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援藏 > 资讯

浙江援藏医疗队:用专业护佑生命 用真情温暖患者

发布时间:2022-10-27 09:40:00来源: 拉萨日报


图为浙江援藏医疗队医护人员在方舱内对患者进行救治。 (浙江援藏医疗队供图)

  8月25日,浙江援藏医疗队抵达拉萨开展抗疫工作,并接管了位于拉萨经济开发区保税区的方舱医院。从平原来到高原,从钱塘江岸来到拉萨河畔,250名浙江援藏医务工作者充分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克服高原缺氧环境带来的身体不适,医者仁心、真情奉献,投入到拉萨抗疫一线。

  采样组:

  入藏50天来第一次见到白天的拉萨

  凌晨三点半,采样组组长沈祝萍带领着组员们从驻地酒店出发,前往经开保税区方舱医院。到达方舱穿戴好防护用品后,四点半左右,采样小组开始采样工作。经开保税区方舱共有2300多张床位,为保证患者的核酸结果能在当天出来,队员们必须在3个小时内完成全部人员的采样工作并送检。

  经开保税区方舱位于山脚下,一到夜晚风总是很大,遇上下雨天,气温更低了。而采样人员每采样一次就要用酒精消毒一次,每次消毒就像把戴着橡胶手套的手伸到冰水中。两个多小时后,采样工作进入尾声,队员们的右手也因为反复抬起而酸疼,掰棉签用的手指掰到红肿。

  采样工作看起来简单,但是每一个动作都有其标准,同时面对大量的阳性患者,采样过程中传播感染风险极大。在采样流程上,浙江援藏医疗队经过反复酝酿讨论,确定了规范化、标准化、合理化的采样流程和机制,达到安全、优质、高效的目标。

  “在这里我们收获了拉萨的美景和风土人情,还收获了团结协作的精神,虽然我们互相还不知道摘下口罩的样子,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共同作战形成了一种默契。”沈祝萍说。

  护理组:

  我们多做一些患者的感受就会好一些

  浙江援藏医疗队护理小组共有8组,每个小组20名队员,在舱内,他们协助医生做好患者护理工作的同时,还要对舱内环境进行清洁、消杀,办理患者入舱手续、安排康复人员出舱等,拥有着多重“身份”。

  护理组6组组长诸葛林敏是第一次参与方舱内的护理工作,但是已拥有10多年护理经验的她很快就适应了舱内工作节奏。“对浙江医疗队的护理团队来说,我们有着统一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每天都在跟进舱内工作流程,所以能够很快进入角色。”诸葛林敏说。

  方舱内患者生活物品和设施都有基本的保障,但是老幼妇孺更需要细致的服务。为了儿童安全加上护栏、贴上安全标语,为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监测,为孕产妇提供胎心监测……浙江援藏医疗队护理小组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及时为特殊患者提供暖心细致的服务。作为一名造口伤口治疗师,诸葛林敏也将自己的专业特长带进了方舱,服务患者。期间,方舱内收治了一名臀部烫伤的男孩,收治后,诸葛林敏带领护理小组很快对男孩的伤势拟定治疗方案,并进行了积极的处理。这名小男孩在舱内经过三次换药,出舱前一天伤口就已完全愈合。“我们在不断地细化患者服务工作,尽最大努力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满意的舱内环境,我想,我们多做一些,他们的感受就会好一些。”诸葛林敏说。

  医疗组:

  患者的理解和支持是我们工作的动力

  第一次来到边疆民族地区支援,这对于抗疫经验丰富的吴培林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语言沟通问题。舱内的患者70%都是藏族群众,不仅有拉萨本地的还有来自那曲的,对于一些本身就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不能准确掌握他们的既往病史以及相关情况,很难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多亏了舱内的志愿者和一些大学生患者,他们经常会主动帮我们翻译。虽然我们的语言并不相通,但情感是相通的,从眼神、手势以及那句‘扎西德勒’,我们感受到了来自患者的理解和支持,这也让我们干劲十足。”吴培林说。

  在方舱内,许多患者基于疾病和谣言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从而产生一些心理不适,对此,浙江援藏医疗队还开展了“心理抗疫战”。“心理抗疫能够有效地促成我们全面抗疫,浙江省卫健委、浙江援藏医疗队对心理抗疫工作非常重视,所以我们第一时间组建了心理干预小组,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的精神行为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浙江援藏医疗队精神科医生申永辉告诉记者。

  感控组:

  感控先行为战友撑起安全伞

  感控组是浙江援藏医疗队的“先遣连”,他们是方舱启用时第一个到位的小组。前期,他们不仅对方舱各区域进行了规划,划分方舱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制定患者的舱内路线,还对医护人员进行了防护培训,用科学和严谨守护队员的安全与健康。“整个工作流程要全部制定好才能让队员安全进入,守护好队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浙江援藏医疗队院感负责人吴哲说。

  在日常的方舱管理中,感控组还需要对各岗位防护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对工作场地及驻地酒店进行消杀,同时对物体表面进行采样等,他们是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卫生员”和“监督员”。

  “现在我们的工作已经朝着精细化提升。前期因为患者数量大,工作比较多,很难把工作做得很精细。现在患者相对减少以后,我们全力推进患者管理、院感督查等工作精细化,再仔仔细细地从每一个角度去考虑,争取做得更好。”吴哲说。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