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虎新年话丰收
二月末的西藏拉萨,已是春意盎然。不少人脱去了厚重的寒衣,换上轻便的春装。拉萨河谷和风吹拂,杨柳吐绿,1998年的春天来到了雪域大地,西藏240万各族人民欢欣鼓舞,迎来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藏历土虎新年。
西藏广大人民群众拥有一个丰盈、祥和、快乐的藏历土虎新年。
雪域高原弥漫浓浓的“年味”
初春的西藏高原,到处都喜气洋洋,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添置新衣,喜迎传统佳节藏历新年。
据记载,公元前100年,藏族就有了自己的历法,当时是根据月亮的圆缺来推算日、月、年的。几百年过后,本教徒又能精确地算出冬至日回时间,并以此作为一年初始,形成节日及各种仪轨。公元七八世纪,唐朝文成、金城两位公主先后入藏成婚,带来了内地的整套历法。此后藏族古历法和汉历、印度历法相结合,到元代时形成了天干、地支、五行合为一体的独特的历法。于是每年的藏历元月初一便被定为新年。
不过,直到今天,西藏林芝地区仍然沿续着在藏历十月一日过“贡布新年”的习俗。后藏地区农民为了不误农时,始终于藏历十二月一日过“农民新年”。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西藏城镇人也和汉族同事一道过起了春节,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就是他们必看的节目。他们也会听新年的钟声,放响欢乐的鞭炮。而元旦、圣诞节也日益成为高原现代人生活中的一个部分,加上拉萨回族人民的传统新年,在雪域大地上总共要过上6个各具特色和魅力的“新年”呢。
藏族节日繁多,但其中最为隆重、具有全民族意义的要数藏历新年。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准备过年时吃、穿、用的节日物品。成千上万的农牧民涌入拉萨城,购买各种年货,此时是拉萨一年中最为繁忙的时节。
比起往年来,今年置办年货的人显得更加悠闲和满意。他们可以从丰富的节日市场上轻松地购得各种年货。在拉萨最大的冲赛康综合市场一带,过年用的油炸食品、麦片、果品以及做供品用的酥油花、五彩穗、青苗等年货,应有尽有。来自各地的众多农牧民,包括拉萨仓孔寺的尼姑,也在这里摆摊设点,在长达300米的街面上,形成了便民利市的“年货一条街”。
节日市场繁荣丰盛,给今日藏族人民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口福。在布达拉宫东侧的宗角禄蔬菜市场上,各种鲜嫩翠绿的蔬菜摆满了货架,仅本地生产的蔬菜就有30多种。就连西藏不产的甲鱼、对虾、螃蟹等海鲜也随时可以买到。在布达拉宫西侧,来自青海、甘肃以及西藏牧区的牛羊肉,货源充足,价格平稳。在攒动的人群中,不时可以看到扛着整条牛腿、羊腿的市民。一位叫央宗的老太太说:“经过政府的大力建设和有效管理,今年节日市场货源充足,价格平稳,我们这些普通市民都能买得起自己想吃的东西。”
“这年越过越好了!”
漫步在节日的拉萨街头,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和喜悦的人们。
在自治区教委工作的扎西手提奶渣、人参果等十几种年货,对记者感慨道:“往年备置年货总是最头痛的事,一忙就是好几天。今年市场上销售的年货应有尽有,而且很集中,这年是越过越好过了。”
对于生活在世界屋脊上的人们来说,这年是越来越好过了。高原人在迎新辞旧之时,回味着过去一年里西藏在各项建设事业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1997年,西藏自治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各族人民的生活不断提高,这是一个吉祥年,胜利年,丰收年。
西藏利用全国支援的有利契机,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加强经济建设,全区经济呈现出多少年来少有的好形势,经济发展速度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并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西藏与全国的差距正在缩小。据西藏自治区公布,过去的5年,西藏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以12.9%的速度增长,比前5年的增长速度提高了7.1个百分点。特别是去年,国民生产总值达73.5亿元,物价长幅进一步回落,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
经济基础设施得到加强,世界屋脊不再封闭,不再遥远。去年西藏投资38亿元,建成了一批能源、交通、通信等方面的重点项目。47年前,西藏只有一座专供布达拉宫照明的小型电站。到去年,西藏电力装机容量达31万千瓦。特别是投资20多亿元、装机容量9万千瓦的国家重点工程羊卓雍湖电站,去年4台机组全部投入试运营,从而彻底缓解了拉萨居民用电紧张的状况,高原古城首次成了“不夜城”。
47年前,整个西藏只有一条约1公里的公路和一辆由骡马驮来组装起来的小汽车。而到去年,西藏已形成以拉萨为中心、辐射全西藏的公路交通网,公路总里程达到2.27万公里,其间,国家累计投资40多亿元,修建了青藏、川藏、中尼等公路干线,同时形成了通往国内外的航空交通网。
通信建设超前发展,取得突出成绩。去年全线铺通建设了兰州—西宁—拉萨光缆工程,开通了6地市的移动电话和拉萨市两万门数字移动电话,3万门市话和3千门长途电话,实现了县县通电话,西藏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2.41部,拉萨市普及率达每百人23.56部。现代通信技术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全国支援的62项工程,到去年已有60项竣工投入使用,有力地改善了西藏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了各项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
农牧业作为首要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夺得连续第十个丰收的年景。在国家的有力支援下,西藏十分重视对农牧业的投入,仅去年就投入了4个亿的资金,加强了农田水利建设和“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流域农业综合开发;狠抓农牧业实用科技的普及和推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28%,促使粗放、低效的农业向着优质、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去年,西藏粮食总产量达82万吨,肉类总产量11.9万吨,广大农牧民的粮仓饱满,政府扶贫济困、抗灾救灾的能力大大提高。
工业生产“稳中求进”,不少企业创出佳绩。西藏的工业生产基础薄弱,竞争力差,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走向市场进程中面临许多困难,但去年西藏工业总产值预计仍可达到12.2亿元,比5年前增长77.9%。拉萨啤酒厂、珠峰摩托车公司等一些国有企业创造了可喜的成绩。拉萨啤酒厂在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年销售收入达到5042万元,实现利益1800多万元,工人收入水平明显提高,成为西藏企业改造的新模式。去年拉萨啤酒、西藏矿业公司上市,使西藏上市公司达到5家。这些公司在中国股市上保持了良好的状态。
对外开放进一步提高,外经贸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去年,西藏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出口7479万美元,增长64.6%,首次实现贸易顺差;批准外商投资项目7个,协议引进资金1673万美元。
经济发展,政局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去年,西藏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局势稳定、政通人和的大好形势下,西藏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1040元,比上年提高6.7%;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达到5130元;城镇居民储蓄余额达30.45亿元,比年初增长2.24亿元;全区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14平方米,比全国高出5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20平方米以上,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
雪域欢歌庆新春
从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开始,古城拉萨到处欢歌笑语,辛勤了一年的藏族人民沉浸在浓浓的节日气氛中。
晚上8点,拉萨的大街小巷鞭炮阵阵,七彩的礼花绽开在空中。人们手持火把,成群结队地来到住家附近的十字路口,点燃起一堆堆篝火。他们用火把和鞭炮这种传统的方式驱走邪气,祈祷来年福运双至。这是迎新之夜,也是家家户户团聚的时候,在吃“古突”这一古老的仪轨中,洋溢着深深的亲情。
藏历大年初一,雪域高原迎来新一轮朝阳。大昭寺前,新年朝佛者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在居民区,手捧五谷丰收斗的人们走亲访友,互致新春的祝福,“扎西德勒”声此起彼伏。在市郊,各户农家庭院都用白灰粉刷一新,门框上挂着崭新的“香布”,藏柜上摆着五谷丰收斗、“德嘎”及各种各样的供品,农牧民在度过第十个丰收年之时,又期盼着第十一个好年景。
去冬今春,西藏大部分牧区遭受到了一场罕见的特大雪灾,但是,党中央、人民解放军、全国各族人民及西藏各级党政部门,各族同胞没有忘记灾区人民,给了灾区以大力的支援。在藏历新年到来之际的那曲聂荣县仓琼玛乡,上百名灾民与解放军官兵一起庆贺新年。他们一边喝着救灾官兵送来的酥油茶、青稞酒,一边跳着欢快的锅庄。冰天雪地里,绿色的军用帐篷上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帐篷里,欢歌阵阵,笑语声声。
大年初二这一天,西藏自治区的领导分了几路来到各郊县,为农牧民和基层干部拜年。上午10点多,自治区政府常务副主席杨传堂来到堆隆德庆县东嘎镇南嘎一村的达娃家。在大门口,他一边向达娃献哈达,一边说:“我代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来给你们拜年,祝贺你们去年获得大丰收,也祝愿你们今年有更好的收成,日子越过越好。”他还向达娃家赠送了砖茶、酥油和一套藏汉文的《西藏农牧实用技术文库》等新年贺礼。
为使大家过一个热热闹闹的新年,西藏有关部门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节目。从除夕夜开始,西藏电视台通过两个频道向全区实况转4台大型文娱晚会。这些晚会有传统的舞蹈和藏戏,也有改编的歌舞,还有藏语相声、小品、器乐、堆谐、牦牛舞等多种艺术形式,深受农牧民群众的喜爱。
与此同时,自治区藏剧团、话剧团及各地市的文艺团体也下到基层为农牧民演出,把新春的祝福送给雪域高原上的千家万户。
无论是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的迎春花展,还是北郊赛马场举行的马术表演,都吸引了众多的拉萨人,人们在享受多姿多彩节日的同时,也迎来了一个缤纷灿烂的春天。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