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泥土的芳香在掌间打磨岁月
——记“拉萨布制面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西洛
作为达孜县雪乡民间传统手工制作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开创者和负责人,如今的西洛不仅成为开启雪乡扶贫致富的带头人,还依靠自身精湛的指尖技艺,于2014年如愿成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拉萨布制面具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经过几年发展,这家当初规模不大的以手工制作藏戏面具、宗教羌姆面具为主,兼做泥塑旅游工艺品的专业合作社,已然成为我区最大的面具制作厂,平均年销售面具400余件。现在,这个合作社已成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具制作技艺的传习点。
一件件镌刻着藏地文化密码的 面具从这里出炉
冬日来临,但高原特有的阳光依然温暖地照射在这个安静、宽敞的合作社院落里,几个师博正各自忙碌着,在超大的面具上用指尖细细地打磨着。
院落左侧,是达孜县雪乡民间传统手工制作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面具展厅。展厅两侧被划成了几个展览区域,包括羌姆面具区、藏戏面具区和泥塑旅游工艺品面具区。走廊中间的玻璃展厅内分别展出了阿茹、巴茹、觉茹、手掌参等用于制作面具的各种藏药材。
站立在合作社的展厅中央,原地观望四周,一件件精美绝伦的雕刻艺术,真的可以称之为藏地文化密码之面具的世界。那些悬挂于墙上的各式藏戏面具、宗教羌姆面具,以及散落摆放在木地板上的色彩鲜艳的动物面具,或精致考究、或简朴粗犷、或造型夸张充满魅惑,个个精、气、神兼具,它们的五彩缤纷着实令人眼花缭乱。但根植于西藏文化的内涵,却一目了然。
在这个合作社的展厅内,记者惊奇地发现,曾用于藏戏表演,或宗教仪式的面具,即“巴”的处境,似乎也发生了一些细微的改变。那些承载着信仰与民俗风情的藏地“巴”,正通过一个个藏族手工艺人的创新与开发,成为独具匠心的工艺旅游纪念品。
西洛介绍,这个合作社现在已经是达孜县的一处旅游景点。来到达孜的许多游客会在饱览兼感受藏地寺院、民风民俗文化的同时,选择买几样旅游纪念品带回去,于是,从这个小院落新鲜出炉的、由西洛他们制作的、深深地镌刻着藏地文化密码的小泥塑面具和泥塑佛像就成为游客们的不二选择,以此纪念独特的藏地之旅。
除了讨得游客们的欢心,这里依然延续着传统藏地面具手工最精湛的指尖技艺。
在展厅中央,一副白珍珠面具、一副红珊瑚面具、一副绿松石面具则格外醒目,原来这三副都是西洛亲自制作完成的面具。
西洛说,制作这三幅面具时,自己不仅严格遵循了藏地传统面具制作的所有方法,还一针一线地把其所用的材料白珍珠、红珊瑚、绿松石等一一缝制上去,可谓颇费心思。“花了我不少时间呢,不过出来后的效果我还挺满意的。”西洛笑着说。
他说,展厅内那些散落摆放在木地板上的面具,一部分将在不久后被运往拉萨一家民间藏戏团体;一部分看起来颇为狰狞的羌姆面具则是去年年底昌都一座寺院定制的。
短短几年间,在西洛的带动下,一件件由达孜县雪乡民间传统手工制作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手工艺人们制作完成的面具,正被西藏各地寺庙,或者是专业的藏戏团体采购,供不应求。很多用于宗教仪式的面具还远销到了青海、云南、四川、甘肃等地。
雪域高原隐秘的传统技艺 在此绽放异彩
今年43岁的西洛,出生在达孜县一户农家。说起西洛制作面具的渊源,与大多数藏地手工技艺传承者的经历大体相似,多是幼年时受了家人的影响。
西洛的爷爷在村里是一名传统泥塑佛像与面具的手工艺人。儿时在家,他经常是边玩耍,边被爷爷拿捏泥土的指尖技艺深深吸引。耳濡目染下,西洛对制作面具开始情有独钟。
后来,渴望精进手艺的西洛,又赴拉萨拜了当时极有名望的拉萨布制面具传承人——土登曲扎为师傅。
在这位当时已年近60岁的老者身边,西洛重新从最传统的泥塑佛像和布塑面具制作技艺的基础学起,一晃就是七、八年的学徒时光。
出师之后,西洛开始自立门户,自制传统泥塑佛像与布塑面具。从最初的默默无闻,一双巧手慢慢让他远近闻名,一张张面具订单从近到远累积增加。
在拉萨最负盛名的八廓古街,各式特色小店鳞次栉比,用于工艺的、生活的……简直是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八廓街上有一家明久手工艺品店,这是由西洛的兄弟打理的藏式面具店。这家店中摆放着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面具,或摆在木架上或悬挂在墙壁上,形象极为逼真生动。它们丰富的色彩、灵活的形象,总能吸引来往的过路人进去,这儿瞧瞧、那儿看看。
这家店里的面具就出自西洛和他的合作社。他的兄弟在此负责制定各类面具的价格,并将它们销售出去。
后来,独自闯荡多年的西洛,又与布塑佛像结缘。这份难得的缘分最终引他走上了布塑佛像与面具传承人的道路。
记者了解到,布塑面具也即用纸和布脱胎制作的面具,是西藏极具代表性的工艺品,它的兴盛与知名度其实远远高于泥塑面具。而布塑佛像制作则与布塑面具同宗同源,却在现实世界因其用途渐少而少见,其制作技艺也因此几近失传。然而,正是那一次偶然的结缘,让西洛在自身不断努力下使其重放异彩。
西洛记得,多年前,就是在八廓街明久手工艺品店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一件破损的布塑工艺佛像。
那天,一位熟悉的老僧人独自走进来,怀里揣着一件用绸布包着的东西。从他的神情,西洛看出了什么,问老僧人是否需要帮忙?老僧人将绸布打开,拿出了一件破损的佛像。
“这个佛像极轻,我能感觉到它的用材与我们平时接触的金、银、铜和泥塑佛像不一样,很特别。经过仔细追问后,我才知道这是用布塑材料制作的一件佛像,而这种工艺已许久没人用了。”西洛解释说。
老僧人走了,将那破损却无比珍贵的布塑佛像留给了仍在聚精会神思量中的西洛。
之后,回到达孜县,西洛每日将这尊布塑佛像拿出,开始揣摩、研究它的制作工艺。布塑佛像与布塑面具制作工艺同样植根于民间,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是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对泥塑佛像、泥塑面具制作以及布塑面具制作早有较高造诣的西洛揣摩透了布塑佛像的工艺流程,并将这份珍贵的工艺流程传承了下来。
在合作社展厅中央,一个看起来颇有年代的佛像,被郑重地安放在一个玻璃框内,佛像下面垫着一块红色的绸布,对这个佛像的珍视程度已然可见一斑。
正好,西洛走上前,从玻璃框内双手捧出佛像展示给记者看,果不其然,西洛说,这个旧佛像正是当年那位老僧人留给西洛的布塑佛像。
西洛笑着解释道:“这是一尊布塑的卓玛佛像,年代无法考证,但几百年应该是有的。我后来边研究、边对这尊佛像进行过一点修复。现在它是我们这个合作社展厅内的镇厅之宝了。”
从传承人到致富带头人,他将藏地手工技艺发扬光大
在西藏,面具从内容上大致分为宗教面具和民间面具两大类。总体说,又可细分为跳神即羌姆面具、寺院悬挂面具、戏剧面具、歌舞面具和说唱折嘎面具五大类。从古至今,泥塑面具与泥塑佛像都是西藏传统的泥塑手工技艺,因此,每一位泥塑佛像技艺师也是泥塑面具的制作者。
在达孜县雪乡民间传统手工制作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院子里,西洛一边介绍合作社的情况,一边来到一位正在制泥的学徒旁边,向记者介绍泥塑佛像与面具制作技艺:“它们所使用的原材料是共通的。看似制泥方法很随意,但却深藏门道。如何选择和加工泥土,是泥塑手工艺人们入门需要学习的最基础技能。”
用于泥塑的原料泥土,需要品质上乘的、足够黏度的、细腻光滑以及合适湿度的泥巴。那要上哪里找符合这些条件的泥土呢?
西洛解释说:“普通的泥土没有那种制作泥塑佛像或面具所需的韧性,所以第一步选择好原料非常重要。在拉萨,这种泥巴只在林周县的洛巴堆和墨竹工卡县甲玛沟的孜姆才两处地方才有。”
西洛进一步介绍道,从泥塑面具的制作来讲,以泥巴为主原料,通过手工技艺人的双手,分揉捏、塑型、雕刻、抛光、打磨、上色等步骤。如何在泥土中加入麻绳、草绳,再兑一些藏纸、药材,有时还需兑一些棉花。从原料的选择,到每一个制作步骤的用心,都对泥塑面具最终的成型影响极大,因此也极大地考验着每一位制作泥塑佛像或面具师傅的才艺和技能。
对每一个泥塑手工技艺者来说,所有制作工序都要延续手工和泥的技艺,其中的经验与判断至关重要。“哪种手感的泥土能够制作出品质上乘的泥塑,是这门手艺的难点所在。”西洛说。
古往至今,任何一门技艺,其成功的秘诀在于日积月累的练习与经验。口口相传的秘诀,手把手教授的要领,这就是泥塑面具或布塑面具技艺传承的魅力所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作社展厅一个向阳的角落,是西洛自己的面具工作室。几根制作泥塑面具所用的小小木棍随意摆放在木桌上。“这就是制作泥塑面具所需的重要工具‘蝶鞭’,它是用一种藏地特有的植物,再由面具制作者根据自己的习惯选取制作完成的工具,它既无固定的尺寸要求,也无规格设定。”
西洛一边说着,一边已经开始着手亲自示范起来。眼看着一坨原本普通的泥巴,在“蝶鞭”的精雕细刻下,在西洛已然沉淀了几十年技艺的双手拿捏间,成功蜕变为一件佛教造像艺术品。
记者只有感叹:如果去掉那些制作泥塑前的诸多繁杂工序,那么,仅靠一双巧手和小木棍完成的艺术品,可谓神速,也可堪称奇迹。
然而,制作一个真正传统的藏戏面具或羌姆面具却并非易事,其中的步骤极为繁杂。首先需要制作模具:模具由调制的泥土做胚样。面具师用木质的“蝶鞭”,按照传统的泥塑面具工序一步步完成,除了红泥的选材最重要外,棉布、藏纸、藏药材都是极为主要的面具用料。最后,面具师要敲碎已精心完成的泥土部分,留下已完成的布面面具。
所以,看似极其笨重的藏戏与羌姆面具其实很轻便。西洛说,现在,为了更节省藏纸的用度,也常用废旧报纸来代替藏纸工序。
西洛说:“面具的上色部分也极为讲究,面具师的技艺必须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行。我们合作社主要制作面具,偶尔也会接一些泥塑佛像制作和藏戏等民间的演出服饰。”
如今,每到藏历新年前夕,达孜县雪乡村民总能在喜庆的氛围里,迎来一年一度的分红。凭借“能人+贫困户入股”的模式,西洛引领合作社,几年来带动了周边60户贫困家庭实现增收,这60户贫困家庭不仅能每月按时拿到工资,还能在年终领到分红。
西洛无不感慨地说:“我在这个合作社既能带领年轻的学徒传承民族技艺,又能通过有上千年历史的面具制作技艺,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我真地感到很满足。”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