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援藏 > 资讯

教育对口支援西藏工作会议召开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合力推进西藏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8-08 15:09:00来源: 西藏日报

  8月7日,教育对口支援西藏工作会议在拉萨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出席并讲话。这是会议现场。记者 李洲 摄

  7日,教育对口支援西藏工作会议在拉萨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出席并讲话。

  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严金海介绍教育援藏工作情况。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主持,自治区领导庄严、达娃次仁、郎福宽、杜建功参加有关活动。会前,教育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怀进鹏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强调“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指出“改变西藏地区面貌,根本要靠教育”,为西藏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推动西藏教育取得历史性成就。教育部愿与西藏一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数字化等工作,助力西藏建设教育强区,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贡献。

  怀进鹏强调,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各支援省市、高校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全面服务西藏所需,促进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同步提升,办学理念、办学能力、师资队伍水平、育人效果显著提高,教育援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教育援藏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大战略,是服务西藏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工程,

  是更好维护西藏长治久安、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西藏教育发展水平、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高质量推进教育援藏工作。一是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作主线,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充分挖掘西藏历史文化和红色资源,增进民族团结。二是助力西藏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支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三是推动西藏教育实现系统性跃升和重点突破,帮助受援学校建立健全教育教学和管理制度,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高质量普及。四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继续做好援藏教育人才选派,加强在职教师定向培养和教师后备人才培养,稳定提高教师待遇。五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高质量党建,全力维护西藏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王君正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全区教育系统广大师生,感谢教育部、援藏省市、各高校长期以来给予西藏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他表示,近年来,教育部立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组织动员援藏省市、各高校把教育援藏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扎实推进教育援藏工作,助力西藏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为西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教育部等国家部委和援藏省市、各高校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西藏教育事业,不断深化和拓展教育援藏工作,在深化教育援藏机制、探索教育合作模式、推动智力援藏等方面持续发力,共同开创西藏教育工作新局面。

  王君正指出,新起点新征程,西藏教育事业承担的使命更加重要,面临的发展机遇更加有利。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为党育才、为国育才,加快教育强区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提供强大人才智力支撑。坚持正确方向,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巩固深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成果,增强各族师生的“五个认同”。提升教育质量,着力构建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职业教育转型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好西藏人民满意的教育。抓好师资建设,加大教师队伍保障力度,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强化平安校园建设,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深化教育系统安全长效机制,确保安全和谐。全区各级党委、政府要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全力支持、生活上高度关心,努力为援藏干部人才创造良好工作生活环境,让他们心无旁骛、全力以赴,扎扎实实地把教育援藏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西藏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援受双方代表作交流发言。

  6日,教育部在拉萨召开了教育系统援藏干部人才座谈会。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代表汇报援藏工作开展情况。

  在藏期间,怀进鹏一行看望慰问教育部援藏干部人才代表,并深入西藏大学、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调研。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