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辉轻洒,繁星点点,照亮雪域高原的夜空。
“每一天,我都被感动着。美术课上,孩子们画出北京天安门;家访告别,藏族大姐拉着我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11月9日晚上8点,琼结县,结束一天教学的周志超回到人才公寓,坐在电脑旁写起日记。
今年是对口援藏工作实施3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
30年来,援藏干部人才跨越千山万水,奋战雪域高原,西藏步入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群众获得感最强的历史时期。
在援藏队伍中,有这样一群响应国家号召的援藏志愿者——湖北文理学院“格桑花”大学生支教团,周志超是其中一员。9月,她和另外4名队员赴藏“上岗”,开启为期半年的支教生活。
格桑花,藏语寓意幸福之花。
2014年以来,该校共有17批88人次来到襄阳市对口支援的琼结县开展义务支教。他们用青春之光照亮孩子们的未来,被誉为“最美格桑花”,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西藏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荣誉。
十年寒来暑往,“格桑花”在三尺讲台接力赓续,不仅帮助一批批藏族学子走出大山,更深切感受到了西藏的变化。
从小屋到多媒体教室
现代化教学楼、多媒体教室、标准足球场,走进投资1.2亿元新建的完全小学,第十七批“格桑花”支教团的成员们眼前一亮。
更让他们惊讶的是:琼结县中学、完全小学的考试成绩在山南市名列前茅。
这与第一批支教队员和风帆等人刚来时看到的情形有天壤之别。
“当时,学校连个像样的校门都没有,教室矮小且破旧,老师匮乏。”和风帆说,2013年,琼结县中学只有1名学生考上了区外西藏班校。
帮孩子们夯实学业基础,成为“格桑花”们的首要任务。
20平方米的小房间,几张破旧桌椅,一面可拆卸的黑板,第一个辅导班在琼结县中学建了起来。
冬去春来,在两批“格桑花”的奋战下,2015年,辅导班的10名学生考上区外西藏班校。
“永远怀念那间小屋。”已经大学毕业、在拉萨上班的洛桑扎西说,如果没有辅导班,自己很可能考不上高中、上不了大学。
从第三批到第十七批,辅导班从未间断。但授课环境,已从破旧小屋,换到了光纤互联网覆盖的“云端”多媒体教室。“格桑花”们的宿舍,也从狭小的多人间,搬到新建的人才公寓。
学习环境的改善,让孩子们更惬意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
2023年,琼结县中学中考总均分拿下山南市第二名,完全小学小考达线率位列全市第一。
“进步之快、变化之大,‘格桑花’功不可没。”琼结县教育局副局长索朗扎西感慨。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同学们,跟我一起学。”11月10日,完全小学操场上,“格桑花”谭锐带着几十名学生打起了长拳。
谭锐的到来,让传统武术再次走进这个校园。第一次是8年前,支教队员廖文茂创建了琼结县中学第一个武术社团。
“老师,我想画天安门。”“老师再给我讲一讲透视吧。”支教队员吕邦贾至今还记得,2016年,他在中学成立第一个美术社团时,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神。每次上完课,大家还要围绕着他,要求多讲半小时。
第一支合唱队、第一支国旗护卫队、第一个科创社、第一个足球社、第一个篮球社、第一次美术展览、第一场机器人快闪、第一个汉藏双语广播站、第一套课间啦啦操……“第二课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老师,是不是位置越高,信号就越好?”“为什么?”“因为我家的天线放在房顶越高的地方,搜到的台就越多。”这是2017年10月,支教队员李长存与一名学生的对话。
作为琼结县中学科创社的创始人,李长存没有轻易答复,多次借校长出差的机会“蹭车”,从区外海拔5米到海拔4000米的不同地方测量数据。
根据结果,孩子们设计的“海拔高度与北斗卫星信号强烈度的相关性检验”实验,斩获“北斗领航梦想”全国青少年科创大赛一等奖。此后,科创社更名北斗班,延续至今。
看过世界的孩子,更能被世界看到。
在北斗班种下航空梦的阿旺旦增,今年如愿考上中国民航大学;读着《平凡的世界》考上大学的拉吉白玛,立志回藏当幼师;参加篮球社团的格桑扎西,已是大学篮球校队的一员……
“格桑花”教过的孩子,越来越多考出大山、走向全国。
“像雄鹰一样飞得高,像大树一样不忘本。”受访学子们表示,第二课堂点亮了新的人生,开阔了视野,让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西藏,更加阳光自信;他们考出大山,是为了更好地回来建设家乡。
越走越近的家访路
9月7日,考入湖北文理学院的尼玛格桑新生入校,迎接他的是支教老师纪官升。
为了这次重逢,纪官升专程从千里之外的山东赶到襄阳。两人携手共唱《烛光》,再叙师生情。
看到唱歌的视频,在华北电力大学读大二的格桑扎西,回忆起2018年中秋节纪官升家访的情形。
“一路上,老师给我讲了很多区外的事。路虽远,心却越来越近。”格桑扎西说。
走不完的家访路,说不完的心里话。
“一路上,达珍像一个小老师,不停叮嘱我注意脚下。”“离开时,达珍和妈妈送了又送,走了一段又一段。”第九批支教队员彭闯在日记中写道。
琼结县面积10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万,地广人稀,十年前客运班车少,“格桑花”家访往返几个小时是常态。
“现在条件好多了。”今年刚完成支教的第十六批“格桑花”周雨说,几年前,水泥路就通到了村里。一路上不会再踩泥坑,更不用爬山包抄小路了。有两次家访,遇到热心司机,捎上他们直接开进村。
10年家访路,感情越走越亲。
翻看“格桑花”日记,一个个生动的细节浮现眼前:走在路上,会有藏族孩子主动打招呼“你好!”;到学生家里,家长像招呼亲戚一样,端出酥油茶、小土豆、甜饼;一进教室,会有一群孩子跑过来求拥抱……
“格桑花”何渝琦在日记中写道:“只有踏上这片土地,才能感受到西藏百姓对祖国的爱,对援藏兄弟的感情。家是西藏,国是中国,我们站立的地方叫中国!”
这场爱的双向奔赴,改变了不少“格桑花”的就业方向。
记者给“格桑花”团队发放的问卷调查显示,96%的“格桑花”认为,支教经历让他们更加不畏艰辛,具备接受挑战的勇气。已毕业的“格桑花”中,80%选择到基层或者教育领域工作,10人留在了西藏。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