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资料云 > 涉藏期刊库 > 中国西藏 > 2017年 > 第一期

西藏依托“绿动力”谋篇旅游产业循环发展新格局

文 / 许万虎 图/白岗卓桑 发布时间:2017-05-05 15:14:00来源: 中国西藏

  

  近年来,西藏加速打造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一批独具高原特色的自然人文资源走出深闺、走向世界。然而青藏高原生态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业内专家表示,“十三五”期间,西藏需着眼绿色旅游发展方向,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努力实现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西南部,独具山水和人文旅游资源禀赋。自上世纪80年代起,经过三十余年的特色开发,西藏旅游实现了华丽的嬗变,逐步成为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产业,并在科学的规划指导下全力打造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十二五”期间,西藏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达6789万人次,年均增长23%;实现旅游总收入874亿元,年均增长30%。截至2015年底,西藏全区拥有各类旅游企业近2000家,旅游经济就业总人数达到32万人。

  青藏高原是亚洲乃至全球气候的调节器,近年来,随着当地旅游产业逐年“井喷”,生态环保问题日益成为产业发展背后的热门话题。西藏生态环境脆弱,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不高,保持生态良好是西藏旅游可持续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彰显其美誉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绿色发展是西藏旅游的必由之路。”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王松平介绍,绿色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以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为前提,与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负责任旅游等共同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西藏,发展绿色旅游业的资源潜力与优势明显。

  王松平说,西藏是全国乃至全球最神奇、神秘、神圣的高原旅游胜地,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到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的巨大反差造就了当地丰富的山地景观带、垂直气候带和生物多样性,生态、绿色、低碳旅游资源在全世界首屈一指。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高原风光,为西藏发展绿色旅游,开发高山冰川观光、森林峡谷观光、草原生态观光、湖泊湿地观光等绿色旅游产品,丰富西藏旅游产品体系提供了先天优势。”他说。

  发挥资源优势拓展生态旅游

  西藏旅游部门及相关领域专家表示,“十三五”期间,西藏应围绕绿色旅游开发继续发力,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坚持绿色低碳环保要求,重点布局、开发一批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相关旅游产品。

  一是建设林芝生态旅游大市。王松平介绍,林芝被誉为“西藏江南”,是西藏七地(市)中旅游产业“排头兵”。未来,计划沿中国景观大道318向东辐射至然乌湖,向西延伸至巴松错,推进“藏东南绿色廊带”建设,激发林芝作为生态旅游大市在西藏绿色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同时,以林芝鲁朗旅游国际小城镇、墨脱定制旅游区等的深度开发,推出系列生态休闲旅游精品。

  二是建设喜马拉雅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区。以“世界屋脊,生态珠峰”为定位,发挥珠峰以及喜马拉雅5条沟等世界级旅游资源吸引力以及边境区位优势和潜力,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发展自然文化生态观光、边境口岸和雪山、峡谷科考探险旅游;寻求与尼泊尔、印度等在“茶马古道”、“唐竺古道”等古廊道开发领域的国家合作,将其作为西藏绿色旅游国际联合开发的高原尝试。

  三是建设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以昌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为中心,重点建设然乌湖——来古冰川旅游区、芒康盐井古盐田文化休闲旅游区,有序建设梅里雪山(北坡)景区;对内与林芝森林生态旅游实现联合发展,对外努力推行大香格里拉旅游区核心区无障碍旅游,促进与周边地区绿色旅游协同发展。

  四是在西藏森林聚集区、高原草甸集中区积极开展国家绿色旅游基地创建。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前提,发展亲近自然山水,获得身心愉悦的绿色旅游活动方式;在绿色旅游基地核心区,为游客提供游览观光、休闲度假、探险科普等旅游服务。

  构建循环旅游经济产业链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西藏谋篇绿色旅游,需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抓手,加速构建循环旅游经济发展的产业链,这是新形势下西藏旅游消除旅游供需求矛盾、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西藏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图登克珠、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经济战略研究所副所长何刚等人建议,未来应积极开展旅游业清洁生产活动,加强西藏景区(点)的环境整治和环境保护,构建循环经济型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格局;同时通过旅游景区(点)、旅游饭店(宾馆)两个核心载体,在旅游全过程中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推行清洁生产。 

  其次,西藏地区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产品与设施的设计,到整个旅游过程,应减少和尽可能地消除旅游开发商、旅游者、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对环境造成的直接与间接的负面影响。通过对旅游企业和旅游产品的设计和规划实现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优化组合旅游产业六要素,推行清洁生产,倡导绿色消费。 

  此外,积极倡行“绿色饭店”创建活动。在西藏各旅游目的地,重点减少一次性产品的发放和使用,采用环保新技术,使用清洁能源,改造燃烧设备,提高热效率;选择无磷高效型洗涤剂,减少氮、磷等的排放;选择使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无污染材料改造污水收集设施、油烟排气装置、隔音降噪设施等。

  最后,通过与西藏净土环保产业联动开发,进一步拓展丰富循环型旅游的内涵外延,探索建立高原净土农业旅游、森林旅游、湿地旅游、植物旅游、地质旅游等环保友好型旅游产品,促进旅游和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