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中,以“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表达了即使生活艰难、但心境依然豁达的人生境界。这一诗句不仅是异乡生活者的心理慰藉,在干部挂职锻炼、异地结对帮扶常态化背景下,“此心安处是吾乡”更应成为基层援派干部所秉持的生活哲学、责任使命与精神追求。
当下一些干部奔赴基层“身至心未至”。“第一书记”驻镇包村、选派干部参与东西部协作、选调生驻村锻炼……时间长短不一、距离远近各异。而有的干部却将其当做“履历粉饰”,只愿享受“挂名驻村”的荣誉、不愿付出田间地头的辛苦;有的干部将“思家心切”“水土不服”等挂在嘴上,无限拉长“适应期”,迟迟进入不了工作角色,天天掰着手指头过日子;有的干部视援派挂职、实践锻炼为“琐碎小事”,认为在基层工作是埋没才华、浪费青春,不愿意主动融入。如此,在“过几年就走”的心理暗示下,这些干部心态上高高在上、难以和群众交心,行动上也放不下架子、扑不下身子,始终让群众感觉高人一等、难以交心,更谈不上有所作为、造福群众。
基层历练是干部成长成才必经之路。援藏干部孟祥宇依托北京援藏交通小组团资源优势,针对性解决了拉萨交通“瓶颈”问题;刘双燕连续驻村9年,用认真负责换来村民信赖信任;“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李夏扎根奉献皖南山区,在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英勇牺牲……基层援派干部为乡村全面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基层治理现代化等工作注入了新鲜活力,带去了新的理念、播撒了新的希望,这是发展所需、人民所盼。“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幸福的干部,也必将为群众所铭记,焦裕禄、黄文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心安”与“乡情”,让成千上万的基层援派干部走进群众心里,谱写人生华章,成就了一段段援派干部与驻地“双向奔赴”的佳话。
此心安处,便能聚焦“吾乡”发展。基层援派干部应摒弃“过路”做派,破除“踏板”思想,主动融入当地工作和生活,与群众建立情感联系,在精神层面上找到共鸣,使“吾乡”的概念超越地理界限,成为心灵的栖息地。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把驻地事当作家乡事,把群众事当作心上事。既做眼下活,又谋长远计,实现从“派驻”到“土著”的转变。同时要使干部“心安”,亦需健全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对在基层工作中表现优异的援派干部,加强物质与精神“双重”关心关爱,让有为者有位,让吃苦者吃香。加强对基层援派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通过派出单位和驻地单位双向考核,不断激发广大基层援派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向下扎根,才能向阳生长。时刻筹谋离开的人,根是扎不牢的;心不安定者,脚下的土地也变不成乡土。对于基层援派干部而言,最大的收获莫过于看到基层的日新月异、感受到群众的认可与笑容。这种无可替代的成就感,让援派干部们在基层的奔赴中实现了“心安”的自我价值,也让“吾乡”二字,成了心中最温暖的坐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