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资料云 > 涉藏期刊库 > 西藏研究 > 2004年 > 第四期

拉卜楞藏族女性头饰研究

贡保草 发布时间:2004-05-16 14:08:33来源: 西藏研究

  [内容摘要]藏族女性的头饰艳丽多彩,千姿百态。女性头饰不仅是关丽、气派、富有的象征,更有它独特的日常生活意义和文化意义。文章以拉卜楞地区即现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卜楞镇及九甲乡为对象,对该地区女性头饰的形式、产生、发展、演变、特征及其文化寓意作了研究。

  [关键词]拉卜楞;藏族妇女;头饰;研究

  [中国图书分类号]K8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003(2004)-04-069-05

  藏族女性的头饰艳丽多彩,千姿百态。在历史上,藏族所有的女性都要做头部的装饰,使自己显得更加美丽、气派、有福气。这在多、卫、康三地是共同的特点。由于头饰复杂,从头部一直延伸到女性的前胸或后背,因而谚语道:“是否英勇,请看男儿腰间;是否富有,请看女儿背上。”尽管女性都要做头饰,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头饰又具有其鲜明的地域特点,而从这些特点可以分辨出该女性来自什么地方、属于什么部落,等等。因而,女性头饰不仅是美丽、气派、富有的象征,更有它独特的日常生活意义和文化意义。

  一、拉卜楞女性的发辫装梳与头饰顶戴

  不仅拉卜楞的女性,雪域高原所有的在家女性,不管年少年老都要精心梳理自己的头发,然后依据自家的经济实力配戴各种头饰,从此这种头饰便与自己形影不离。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期。

  以梳理粗细各异的发辫,顶戴各种头饰,向外人展示藏家女性风采并表明自家是藏族女性的习俗,据说在三大法王中的第一位——松赞干布的时候就有,在汉籍《新唐书·吐蕃传》中载:“妇人结发为辫”,就是指这种习俗。《格萨尔》的《降敌伏魔》篇中也有关于高原藏家妇女的发辫装梳描写。正如格萨尔的王妃噶嘉洛·僧姜珠牡所云:“天上星辰、地上时辰、中间太阳和行星都有圆满聚会的因缘之日,呼唤加卡郭·绕喜增姆和外白瑞萨·阿木措两人,重新洗头发,辫发辫”。再如:“九顶蓝翼玉青帐,嘉洛·僧姜珠牡驻。若论姑娘是这般:头上发辫值百牛,要说为何这般贵,因为每根发梢间,都有水晶珍珠显。”

  拉卜楞女性的发辫装梳按年龄大小而有所区别,头饰顶戴情况也不相同,其区别如下:

  (一)去胎发后到巧岁以下女孩的发辫装梳

  1岁到5、6岁之间的女孩,起码要梳几条发辫。也可以把梳理好的几条发辫再辫成三股发辫,末尾续辫白羊毛或者彩带、绫绸等,末端再以玛瑙、九眼珠、海贝等装点。7、8岁以上到15岁以下的女孩,根据头发疏密程度,将后脑勺靠后一点的头发辫成辫子,再将左右边的头发辫成较细的辫子,然后可以象征性地顶戴较小的头饰,叫小头饰,或“惹鲁”,或“惹当”。

  (二)15到16岁少女的发辫装梳与头饰

  15到16岁之间的少女,虽然还不能算是成人,但也开始接近成人。她们的发辫与儿童时代的区别很大,都要顶戴“托勒”,与真实头饰特别相像。但是,与真实头饰相比较,它的长短、宽窄以及价值、亮丽程度都不及后者,而且顶戴“托勒”的续发要求全部必须是白颜色的,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位姑娘已经15、16岁了,很快就要“上头”。

  (三)17岁以上少女和年轻女性的发辫装梳与头饰顶戴

  1、辫发装梳

  藏族谚语道:“男儿十五出征,女儿十五嫁人。”姑娘们到了17岁,就要选择良晨吉日顶戴真正的头饰,叫做“上头”。这跟孩童时代的发辫装梳与头饰顶戴是根本不一样的,显得非常重要。“上头”意味着该姑娘已经步入成年女子的行列,也意味着她的父母向人们宣布“我家的姑娘从现在开始已经长大成人,若有合适的婆家,可以按照世俗仪规成家”。“上头”时伴有一定的宗教仪式和世俗庆典。姑娘们一般在17岁“上头”,但若家有亲人去世等正值祭奠期间,则顺延“上头”日期,但也不会太迟,不会超过19岁。由于辫发工序复杂,在20天左右,甚至一个月才会辫一次。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包括“上头”姑娘在内的年轻女子们的辫发之日,要避开月底三十、初八、十五等大庆的日子,要另外选择良晨吉日,而且要有空闲。到了那一天,请来一两位熟练掌握辫发技巧的妇女和几位助手。首先洗头、梳理,用胡麻和木通皮熬出的粘汁抹在头发上,主要辫发妇女将后脑勺靠后一点的用来编成扁圆形发辫的头发单独分出来搁在一边,把头发以额头中间为准左右分开,并将左右分开的头发又分为上下两层,先辫下层,后辫上层。这也只是起个头,不一定一下子辫完;额头左右的发辫要对着耳尖垂直辫梳,其余的相对靠下倾斜,直到脖颈背后。然后,将2根或4根成双的发辫末梢辫在一起,用绸线或黑丝接辫续绳,并将后脑勺留下的那束头发辫成9股扁圆形发辫。头左右的发辫从脖颈背后任意一面的第一根发辫起到前面额头最后一根发辫,都要以黑丝从根并联串起来,从脖颈背后垂直穿向耳尖上部,其余的相对靠下倾斜,直到脖颈背后,是为第一道并联;然后从耳尖上部开始第二道串发,虽然与第一道并联间隔很小,但是慢慢会拉开间隔,二者间隔大小也取决于姑娘自身的头型和脸型。这种发辫装梳在跟下那木拉关系密切的霍尔藏地方的相比,显得比较粗一点,其他部落和上那木拉地方则显得比较细一点。一般人认为发辫越细越好看,有些头发细密的妇女甚至会辫出400多根发辫。

  此处对于“上头”的姑娘们还有一些细节需要交待:

  1)姑娘们一定要在17岁单数年岁时“上头”,因祭奠或服孝期等原因未能“上头”的,在16岁和18岁的双数年岁时不能“上头”。年龄的计算完全按藏历统计。

  2)选择良晨吉日,专门聘请一两位熟练掌握辫发技巧的妇女和几位助手为姑娘辫发。首先用净水将头发清洗干净,再用掺有牛奶的清水冲洗三遍,之后由一位品行端正、丈夫及儿女俱全、深受人们赞誉的妇女为姑娘梳第一把梳子,该梳子的梳齿要成双成对;然后由主要的辫发妇女从姑娘头顶后脑勺靠后一点把顶戴头饰的头发与其余的头发分开,除了顶戴头饰的头发以外,其余的头发象征性地辫一点粗细均衡的发辫后,留给助手们辫成细辫。

  3)所有头发梳辫完成后,将2根或4根按双数拢在一起,在末尾接上长短合适的续绳。

  4)“上头”姑娘的续绳一般都是黑丝,但拉卜楞姑娘的第一根发辫为白色。反映了高原藏族人对白色及其象征的慈善事业的崇尚,同时也表明该姑娘正式步入了成年女子的行列。

  5)头顶后脑勺靠后一点的头发要辫成扁圆形的9根发辫,始辫处辫进去一点白羊毛,是祝愿姑娘吉祥福禄、长命百岁,同时也代表祝愿姑娘的兄弟们万事如意。因为此扁圆形发辫和与其相连的小头饰象征着姑娘的兄弟们的福份。所有头发梳辫完成后,从每根发辫的根部用黑丝线将所有细辫并联起来,然后要顶戴谁也不曾用过的全新头饰,还要穿新衣服、戴其他饰品。其他饰品包括项链、耳环、戒指、手镯、奶勾、钥匙勾、小佛龛,等等。最后在自家的佛堂向三宝神像磕头行礼,再向家中老人和父母双亲磕头行礼,接受长辈的祝福,并举行“上头”庆典。

  6)完成以上所述后,用一个完好无损的碗盛满奶茶,碗口围一圈白色羊毛,用新酥油粘住,让姑娘喝3口;再请一位妇女在前面用净水供奉天地后,方可让姑娘出门。

  7)出门时可以让一位还未“上头”的小姑娘陪伴,或去自家亲戚,或去朋友家里,或去隔壁邻居,或去部落人家,只要有人邀请“上头”姑娘,都可以去接受他们的祝福和馈赠。

  8)“上头”姑娘家里要宴请部落村庄的人。正如俗语所说:“好吃好喝的,要堆积如山,聚集如海;唱歌跳舞的,要主客尽心,宾朋满意。”人们要尽情欢乐。

  9)一般来说,“上头”仪式要在17岁以前完成,但现在为了利用空闲时间和饮食具备等条件,更多的人喜欢在大年初三进行。若是以前,就在初二晚上用一整夜的时间完成辫发、顶戴头饰,而现在熟练的辫发妇女都没空,所以在初二的白天就会辫完大
部分发辫,只留下头顶后脑勺靠后一点的头发,留在初三黎明时分辫完,而后顶戴头饰。然后穿上新衣服,戴上首饰,把姑娘打扮得漂漂亮亮来进行宗教、世俗仪规。

  2、头饰顶戴

  从妇女从事的劳动方面分类,可以分为牧区头饰与农区头饰两类。1959年以前,拉卜楞地区的在家女性中除了老年妇女外,其他女性都会顶戴头饰。比如农家妇女在砌石头、忙农活,牧区妇女搬牧场、剪羊毛等的时候,都只是把头饰收拢于藏袍里,而不会弃之不戴。

  妇女们都有一个自己平常顶戴的一般头饰和一个特别装饰的特殊头饰。平常顶戴的一般头饰显得比较简便、适宜,上面的装饰品也不会太贵重;特殊头饰则做工精巧,上面的装饰品也是极尽贵重,比如玉石、珊瑚、玛瑙、琥拍、海螺、金、银,等等。除了不参加劳动的头领们的女人及其女性亲戚等外,一般的妇女只是在节庆的日子或者聚会的日子顶戴特殊头饰,平常不戴。在喜庆的节日或者聚会的日子里,年轻的姑娘们才有机会展示各自的丰采,比较谁的头饰最好看、谁家最富有、谁长得最美,等等。大家都会议论和评价姑娘们,向最好看的姑娘发出赞许声,使她成为整个村落的骄傲。同时,她的头饰装梳也会流行开来,成为姑娘们来年模仿的样式或来年超越的对象。正如俗话所说:“顶戴海螺头饰的美丽姑娘,走到哪里都是村落的骄傲,回归家里更让同龄人高兴,但若姑娘不在,心儿就会发慌。”

  (四)老妇人们的发辫与头饰

  由于年迈,老妇人们的发辫装梳与顶戴头饰,会显得更加庄重和简单。一般只要是藏族女性,不仅要辫发,顶戴的头饰也要配全装点物,除了戴孝期外,谁要是不辫发辫或是头饰上面的装点物不全,会被认为是不祥之兆,落得众人口说是非。如果确实因年老而不能顶戴头饰,也不能让头发蓬乱,至少辫几根粗一点的发辫,再把它们辫成3股,体现出藏家老妇人的精神面貌。虽然也有一些老妇人会剃光头发,但这只是一种个别现象,不具有代表性。

  二、拉卜楞女性的头饰及其深层的文化意义

  头饰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并且代代相传的一种装饰品。它随着社会生产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往后产生的,就比较早前的好看,价值也越昂贵。仅头饰的做工之精美,装饰艺术等,反映出藏族人民美的创造力以及爱美的意识、美的行动、情感的好恶,等等,也充分反映出对创造美好人间的向往和追求。

  (一)拉卜楞女性头饰的特点

  拉卜楞女性的头饰在第四世嘉木样图丹旺秋时期或更早时,与其他周边部落的头饰相同,但此后形成其独特的特点。拉卜楞女性的头饰由大、小头饰两部分构成:

  1、小头饰

    这是按照姑娘们的身材制成的头饰的一部分。其长度约为一般成年人的四卡大小(展开手指,从拇指到中指间为一卡),宽约半卡,顶端为弧形,底部直切。用薄厚适中的白毡子为底,其正面用较之底子更大的红颜色的布或者深红色的布粘起来,再用针线将宽出的红布边压到背面缝紧,正面边上靠里一点用金、银丝线织成的长方形面料压边。弧形顶端在姑娘们的脖颈背后第一个脊椎间直接与九股扁圆形发辫相连。小头饰上的琥珀要串上玉石、珊瑚作顶饰,琥珀的大小和多少取决于小头饰的长短,小头饰直接连着大头饰。

  2、大头饰

  大头饰是妇女的主要装饰品,其长度并不固定,而是以顶戴者的身高为准。上中下整体宽窄一致,用来包裹毡底的布料也仅仅是红颜色。周边除了带有虹纹的锦缎,或者五彩丝线绣出虹纹以外,并无像甘加妇女的大头饰上的那种金、银丝线的凸纹等精细的工艺。上端也只有一个银制莲花碗,往下就全排上带有圆环的56枚7钱值的银元,或3钱值的银元。为了把头发的续绳和小头饰与大头饰连上,用1根铁丝把带有圆环的十几枚银元一字排开,中间与小头饰连接,两边与左右续绳连接。

  (二)拉卜楞女性头饰的来历

  拉卜楞女性的头饰被称作寡妇头,之所以把它称作寡妇头是因为在第四世嘉木样图丹旺秋(1856~1916年)时期,其妹妹理塘阿姐(也称理塘阿妈)招了相传是松赞干布正统后嗣的达拉杰日的王子为婿,被称作理塘王。理塘阿姐的两个姊妹勒代和思仲各嫁给了果洛地区的大首领,理塘阿姐生了噶尔则活佛和勒毛措等5个孩子。那时候正值拉卜楞王府没有儿子继位,便把河南蒙古旗王的弟弟环觉热旦立为王,他娶理塘阿姐的女儿勒毛措为王妃,被称作王府阿妈。正当理塘王和理塘阿姐享受世间欢乐的时候,不幸理塘王突然去世,灾难性的痛苦便降临到了理塘阿姐的身上。从此,理塘阿姐不再打扮自己,身上几乎没有什么珍宝来装饰。为了祭奠爱人,她决定今生今世要取掉头饰两边的臂缨。后来,当地的姑娘们也效仿理塘阿姐,都把自己头饰两边的臂缨取掉了。这并不一定都是为了祭奠理塘王,但这种头饰在起初被上、下塔哇的姑娘们接受了,并且延续到了现在,已经成为拉卜楞妇女的典型头饰。

  拉卜楞妇女的头饰是在理塘阿姐为了祭奠自己的爱人而把头饰两边的臂缨拿掉后形成的。所以被认为是不正统的,或是一种不好的风尚。包括有些本地人都认为他们自己的这种风尚是不吉利的。其实,这只是一种偏见和讥议。拉卜楞妇女的头饰反映了家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爱人始终如一的爱,更反映了藏族人民创造美的能力和对美不懈的追求。

  (三)女性头饰所表现的祭奠行为

  一般家庭中若有丧事发生,一家人都要为死者祭奠。在祭奠期间,不参与唱歌跳舞等喜庆活动,不穿华丽衣服,不佩带饰品装束,要把腰带两端垂在前面,以示祭奠。

  1、失去亲生父母或兄弟姐妹中间任何一个人的老处女,她们会把小头饰末端的3个银制莲花碗、琥珀、圆镜都取掉。如果是自己的兄弟去世,还要把小头饰整个儿取掉后,在发辫末梢续上几根较粗的白颜色续发绳,直接与发环连接。

  2、失去娘家或婆家中任何一个人的出嫁妇女都有相应的祭奠行为。若是公公婆婆中的一个去世,除了上述的祭奠行为,一般不会取掉小头饰。但若自己的丈夫去世,除了上述的祭奠行为,还要把大、小头饰上所有的装饰品都取掉,只顶戴空的大、小头饰。大头饰末端的红丝穗也要改成黑丝穗,以示最高级别的祭奠。此类寡妇很少改嫁并会把这种祭奠保持一辈子。反之,任何一种祭奠行为最少也要保持49天,在此期间也不梳头发。

  3、结束亡夫的祭奠行为后改嫁的女人可以不保持上述各种祭奠行为,若按照婆家的经济实力来打扮、装点自己,不会有人说她的坏话。祭奠的期限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最少要期满49天,多数人会保持1年整。对于刚刚生下来的小孩突然夭折是不会祭奠的。现在拉卜楞没有一个女人整年顶戴头饰的,所以这种祖上传下来的祭奠行为,如今已经失传。

  (四)大、小头饰分别象征该妇女的丈夫和兄弟的福份

  少女到了17岁“上头”时,将后脑勺靠后一点的头发辫成扁圆形的宽9股的辫子并在其始辫处要夹进去一点白羊毛,它除了寄托对姑娘本人吉祥如意的意思外,还寄托对姑娘的兄弟们长命百岁、心想事成的祝福,系在发辫上的小头饰则完全象征姑娘亲兄弟之福份。

  若姑娘还未成家,连在小头饰末端的大头饰祝愿该姑娘将来能遇到一个如意郎君;若姑娘已经成家,连在小头饰末端的大头饰则象征她丈夫的福份。

  按照以前的习惯,夫妻准备离异时,若未按习俗离婚,该女子又不到婆家,做丈夫的有权把媳妇的大头饰割去,不会有人追究。就算追究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所以,丈夫的别名也叫“发主”。但是,假若做丈夫的考虑欠佳,把媳妇的小头饰也割掉了,则会引起很大的麻烦。一般人认为除了杀人偿命,其次就是结下仇恨。因为小头饰是姑娘亲兄弟们的福份,是不属于丈夫的。姑娘的亲兄弟们就算再没有勇气,也会上门来讨个说法。

  三、与拉卜楞女性头饰相关的几个问题

  (一)拉卜楞女性头饰是怎样产生的

  在“萨然木六杰”执政时,女性开始流行佩戴头饰和耳环、项链等饰品,在民间开始流传歌舞和喜庆活动,当时的地方名字叫“吐蕃十八千户”。雪域高原藏家妇女的头饰是从远古时代的玛桑九兄弟执政的时候就开始流传的,具有几千年历史。但是,越往前的头饰不会像越往后的头饰那样好看。它是根据各个时代的生产发展情况来制作各种当时认为最好看的头饰的。然后再让这些饰品象征英雄取得战绩、敌人的残酷迫害以及救主的恩典,还有纪念爱人、吉祥福禄和众生幸福,等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等也在逐步提高。古人认为好看的,现在的人们未必就觉得好看,现在认为好看的,以后的人们又未必会觉得好看。所以,以前女性从17岁开始就要顶戴头饰,让它与自己相伴一生。虽然各个地方的头饰不完全相同,但都具有个自的美的特点。好多汉文史籍都记载中国西部地区的居者时,首先从少数民族中分出高原藏族人,其中安多人可分为150多种,实际上都是以以上头饰等类别来区分的。当然这种分类只能以氏族、部落的分类来理解,而不能理解成别的民族。

  (二)拉卜楞女性头饰不再兴盛的原因

    现在,在拉卜楞的女性饰品中,顶宝、耳环、项链、戒指、手镯、小佛龛、奶勾等比以前兴盛。每逢喜庆活动,人们除了佩戴这些装饰品外,甚至大量佩戴各种金银饰品,以示荣华富贵。但是,大、小头饰却遭遇冷落,几乎没有人经常顶戴大、小头饰。有些人家虽然有,但只是藏在深柜里,已成祖上遗物。自家闺女“上头”时,也只是顶戴2、3日表示一下因缘而已,接下来又打回暗室。现在大部分家庭没有大、小头饰,待到自家闺女“上头”时,只好从别人家借来用。还有不少的村落已经不再顶戴大、小头饰,所谓的闺女“上头”也只是个空头衔而已。至于为何这样?应该说有内、外两个原因。

  1、女性头饰不再兴盛的外因。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到处大刮“共产风”,大、小头饰等各种饰品被认为是不符合时代发展的东西,进而实行了强力制止,从根灭绝。当时在拉卜楞地方流传着“你头上的黑发是三辫,我头上的卷发是分头;感情纯洁的如绸结,你我注定是恋人”的歌谣。到了1962年,“共产风”被制止,各种饰品的佩戴也逐渐恢复。但是,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大、小头饰等各种饰品又被认为是“腐朽落后”的东西而被彻底灭绝。就这样,前后两次大洗劫,使高原藏族所有男女老少对祖上传下来的大、小头饰的感情发生了根基性的动摇。

  2、女性头饰不再兴盛的内因。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国形势大好。尤其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得具有中国特色的事业蒸蒸日上,社会文化环境宽松良好,虽应该说顶戴一个自己喜爱的大、小头饰是不存在任何外部压力和障碍的,但是,藏族小伙儿和姑娘们已经不再认为大、小头饰是何等的好看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大、小头饰做工繁杂,戴在头上份量也较重。对于大部分妇女来说,想顶戴一个既好看又贵重的头饰,财力不济;想顶戴一个价格适宜的头饰,又不甘心;若顶戴一个普普通通的头饰,更害怕遭人议论。尤其是顶戴这种传统的头饰与现在快节奏、竞争激烈的时代不相符合,所以,大、小头饰才会如此冷落下去,不再兴盛。

  关于顶戴头饰的好恶,本人调查访问了不同年龄段的几十个人。年长的普遍认为头饰还是很好看的,姑娘们应该戴它,只有少数人认为怎么都可以;中年人中有少数人认为戴头饰好,多数人认为不戴也可以;年轻人普遍表示头饰不怎么好看,他们关心的只是想如何表现自己的个性和思想。被调查人中,别说有人常年顶戴头饰,就连参加喜庆活动时顶戴头饰的人也很少。

  总之,拉卜楞地区顶戴头饰的习俗在过去是非常兴盛的,是一种全民行为。各种头饰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进而也成为人民大众的一种美的享受。现在虽然冷落到快要绝迹了,但高原藏族人,尤其是拉卜楞的女性对美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她们即使不顶戴头饰,也会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也就是说,新一代的她们正在掀开对美追求的新的一页。虽然有可能与传统区别很大,但可以相信会比传统的更加好看,更加合乎时代的发展。如果再兴起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新的头饰,那将必然成为头饰发展的新的方向。到那时候,别说拉卜楞的头饰,就连整个藏区的其他传统习俗也会产生新的变化。[责任编辑 仓决卓玛]

参考书目:

[1]《中国史籍精华译丛》编委会编《中国史籍精华译丛·新唐书·吐蕃传》,黄河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

[2]青海省民间文学研究会搜集整理《格萨尔·霍岭大战》(藏文版),青海民族出版社1979年版。

[3]祁春英编著《中国少数民族头饰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

[4]索代:《藏族文化史纲》,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5]伦珠旺姆、昂巴:《神性与诗意》,民族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6]张去:《青藏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

[7]佟锦华:《藏族传统文化概述》,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作者简介]贡保草,女,藏族,博士、副编审,现任西北民族大学社会人类学·民俗学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研究。

(责编: 张素勤)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