创新和发展,使“非遗活化”,开拓了陶瓷艺术发展的新局面。
千年历史,与时代同行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的西藏古陶文化,在民族母体中孕育、成长与发展,它凝聚了古代祖先的情感,同时也带着本土的泥土芬芳,表现了民族文化、展现着广阔的社会生活的画卷,同时,也描述着民族心理、精神和性格的发展和变化,伴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前行。
塔巴陶瓷器,也是拉萨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墨竹工卡县在远古时期,属于拉萨河上游流域。在远古时期,拉萨河流域居住着一个古老的部落孙波(藏语,森巴、松巴),其中,墨竹工卡县就属于它的范围。孙波部落的手工业在当时非常发达。公元7世纪,该部落被吐蕃王朝收复。
相传在1200多年前,有一位名叫吉巴西多吉(又称,益西多吉)的修行人,在塔巴村对面的帕嘎曲巴山的曲念卓嘎修行洞里修行。有一天,他偶然把泥巴扣在自己的膝盖上做成了碗,于是,他又模仿牛鼻子上的环做成碗的把手,由此,塔巴陶瓷制作技艺在该地开始逐渐发展。在吉巴西多吉的带领下,塔巴的一些农牧民开始跟他学习制陶技术。这一技术传承千年之久,成了如今当地农牧民群众的传家之艺。
塔巴陶瓷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但是塔巴陶瓷艺术在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都是以师徒传承、口耳相传,交流较少,所以在技术与工艺上,比较传统。过去,塔巴陶瓷的工艺比较简单,用来满足当地群众家庭生活用品,后来有一些发展,在民主改革前的帕热组的制陶工艺,相对精细一些。
如今的塔巴陶瓷,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也从粗制手工发展成了精细产品。
2006年塔巴村的民间传承陶艺,被列入第一批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品类众多,覆盖面广
工人正在制作陶瓷。白玉芬 摄
塔巴从以前手工陶制品,发展成了陶与瓷结合的制品。产品包括具有民族日常生活用品的餐具类、煮奶茶壶、火盆等炊具,还有酥油罐等产品,香炉和一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旅游工艺品、装饰品等。以前的工匠能制作18个品种的陶制品,现阶段,工匠能制作的品种已达45种。
创新发展,增收致富
为了促进墨竹工卡县塔巴陶瓷的更好发展,使传承千年的陶瓷技艺发扬光大,墨竹工卡县委、政府与南京援藏干部一起,寻求持续发展的方式,以期实现农牧民创收和经济发展。于是,引进南京弥盛陶瓷有限公司的技艺与方式方法,与塔巴陶瓷进行联合发展创新,开拓新的渠道。
该项目以传统的工艺巧妙结合现代工艺,创新出精美的陶瓷工艺,使其产品既有传统工艺与现代之美的巧妙结合。销售方向主要以外销为主、内销为辅,外销主要销往美国、欧洲、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内销渠道主要以餐饮业、咖啡店、及线上销售等为主。
引进专家团队,注入新活力
2019年,在江苏南京对口支援第九批的推动与协商下,引进南京弥盛陶瓷专家团队。2020年5月21日,南京弥盛陶瓷与塔巴陶瓷合作社合资成立了西藏弥盛塔巴陶瓷工艺品传承有限公司。该合作项目使塔巴这个千年之久的陶瓷工艺注入新的活力。传统的塔巴陶瓷制作比较分散、生产规模小、加上传承人数越来越少,塔巴陶瓷制作技艺正在陷入濒临失传的境地。近几年,塔巴也在探寻开拓塔巴非物质文化遗存——塔巴陶瓷的技艺之路,政府非常重视。塔巴陶瓷产地位于西藏,由于高原缺氧,含氧量没有内地高,所以,陶瓷的烧制成品有所欠缺。为了克服地理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升陶瓷制品质量,该项目开始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烧制方法,最终引进烧制陶瓷炉这一加氧方法,使其产品更加趋于精细,进而提高质量。技术升级后,塔巴的陶瓷品种发展为200多种为农牧民经济增收和拓宽就业渠道,作出了实质性的改善。现在该公司有9名非遗传承人,年龄最长的非遗传承人坚才老人已82岁高龄。
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通过持续不断地创新与发展,相信未来的塔巴陶瓷,会绽放出更为鲜艳的生命之花。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