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4日,昌都市组织92名历批次援藏干部人才代表回访昌都,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腔镜科主任董伯岩作为代表之一,带着对昌都的深深眷恋重返故土,亲身领略并见证这片土地上医疗卫生事业的斐然发展与巨大变迁。
董伯岩是天津市第七、八批援藏干部,他在昌都连续工作了6年,其间担任了昌都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昌都市藏医院院长等职务。面对昌都山高路远、基础设施简陋的挑战,他始终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和援藏精神。
在董伯岩的记忆中,有几个瞬间尤为深刻。有一次一名年仅 5 岁的小女孩气管不慎误入异物,家人带其赶到医院时,孩子已生命垂危。“经过我们的检查,小女孩的气管内误吸了自动笔杆的金属头。然而当时医院尚未开展儿童气管镜业务,更缺乏气管异物提取的经验。”董伯岩回忆道,在这危急关头,他毅然决定实施气管切开取异物手术。凭借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董伯岩一边熟练地进行手术操作,一边耐心讲解并带领着台上、台下的医护人员紧密配合。很快异物被成功取出,小女孩的生命得以挽救。
2016年6月,在3年的援藏工作结束之际,董伯岩再次加入第八批援藏队伍并担任了昌都市藏医院院长。在昌都市藏医院,董伯岩和天津援藏医疗队不仅持续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而且在推进藏医药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方面不断寻找突破口,使藏医药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如今,经过天津连续三届“组团式”援助,昌都市藏医院已经顺利通过了第二个周期国家三级甲等民族医院的复审,挂牌成为西藏藏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同时还被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认定为西藏自治区内唯一的区域民族医学诊疗中心。
虽然已回到天津,但董伯岩依然挂念着昌都的医疗卫生事业,“直到现在,我手机上还有几个昌都的微信工作群,我不发言,但能了解到他们都在干什么,也看看需要我帮忙做什么。”董伯岩告诉记者。
“过去,西藏的医疗卫生工作者们单人匹马下乡巡回医疗,一走便是十天半个月,而昌都山高路险,在巡回医疗途中充满危险,每每听他们讲述,我便对他们由衷敬佩。‘老西藏精神’令我深受触动,也对我影响深远,直到后来自己也在那片土地上生活和工作,不断地加深理解并与昌都结下了深厚情谊。于我而言,援藏工作实则是一个相互成就的过程,‘我援西藏以技术,西藏助我以精神’,这是我最为深切的感受。”董伯岩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