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资料云 > 涉藏期刊库 > 中国西藏 > 2006年 > 第三期

洛桑尼玛和他创办的敬老院

文·图/卢颖 发布时间:2006-06-21 13:00:07来源: 中国西藏

  【编者按】生活在阿尔卑斯山下的瑞士藏胞索噶仓·洛桑尼玛,在海外居住了40多个春秋。2001年的初春,他在四川甘孜创办了一所“洛尼玛敬老院”,收养孤儿,资助贫困儿童,为边远村民送医送药。几年来,洛桑尼玛在瑞士登广告,搞募捐,为敬老院筹集了数百万元人民币的资金。2006年新年伊始,65岁的洛桑尼玛风尘仆仆地从瑞士回到中国,筹划敬老院再扩建工程。

 

洛桑尼玛敬老院的老人们

  索噶仓·洛桑尼玛,中等个子,面容削瘦,花白的发际上戴着一顶旅行帽,质朴的微笑里,流露出坦荡的胸怀。几年前,洛桑尼玛夫妇还在苏黎世一家医院工作,丈夫从事X光业务,妻子在住院部当护士,他们在医院里已经工作了30多个春夏秋冬。家就安在苏黎世湖畔的一幢普通民宅里,这里四季长青,鸟语花香。那么,洛桑尼玛为什么要放弃他所钟爱的工作,放弃平静安逸的生活,而在四川甘孜创办“敬老院”?这件事情要从他90年代初回国探亲说起。

 

洛桑尼玛敬老院的标志

 

他心里冒出一个念头


  索噶仓·洛桑尼玛,1941年出生于四川甘孜,18岁那年到印度求学,在一所寄宿学校接受教育。1966年来到瑞士,主要学习X光技术,毕业后便在苏黎世一家医院工作。再后来,洛桑尼玛认识了一位名叫扎西卓玛的拉萨姑娘,很快相恋结婚,有了自己的家,两个儿子也相继出世。时间如梭,光阴似箭,一晃40年过去了,如今孩子们已长大成人,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可是,年过六旬的洛桑尼玛夫妇并不甘于寂寞。

  上世纪90年代的一个初春,洛桑尼玛携妻子回到四川甘孜探亲时,看到家乡万象更新,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在探亲访友,叙旧论今中得知,如今国家政策好了,家乡经济发展了,乡亲们有的开上了东风牌汽车跑运输,有的承包一大块农田独自经营,有的搞起了副业,有的则与日本商人共同经营“松茸”进出口生意,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日子也变得有滋有味有奔头。洛桑尼玛从心底里感到高兴,他希望乡亲们都能过上富裕幸福的好生活。

 

甘孜县洛桑尼玛敬老院俯瞰

  高兴之余,细心的洛桑尼玛发现,县里还有一些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生活还十分困难,这些孤寡老人急需的是一个温暖的家,需要有人照顾,有人护理,有家可依,有家可靠,安度晚年。洛桑尼玛夫妇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走访了这些孤寡老人的家庭,有着丰富的医院工作经历的洛桑尼玛从心里冒出一个念头,他想为家乡的孤寡老人们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就这样,办一所“敬老院”的想法在他的心底里产生了。

  当他将这一想法告诉当地政府,便立即得到了支持和赞扬。于是,做事迅速果断的洛桑尼玛当即购买了甘孜县商业局的旧库房,为创办“敬老院”做前期准备。

 

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们和护理人员

 

成立“尼玛基金会”


  兴建一所“敬老院”并不是一件小事,回到瑞士后,当洛桑尼玛夫妇将这一想法告诉瑞士的朋友们后,得到了瑞士朋友们的大力赞赏和支持,他们纷纷捐款集资,为创办敬老院打下了一个良好开端。于是,2000年1月洛桑尼玛夫妇在苏黎世注册成立了“尼玛基金会”。并在基金会的宗旨里写下了这么一段话:“希望尼玛基金会如同太阳一般把阳光和温暖洒向那些生活在高寒和边远地区的孤寡老人,帮助这些年老的孤寡老人度过幸福的晚年。”

  随之,洛桑尼玛便开始筹集资金。他以“尼玛基金会”的名义在瑞士召开新闻发布会,积极开展募捐活动。洛桑尼玛并将瑞士友人捐助的款项陆续存入基金会名下。这些募捐资金将全部用于扶贫解困、帮助孤寡老人、辍学儿童和孤儿以及为偏远乡村改善缺医少药的状况。

创建“洛尼玛敬老院”


  洛桑尼玛购买的甘孜县商业局的旧库房,大约有2000多平方米,拆后重新修建了一座藏汉风格结合的四合院房屋。他对敬老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十分周到地设计了老人们居住的房间以及厨房、佛堂、保健室、办公室和工作人员的住房等。他还计划建一所可移动的医疗室,到那些交通不便,缺医少药的村庄为村民们进行巡诊。

 

安度晚年的老人们

  在甘孜州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方人士的配合下, 2001年1月“洛尼玛敬老院”在一片锣鼓声中正式竣工落成。这座藏汉风格结合的四合院式的楼房,披红挂彩,绛红色的柱子上镶嵌着各种颜色的藏族饰画,白色花雕的铁围栏像一道安全的天然屏障屹立在二楼边缘,浓墨重彩是这座楼房的主调,也是洛桑尼玛心中的七彩光,它是洛桑尼玛献给家乡父老的一份沉甸甸的礼品。

  “洛尼玛敬老院”在甘孜这个小县城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敬老院落成后,他们立即通过当地劳动部门招聘了4名工作人员。洛桑尼玛夫妇从事医院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医疗护理经验,他们将这4名工作人员进行正规的护理培训后,开始考虑接纳和收养孤寡老人。

  第一批入住的10名孤寡老人来到了“洛尼玛敬老院”,开始了崭新的生活。以后洛尼玛又相继收养了10余位孤寡老人,截止2005年初共收养了21位孤寡老人。这些老人中有一位是精神病患者,一位是老年痴呆症患者,为了让这些人能够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洛桑尼玛亲自为老人们洗澡、理发,给他们换上干净的衣服,现在每两位老人住一间屋子,屋内床、被、毛毯、卡垫一应俱全,并为老人们购置了春夏秋冬四季衣物,仔细的洛桑尼玛还根据老人们的生活习惯安排一日三餐的饮食。

收养孤儿,资助贫困儿童,为边远村民送医送药

 

洛桑尼玛夫妇收养的9名儿童

  与此同时,忙里忙外的洛桑尼玛还收养了9名孤儿,为他们提供衣食、住宿和学费,专门聘请了3名工作人员管理这些孤儿,使他们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无忧无虑,高高兴兴地上学,还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中聘请老师,为这些孤儿进行学习辅导,其中有7名孤儿在班级里成绩名列前茅。

  洛桑尼玛还对家在牧区,经济困难,面临辍学的学生,每年给予一定的资助,资助金额都在2500-3000元不等,据统计先后共有50名学生先后受到洛桑尼玛的资助。洛桑尼玛以他博大宽厚的胸怀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有用人才。

  洛桑尼玛还在瑞士友人中邀请了医德高尚、临床经验丰富的老西医来甘孜行医济贫,治病救人。这些医生都是自愿自费到甘孜服务的瑞士友人。几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达通玛、东谷、扎科、绒坝岔、拖坝、庭卡、绒岔等边远乡村,免费治疗35000多人次,其中挽救危重病人74人。

红房子里的募捐会

 

瑞士友人在募捐会上

 

  2005年6月的一个星期六,一年一度的“尼玛基金会”的募捐会在苏黎世湖畔举行。下午5点,烈日当头,酷暑炎热,我们准时来到募捐现场,这是一幢普通的红色楼房,格外醒目的五彩经幡在红房子的上空随风飘扬。周围碧绿的草坪上坐着一些周末休闲的人群,红房子里时不时的会有三三两两的瑞士人出出进进。跟随他们的脚步,我们进到红房子里。

  屋内彩球飘浮,西藏音乐悠扬起伏。迎面的长条桌上摆放着各种饮料,桌旁有一瑞士人正在出售门票和签到,门票上明确写着35瑞朗(包括餐饮)。旁边的落地玻璃窗沿上堆放着各种盘装小吃。四周的墙上挂满西藏饰物:唐卡、藏刀、藏毯、藏画;屋内另一头的长条桌上全部都是西藏特色商品。一位瑞士朋友双手捧着手织毛质挎包,爱不释手。

  再往里走便是一个能容纳200-300人的大礼堂,正中是主席台,主席台的墙上是投影机下的西藏布达拉宫,正对面的墙上是“洛尼玛基金会”的宣传广告和“洛尼玛敬老院”的内容简介及敬老院的老人们的生活情景。广告旁边贴着一大张红纸,上面书写着这些年来为“洛尼玛敬老院”捐款捐资的瑞士友人名单。

 

幸福的洛桑尼玛一家人

  大部分瑞士友人都已买票落座,还有的正在看图片、翻阅资料,有的正在咨询台前进行交流。洛桑尼玛今天焕然一新,红光满面,身着藏装,头戴礼帽。喜气洋洋的洛桑尼玛见到我们马上迎了过来,我说:格啦,今天这场面可真热闹,真喜庆,就像过节一样!您估计能有多少人?洛桑尼玛说:大约有200人,因为周末,人来的会更多一些。这时电铃声响起,“洛尼玛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请洛桑尼玛上台。我们也随之入座。

  6点整,在一片掌声中洛桑尼玛走上主席台:“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他用德语讲述着基金会的概况,敬老院资金运转情况,将来的规划以及现在急需要办的事情等等。希望与会的瑞士友人在募捐会后再献一片爱心。接着,基金会的成员全部上台与大家见面,有几位藏族同胞上台敬献哈达,两个藏族小伙弹起六弦琴,唱起动听的西藏歌曲。

 

洛桑尼玛夫妇和敬老院的老人们

  随后,洛桑尼玛将敬老院的照片以幻灯的形式展示给大家看,并向大家介绍敬老院的现状及老人们看病、医疗、治疗、按摩、用药等情况。

  会后,一些瑞士朋友们开始签约,另一些瑞士朋友则拿了资料回去说要酌情考虑一下捐款数额,也有的瑞士朋友当时就交现钞。

  晚上10点,在一片友好祥和的气氛中募捐会结束了。

  洛桑尼玛的脸上荡漾着幸福的微笑。

采访洛桑尼玛


  活动之后,我专程采访了洛桑尼玛。

  ◎问:格啦,你们基金会有几个人?

  ◆洛桑尼玛:4个人。除了我外全部是瑞士人,一个秘书,一个会计,一个账目检查员。

  ◎问:您是如何向瑞士友人筹集这些款项的?

  ◆洛桑尼玛:两种方式。一种是寄信;一种是募捐会。我们基金会有一个秘书,她向苏黎世的各个地区发放信件,或者寄送传单,信中明确告知,我们基金会的宗旨和计划,我们需要钱,希望帮助那些西藏不同地区和村庄的孤寡老人,他们无儿无女,愿意来到我的敬老院,希望得到我们的关心和照顾,为了他们的吃饭、穿衣,还有医药费,我们需要钱。

   ◎问:收到信后,他们会回信吗?

  ◆洛桑尼玛:有的回信,有的不回信。

  ◎问:回信的,你们如何办理捐款手续?

  ◆洛桑尼玛:我们告诉他们我们基金会的账号,请他们在当地的银行将资金打入我们的账号。

  ◎问:那么没有回信的如何处理?

  ◆洛桑尼玛:没有回信的,我们继续打电话,如果同意的话我们再告诉他们如何办理捐资手续。

  ◎问:他们一次捐资有多少?

  ◆洛桑尼玛:不等。有10、20、30瑞士法朗,也有的50、100甚至几百瑞士法朗。

  ◎问:您是如何得到这些人的电话和地址的?

  ◆洛桑尼玛:从当地的居委会。

  ◎问:瑞士人那么谨慎,怎么会将私人电话给您呢?

  ◆洛桑尼玛:我先到居委会,将我们敬老院的情况详细告诉他们,征得他们的同情后,就把电话号码和地址告诉我们了。

  ◎问:到目前为止,你们得到了多少居委会提供的电话和地址?

  ◆洛桑尼玛:有七八个居委会。

  ◎问:募捐会在报纸上做广告吗?

  ◆洛桑尼玛:做。我们每年都会在《新苏黎世报》、《每日导报》等苏黎世主要报纸上打出广告。有图片、文字,也有募捐会的路标。广告是以我们基金会的名义登出,主要内容是告诉大家我们基金会要举办一个活动,活动有一些西藏小吃、西藏服饰,西藏歌舞表演欢迎大家参与。时间、地点、票价写的清清楚楚。

  ◎问:这些募捐者中有没有去过西藏或者其他藏区?

  ◆洛桑尼玛:有个别的去过西藏,也去过藏区。

 

本文作者和洛桑尼玛合影

  ◎问:他们对西藏的印象如何?

  ◆洛桑尼玛:不错。前年,在我们的募捐会上,有几位去过西藏和四川藏区的医生,他们向大家介绍了那里的情况,由于他们本人去过西藏和四川藏区,又是医生,所以讲起话来很有说服力。他们向大家介绍在西藏和其他藏区的人会得什么样的病,需要什么样的药,希望大家予以支持和资助。瑞士朋友们听到医生语重心长的讲演很是感动。因为,毕竟在他们眼中,我也是个外国人。

  ◎问:瑞士人对中国还是有偏见吗?

  ◆洛桑尼玛:有些瑞士人是有偏见的。我的募捐者中有人曾经说:“你们西藏人,在中国没有人权。”这个时候我会给他们解释,我还会把在中国拍摄的照片拿出来给他们展示。但是,我给他们讲得很清楚,我不搞政治,我只是建“敬老院”,我仅仅是帮助家乡的孤寡老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问:捐款者中有瑞士的富人吗?

  ◆洛桑尼玛:这些捐款者基本上都属于瑞士中产阶级。

  ◎问:他们的年龄结构是什么样的?

  ◆洛桑尼玛:他们大多是60至80岁的老人。他们和我保持了一种良好的关系。

  ◎问:你的募捐者中有没有咱们藏族人?

  ◆洛桑尼玛:没有。一个也没有。

  ◎问:在瑞士的藏族人对你办“敬老院”有没有想法?

  ◆洛桑尼玛:有。有些人不理解,经过我这些年的努力,有些人现在也理解了,有的还特意来帮忙。

  ◎问:现在募捐的资金够用吗?

  ◆洛桑尼玛:够用。因为在苏黎世我有一个固定的捐资群体,而且我们还在继续扩大,只要做就有希望。

  ◎问:今后有什么长远打算和计划?

  ◆洛桑尼玛:今后我打算还要去瑞士首都泊尔尼进行宣传,扩大并带动更多的瑞士友人来捐资。瑞士政府有一个规定,无论什么基金会,如果满10年就可以申请官方资金。目前,我们基金会已经5年了,再过5年我就将全部资料寄往瑞士首都泊尔尼,到那时得到瑞士政府认可后,每年政府便可给我们基金会10万瑞士法朗的资助,这样我就不会再为资金发愁了。

愿把爱心洒人间

 

瑞士友人和敬老院的友人们

  洛桑尼玛夫妇是一对爱心永驻的老人,他们有一颗热爱中国,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的赤子之心。1999年当洛桑尼玛向供职医院提出辞职时,院长百思不得其解地问道:“洛桑尼玛先生,你一个月6000瑞士法朗的薪水,生活安定,居住环境良好,你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为什么要回到家乡,为什么要辞职?难道医院有什么对不住你的地方吗?”洛桑尼玛说道:“首先,我是一个藏族,我的家乡在甘孜,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我有割舍不断的思乡情结,我要为家乡父老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洛桑尼玛将自己的打算和想法全盘告诉院长后,院长被感动的热泪盈眶。他默默注视着眼前的这位平时不多言语的老医务工作者,连声道:“洛桑尼玛先生,你有一颗伟大的爱心,至高无尚的爱心,敬佩!敬佩!这样吧,我同意你辞职,你为家乡办敬老院,你为家乡亲人做好事,我们支持你,希望你成功。同时,我还破例给你留一个工作位子,你什么时候想回医院,我们随时都欢迎你。”

  2006年,“洛尼玛敬老院”创办已经五年了,洛桑尼玛夫妇用半年的时间在四川甘孜护理孤寡老人,再用半年的时间回瑞士筹措资金,以便把敬老院办得越来越好,规模越来越大。

  这些年来,“尼玛基金会”一直有条不紊地工作着,洛桑尼玛夫妇共筹集并投入资金数百万元人民币,其中部分资金用于失学儿童学费及生活费;部分资金用于治疗乡村贫困群众的疾病,其余的资金全部用在了敬老院。

  离开洛桑尼玛夫妇家时,洛桑尼玛顺手打开走廊的灯为我们照明。从生活细节上看得出洛桑尼玛夫妇非常简朴,也很注意节俭,既不浪费,也从不购买多余的物品,他们还把家中闲置不用的衣物打包成箱带回甘孜送给那些缺衣少裤的贫困村民。他奔波着,忙碌着,他那已不再年轻的脸上常常挂着充实的微笑。

(责编: 张素勤)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