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资料云 > 涉藏期刊库 > 中国西藏 > 2018年 > 第三期

巴塘三部曲之古桑抱石

杨全富 发布时间:2018-06-04 16:43:00来源: 中国西藏

  编者按: 巴塘县地处川滇藏三省区结合部,隶属于四川省甘孜州,藏族人口占95%。巴塘县是一个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素有“高原江南”之称,其自然景观融“险、峻、奇、伟”于一炉,集“高、雄、雅、秀”于一体,既有高原个性,又具“江南”风格。自然景观多样、文化资源丰富、民族风情独特的巴塘令人流连忘返,《巴塘三部曲》正是描绘了巴塘奇异壮美的自然风光以及古朴浓郁民俗风情,让读者身临其境地领略到巴塘独特的魅力。

  巴塘县东接乡城、理塘县,南连得荣县,西隔金沙江与西藏芒康、盐井、贡觉县和云南省德钦县相望,北与白玉县交界。古为羌地,汉系白狼国地,唐属吐蕃,元属朵甘思宣慰司都元师府辖,明属朵甘卫生都指挥使司,清雍正六年(1728),置巴塘粮台。雍正七年(1729)年,置巴塘宣抚司,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土归流”后置巴安县,翌年升为巴安府。民国2年(1913),复为巴安县。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1年更名巴塘县,县城驻地为夏邛镇。这里自古以来就是行商们进出西藏时的必经之地,也是康区最主要的粮食产地之一,因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巴塘曾上演过许许多多亘古久远的故事,其中如发生在夏邛镇东南角鹦哥嘴的凤全事件,在清朝末年更是轰动一时,成为发生在藏区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然而不管风云如何变换,在动荡的岁月里,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清政府在国运衰退、四面楚歌的年代里,依然没有放弃对西藏的管理。而在对西藏的管辖中,巴塘县因地处内地与西藏的缓冲地带,为连接内地与整个西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清政府派出大批的官员,加强对巴塘的管理,并从内地大量移入垦夫开垦布种。当时的统治阶级也深知治民先治愚的道理,他们一面加强对巴塘属地的管理,以求整个西藏安定的后方环境,一面在巴塘开设学堂,用以提高民智。因此,一大批文人也随征来到这里,充当学习教员。这些才子们看到巴塘绚丽的风光后,一股创作热情从心底熊熊燃起,挥毫泼墨,写下许多壮美的诗篇,一些诗句因此被镌刻保留在夏邛镇东南角的鹦哥嘴石壁上。

  站在巴塘县城夏邛镇的广场上,在东南方一角远远看见一棵高大的桑树冲破了城市的围裹,直指苍穹,在微风中摇动着嫩绿的枝叶。一位路人告诉我,在那棵树下有一块巨石,上面镌刻有许多文字,因为石头与树共生共长在一起,为此获得“古桑抱石”的美名,它也因此而成为了闻名巴塘的景点之一。在听说后,我怦然心动,邀约上几位好友,乘着凉爽的晨风一起向“古桑抱石”景点走去。

  在通往“古桑抱石”的路上,在长长的街道边,由泥土夯筑的墙体分列两旁。这些藏房,一般为三层,高约十米左右,外墙都用红色作为底色,墙体夯筑得很厚,其中有些外墙上还可以看见一根根用来连接墙体的墙筋横亘在墙面上。最高层的楼面边沿一般采用飞檐的形式,一方面增加了美感,另一方面避免雨水冲刷到墙面上。进出房屋的通道为两扇木质大门,门楣上方,一般飞出檐口,上面覆盖着瓦片或石片,所有的窗户亦如此,伸出来的梁木口都涂成白色,如点点星光,在一片红色中,显得格外的醒目。藏房楼顶悬挂有风马旗,在风中飞舞着,祭烟塔里的青烟在朝阳下袅袅升起,最后集结到一起,笼罩在整个藏寨的上空。这时候,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柏树枝、糌粑混合的香味,透出浓浓的藏乡情怀。

  还没有走到,远远的就可以看见一棵枝繁叶茂的桑树拔地而起。走近了,在一块高约三米的巨石上,长着一株高达10余米的桑树,树冠掩映着200多平米的地面。在这棵树下,你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厅前多古树,有拏云攫石之势”之意境。桑树的主根深入石缝之中,而几支碗口粗细的侧根则在石面上攀爬,将整块石头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有的侧根直接伸进石块底部的土地里,而有的侧根则钻进狭小的石缝中,由于受到石片的挤压,原本粗壮的树根呈现扁平状,而一旦脱离了石缝的夹裹,树根变得粗壮起来,遒劲有力,犹如蛟龙出水,充满了力度。这些树根在巨石上盘错在一起,组成一个整体,就像是一位巨人,盘膝坐着。

  往上看,桑树枝干与树根一样苍劲有力,黑色的树皮布满了裂纹,仿佛缠绕着岁月的皱纹,树干之间有几个大小不一的树洞,里面装填着白色的石块。据说,这是信徒们将自己的心愿附注在白石上,再借助神树之力送达天庭之上。再往上,可以看见在枝干上的分叉处,涌出许许多多鲜活的生命,透露出绿绿的光芒。越往上,枝桠越来越密,厚厚的枝叶叠加在一起,组成绿叶搭建的顶。

  在这高大茂盛的桑树里,虽然没有桑葚可食,然而因为有绿叶树丛的庇护,这里俨然成了鸟雀的天堂。一些鸟雀便栖息在树枝间,发出愉悦的歌声,张开靓丽的羽翅,在树丛里你追我赶,上下飞舞,对不速之客的我们视若无睹。它们有时候落下来,在地面上啄食祭祀时所洒落的青稞、麦粒等粮食,再不慌不忙地扑闪着翅膀,飞向树巅。一时间,浓密的绿叶深处便传来小鸟索食时的啾啾声,一会儿工夫,又了无声音。

  树下,一块长约七米,宽约四米,高约三米的巨石匍匐在地面上。从侧面看,石头就像是横卧在地的蟾蜍,头部向着东南方向,昂着头,驮着桑树,努力的想要站起来似地。巨石的右侧,刻满了文字。在树下,笔者偶遇一位前来上香的老人,他正点燃一束佛香,口中喃喃祷告,最后匍匐在巨石前,虔诚地磕着响头。待老人做完一切仪式后,笔者走上前去,与老人攀谈起来。老人告诉我,他出生于解放前,一直生活在这里,在他很小的时候,这棵古树就这样矗立在这里。当问及这棵古树的历史时,老人满脸肃穆的给我讲了两个不同的故事。

  一是说这棵桑树原本是月宫中的桂花树,这块巨石原是桂花树下的一只蟾蜍,在一个月圆之夜,月宫中的桂花树和蟾蜍看到在雪域高原的深处,群山围拢之间竟然有一处鲜花盛开、果树飘香的世外桃源,疑似人间仙境,十分向往。然而天界之中有规定,不能私自下凡,桂花树和蟾蜍只能借助月光将自己的身影投入到这块地面上,久而久之,蟾蜍的影子逐渐幻化成眼前的这块巨石,而桂花树则幻化成眼前的这棵桑树。

  另一种传说是这样的,相传在很久以前,巴塘县城所在地原来有一个很大的湖泊,四周环山,草木茂盛,牛羊悠闲的在湖边散步觅食,美丽的湖光山影组成了人间仙境。就在这面湖泊中央有一个白色的玉石,玉石顶上长着一棵五彩的珊瑚树,繁茂的树枝上结满了紫红色的珊瑚珠,宝珠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光彩夺目,瞬间照亮了湖泊周围的群山,也因此惊动了居住在东山的老虎、北山的黑猪、西山的大象和南山的孔雀,它们被亮光所吸引,都想走到湖边看看究竟是什么光束如此耀眼。它们不约而同地来到湖岸边,决定想办法去湖中央看个究竟。老虎认为该湖泊是从东边来的巴久河水积成,因此它决定去堵住东边来的巴久河水,降低水位;黑猪认为是北边来的巴曲河水积成的,因此它决定去堵北边来的巴曲河水;大象和孔雀则认为只有深挖沟,把湖里的水放完才是上策。没过几天,大象和孔雀把一池的湖水都放完了,而老虎和黑猪虽然几经努力,却未能堵住东来的巴久河水和北来的巴曲河水,两条汹涌澎湃的河水仍然挡住了它们探宝的去路。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一棵鲜艳夺目的珊瑚树逐渐变成了枝繁叶茂的桑树,一颗颗珊瑚珠变成了香甜可口的桑葚,不过,因为没有了湖水的滋养,后来就再也不结桑葚了。而那块洁白无瑕的玉石,也因为没有了湖水的滋养,渐渐的变了颜色,最终成了一块普通的石头。桑树和巨石就这样相依相偎,形成了现在桑树怀抱巨石的景观,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古桑抱石”了。而老虎、黑猪、大象和孔雀也羽化成了连绵起伏的山脉,望眼欲穿地看着眼前的这棵桑树和石头,不信你瞧,四条山脉的头都聚拢在一起,仿佛在商议着怎样才能将未竟之业完成。

  传说毕竟是人们给予美好想象的产物,然而,这棵古树有据可查的历史至少有两三百年。据巴塘县志记载,在清嘉庆丁已年(1779年)间,当时驻守在巴塘的粮务官员辛文彬看到古桑抱石的奇景和听闻月宫桂树蟾影的故事后,当即在巨石上镌刻上“蟾影”二字。在巨石的右侧,“蟾影”两个字影影绰绰地呈现在一片灰白色的石面上,字迹已不甚清晰,不过大体的轮廓还能辨认出来,其字用笔纵情豪放,笔力稳健,石与字浑然一体,充满古朴雄浑之美,可以看出写作者不同凡响的书法功底。及至后来,许多文人墨客来到这里后,都被眼前树抱石的奇观所吸引,为此写下许多优美的诗篇,其中尤以清末吴嘉谟和民国刘赞廷诗赋最为著名。吴嘉谟,字蜀龙,清丁亥进士,善谋划,富学问,清光绪末年,吴嘉谟在巴塘主政时,曾题诗赞古桑抱石奇观,曰:“丰壁东南一大观,抱桑盘石奠巴安(巴塘时称巴安),物犹如此人堪羡,怎不屡经贼胆寒。”刘赞廷,号称清末民初康藏边地一支史笔,民国二年,刘赞廷在巴塘期间,看到“古桑抱石”奇景后,也兴诗作赋一首:“悬根盘石奠巴安,半壁西南化紫坛,一瓣馨香凭父老,行人莫作画图看。”从中也可以一窥“古桑抱石”奇观在文人墨士心中的地位。

  在几百年的沧桑岁月里,古桑仍枝叶婆娑,巨石仍悠然静卧。如今,“古桑抱石”不仅成为了巴塘城郊的风景名胜,而且已成为了巴塘县的重点文物保护对象,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它的历史意义一定会更加凸显的。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守陵人强巴曲桑的故事

    藏王陵是历代吐蕃赞普(即藏王)的陵墓群,分东西两个陵区。木惹山坡及河谷台地是一区,相距约800米的东嘎沟口是第二区。[详细]
  • 翻译是“世界之眼”

    由于历史、地理、人文等原因,过去藏东昌都地区的藏文教育跟拉萨、日喀则、山南等腹心地带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人们的求学需求却并没有差别。[详细]
  • 驻守羌塘的理由

    年复一年,在零下二十度的低温、八九级的大风中,露宿在羊圈里;然后徒步陡峭冰河,爬上五千米海拔的山脊,只为架设一台拍摄雪豹的红外相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