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昌都解放五十周年的一份厚礼
当西藏昌都50多万各族人民准备喜迎昌都解放50周年的欢庆日子里,由李光文、杨松、格勒主编的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昌都地区历史与现状的学术著作《西藏昌都--历史·传统·现代化》出版问世了。《西藏昌都--历史·传统·现代化》是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格勒主持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期间重点科研项目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重点研究课题“中国藏族地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究”的阶段性学术成果之一。这项成果是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和西藏昌都地委、行署的直接领导下,由格勒博士具体设计并组织北京、成都、广州七、八个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和昌都地区实际工作部门的十几位干部历时三年共同编撰完成的。
《西藏昌都--历史·传统·现代化》书稿约70万字,全书共分为三编,44章。
第一编“源远流长的历史”,分9章由远及近地叙述了从昌都地区距今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卡若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吐蕃统一卫藏地区后东进藏东以及在昌都地区的施政到元、明、清、民国时期历届中央政府对昌都地区的治理;第二编“传统社会与变迁”,亦分为9章分别论述了昌都地区传统的社会组织、社会分层、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宗教信仰、婚姻家庭和民俗等方面的状况和解放后的变迁;第三编“当代昌都”,这部分是全书的重点,因此所占的篇幅最多,分为25章。这一编比较详细地描述了解放近50年来,昌都地区在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事业等各条战线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比较深入地探讨了改革开放以后,昌都地区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同时对昌都地区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发展战略,进行了前瞻性的探索。
在西藏历史研究中,学者们一般多把目光放在卫藏阿里地区,对昌都地区的历史研究关注较少,除少数学者对昌都地区的某些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作过个别专题研究外,成果不多,因此人们对昌都的历史过程若明若暗。由于昌都历史的研究基础十分薄弱,因此《西藏昌都--历史·传统·现代化》一书的历史部分的研究难度较大。为了写好该书的历史部分,作者们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查阅了众多的历史文献和档案资料,披沙拣金,追本穷源,力求还昌都历史一个真实的面貌。同时在研究过程中,作者立意高远、视野开阔,眼光没有孤立地停留在昌都地区,而是把昌都的历史发展置于中国历史进程的大背景下进行论述,对昌都地区与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特别是元代以来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这部学术著作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昌都地区从远古到现代的数千年的社会历史发展全貌,填补了西藏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空白。
在传统社会方面,作者对昌都地区的传统社会组织也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分章节论述了基恰、宗、拉章,甲波(土司)、奔波(头人)等传统社会组织的内部结构以及它的产生和变迁。昌都地区的传统社会组织具有一定的地方性和特殊性,1918年西藏噶厦政府在昌都设置了昌都总管,但是由于昌都地区的独立和半独立的地方政教势力根基牢固,例如政教合一的昌都帕巴拉活佛系统、察雅罗登协绕活佛系统、以及类乌齐和八宿政教系统,此外还有非政教合一的世俗土司统治的领地,如德格土司等,因此西藏地方政府虽然统治了昌都地区,但其政令很难贯彻执行,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昌都各地方势力对当地的统治。直到昌都解放前,该地区仍然是政令不一、山头林立、各自为政的多头统治。作者同时对三岩地区所独有的“帕措”父系制度以及"果巴"制度进行了探讨,对这两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世代相袭的宗族群体的形成及其特点也进行了分析研究。
在当代昌都的研究方面,作者在确定昌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历史起点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昌都地区在平叛、民主改革、合作化、“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进程中的发展和变化,探讨了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为昌都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思路、目标和措施。作者认为,昌都地区地处偏僻,位于远离沿海、远离交通要道、远离开发区的“三远”地区,属于典型的内陆地区,虽然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仍然处于经济欠发达阶段,这就是昌都地区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客观实际。因此,作者提出在现阶段除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之外,必须充分利用中央给予的各种优惠政策和天津、四川、重庆的援助措施,集中财力,加大对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尽快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的状况,变闭塞为通达,为实现昌都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项成果还有三个重要特色不应忽略。学术研究如何走出书斋,面向基层,直接为西藏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这本身就是一个研究课题。《西藏昌都--历史·传统·现代化》书稿在选题思路上探索出一条新路,在方法上采取了与地方党政部门直接合作的方式,针对当地在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的放矢地确定研究题目,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地方各级组织的理解和支持,研究成果能够得到地方党政部门的重视和采纳,使学术成果在西藏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方面发挥了实际作用。在科研选题方法上走出一条新路,是其重要特色之一;课题组成员中社会科学工作者与昌都地区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约各占一半,重视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密切合作,把理论优势与实践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是这项成果的另一个重要特色;在学术研究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是这项成果的第三个重要特色,在书稿的撰著过程中,作者依据大量的实地调查材料和档案资料,充分肯定了昌都地区解放近5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但同时对在工作中出现的某些失误没有遮掩或回避,而是采取了科学、求实的态度,加以客观叙述并进行反思,尤其是对经济建设和宗教工作方面出现的一些失误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总结。这一方面提高了书稿的理论价值,同时对于指导今后的工作实践具有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1999年9月26日至28日,《西藏昌都--历史·传统·现代化》一书的定稿会在四川省成都举行,30多位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上,丹增副书记和杨松副主席作了重要讲话,与会学者对这部书稿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普遍认为,这部著作观点正确,论证有力,篇章结构系统严谨,搜集资料丰富翔实,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化等诸多学术领域,是融藏学、人类学、方志学为一体,多学科联合攻关的反映传统与现实的学术著作,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书稿既介绍了昌都的历史,又反映了昌都解放后的巨大变化,并为昌都地区下个世纪的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思路,对宣传昌都,加快昌都地区的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政治意义和社会效益方面,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周锡银教授认为,“该书以丰富的文献和第一手调查材料阐述了西藏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歌颂了昌都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反抗外国侵略的光荣传统;表现了现代昌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有力地批驳了分裂势力的谎言。”四川藏学研究所谢刚政副教授认为,这部专著的“出版、发行意义重大,它对昌都地方今后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速度、发展目标提供了蓝图……对促进昌都地方的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实现打基础,添后劲,增强造血功能,多快好省地发展昌都的经济、科技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州中山大学周大鸣教授认为,“本书是本爱国主义教材,为读者提供了藏族与汉族及其他民族友好交往的实例;二是本书为促进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有着积极的意义;三是本书的一些结论和建议可以为相关的部门领导决策服务。”
在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方面,西藏社会科学院陶长松研究员认为,“本书具有创新意识,引人入胜。篇章结构严谨,资料翔实,不少资料为首次系统论述,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论证与结论经得起推敲,十分公正客观。……这样全面、系统论述一个地区的专著尚属首次,填补了西藏地区史及发展战略的空白,开了西藏地区史撰著的先河。”并肯定此书“具有尝试性、示范性和指导性。”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李绍明教授认为“康区是我国三大藏区之一,而昌都为康区中心,其地位之重要性早为有识之士所瞩目。但建国50年来,尚无一部全面介绍昌都之专著问世。《西藏昌都--历史·传统·现代化》一书编成,可谓弥补了这一缺陷。”周锡银教授也充分肯定这部专著“是我国(当然也是世界)第一部全面、系统、准确地论述昌都地区历史、传统和现代化的具有开拓性的著作,它填补了我国藏学、民族学、方志学方面的空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罗润苍研究员认为,“本书收罗宏富,资料扎实,考订详备。全书采集和选用了大量藏汉文历史档案资料,吸收了最新科研成果,深入挖掘出一些民间口述历史资料,不少为首次披露,弥足珍贵。尤其藏人论藏事的第一手藏文资料的大胆采用,使迄今为止某些汉文同类著作在这方面存在的某些偏颇和缺失得以纠正和弥补,其资料价值不言而喻。
在编写体例和研究方法方面,罗润苍研究员认为这部著作“集地方史、方志、现状研究等多种专著的功能于一身,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写作体例,让人耳目一新。”周大鸣教授也认为此书“在研究方法上,注重文献资料与实地调查相结合,注重发挥各学科专家的专长,是一个跨学科研究的成功范例。”西南民族学院副院长罗布江村也充分肯定此书“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同时借鉴了当代人类学、区域史研究方法,分析昌都地区的演进。”在研究方法上重视微观研究,“可以说,该书堪称难得佳作。”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胡坦教授的评价具有概况性,他认为“本书时代跨度大、内容丰富、材料充实,即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又有所发挥、补充并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是一部较全面系统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同时在社会效果上也可以达到如书中所说的‘让广大读者对昌都地区的过去和现在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这项成果是学术研究为西藏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一个具体体现,代表了藏学研究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西藏昌都--历史·传统·现代化》一书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本文作者:杨坚赞
通讯地址:北京市北四环东路13号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邮政编码:100101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