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援藏 > 资讯

上海第九批援藏拉孜县工作:一片丹心献高原

发布时间:2022-04-06 09:40:00来源: 西藏日报

  走进日喀则市拉孜县热萨乡强公村,一排排独具特色的藏式民居、一条条整齐干净的街道、极具藏式风格的文化长廊,一派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跃入眼帘。

  然而,强公村村委会主任索朗却告诉记者:“以前,村里没有路灯,土路两旁都是破旧的房屋,全村只有一个旱厕。更谈不上什么基础设施。虽然村子位于318国道边,但落后的村容村貌并不能吸引游客在此停留。”

  索朗介绍说,得益于上海第九批援藏拉孜联络小组(简称上海援藏拉孜小组)实施的热萨乡强公村小康示范村升级改造工程,村里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自2019年7月以来,上海援藏拉孜小组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口援藏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立足拉孜县的资源禀源,谋划和推进援藏项目49项,开启了探索新时期“精准援藏”之路。

  产业援藏实现新突破

  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减贫难度大是拉孜曾经难以摆脱的包袱,要开展扶贫工作,必须激发贫困人口脱贫内生动力。结合拉孜历来都有养殖藏鸡和绵羊的传统,发展藏鸡、绵羊产业成为首选。

  为弥补拉孜县产业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差、缺乏市场竞争力等弱项,援藏工作队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扶持拉孜县藏鸡、绵羊养殖产业,支持藏鸡养殖孵化保种基地购置所需笼架系统、鸡蛋清洗烘干、分级装托等设备材料,购置优质种鸡,同时在锡钦乡实施养羊合作社,支持查务乡左热瓦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扩建厂房,购买多针绣花机、铺布机、烫台等生产机械设备和原材料,加快了拉孜县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

  产品有了,如何销售出去?援藏工作小组先后组织拉孜县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拉孜县扎西宗乡利民民族手工业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家企业,前往上海参加上海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等活动,重点展销拉孜藏鸡蛋、珠峰菜籽油、唐卡、六弦琴、羊绒制品等民族手工业产品。“下一步,援藏工作小组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助力拉孜传统手工艺产业蓬勃发展,为当地百姓致富增收作出更大贡献。”上海第九批援藏拉孜联络小组组长、拉孜县委常务副书记谭铭说。

  教育援藏再上新台阶

  日喀则市拉孜县完全小学的教室里,次仁卓玛老师正用语文动漫资源软件给孩子们讲解课文《观潮》,看着画面中的大潮奇观,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新奇与欣喜。“自从有了新的设备,我们的语文课更有意思了!”课后,学生央宗开心地对记者说。

  去年9月,在上海第九批援藏拉孜联络小组和拉孜县教育局的帮助下,拉孜县完全小学和热萨小学成功引入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资源,并进行了相关试点培训,进一步丰富了课堂教学方式,让孩子们更加爱上语文课。

  这套动漫教学资源配套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将脑科学原理与语文学科教学深度结合,充分利用了数字多媒体手段,让当地适龄儿童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这,只是上海市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的一个缩影。

  为加深沪藏两地学生的民族情谊,上海第九批援藏拉孜联络小组联络上海部分中小学校,与拉孜当地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组织上海的企事业单位、爱心人士为拉孜县学生献爱心。

  2021年4月,上海第九批援藏拉孜联络小组组织拉孜县中学师生30人赴上海参加“初心起航,拥抱未来——沪藏学子手拉手,拉孜青少年看上海”活动,进一步加强沪藏两地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此外,上海第九批援藏拉孜联络小组每年在学校设立“白玉兰”奖(助)学金15万元,进一步激励教师的教学热情,鼓励学生刻苦学习。

  医疗援藏实现新提升

  上海援藏拉孜小组始终秉承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持续致力于为拉孜人民提供更为优质的上海医疗资源,把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用真心排解民忧。

  9岁的达娃吉拉,是拉孜县人。由于家境贫寒且当地医疗条件有限,这名身患脊柱侧弯疾病的小姑娘,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治疗。相较于同龄儿童,她发育迟缓,身高只有80多厘米,体重不到50斤,加上日常活动后容易胸闷、气促、乏力,小达娃吉拉少了很多童年快乐。

  上海援藏拉孜小组得知此事后,谭铭立即组织专题讨论会,制定救治方案,拉孜小组成员、拉孜县人民医院院长张舟迅速将这一情况与对口援建单位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沟通对接。

  随后,达娃吉拉及家人顺利入住杨浦区市东医院脊柱外科病房。市东医院还邀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医院院长肖建如为达娃吉拉进行会诊并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目前,市东医院已为达娃吉拉量身定制了支具进行矫正治疗。

  为有效解决拉孜县常用藏药短缺问题,提高地方病防治能力,上海援藏拉孜小组先后投入援藏资金为新建藏药制剂室配套有关藏药制剂室的全套设施设备,新建免疫规划冷藏库配套卫生应急相关设施,购置32排螺旋CT一台、国产救护车两辆,建设县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拉孜县人民医院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忠诚印寸心,高原鱼水情。“接下来的援藏生涯,我们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忠诚担当、无私奉献,为拉孜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续写更加壮美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篇章。”谭铭说。

  (记者 朱杉 胡荣国 扎巴旺青 李洲 谢筱纯 汪纯 朱楠)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