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资料云 > 涉藏期刊库 > 中国西藏 > 2019年 > 第一期

克松,沐浴在党恩下的一片热土

拉加当周 发布时间:2019-01-25 16:47:00来源: 中国西藏

  雍布拉康脚下、雅砻河的谷地,有一座村居叫做“克松”。这里是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也是西藏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诞生地。


首届农民丰收节在克松举行。

  民主改革之前,克松“谿卡”(庄园)是原西藏地方政府噶伦索康·旺青格勒在山南的六个庄园之一。庄园内有农奴(分差巴、堆穷、朗生三种)59户、302人。据有关历史著作和当地老人口述,这里的农奴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身份低下、生活穷苦,常年要为庄园主支差劳动。身为四代朗生的其美措姆老阿妈直到民主改革,从没住过房子,没穿过鞋袜,没吃过饱饭,没穿过一件完整的衣服,也没有自己的家。这就是身为农奴的典型人生。林田先生在《藏行纪实》中是这样描述到:“过乃东村,沿相布河南行,从东山脚下到西山根,开阔的河谷平原上,麦苗葱绿,野草芬芳,菜花开了,片片金黄,小河闪耀着从田野中流过……多美的田园诗啊!可是直到不久前,田园诗的纱幕下都是农奴、奴隶们呻吟的生活,今天他们才开始酝酿着解放。”


本文作者在克松村采访当地群众。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1959年3月10日,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在拉萨发动了全面武装叛乱。中央人民政府下令平息西藏叛乱后,立即解散西藏地方政府,一场声势浩大的民主改革运动在雪域高原全面展开。克松这个古老的村庄,由此迎来了消灭封建剥削压迫、翻身获得自由解放的历史命运。据介绍,当初在封建农奴主残余势力的蛊惑下,一些农奴还产生过恐惧心理,但又不想跟着农奴主跑,只好躲到附近山上观望。工作队和解放军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为,逐渐使农奴们消除了恐惧,明白了真相,增强了信心,纷纷返回到村里,参与民主改革。“烧地契、烧债务”,真正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和住宅,甚至有些农奴分配住进原农奴主的庄园。不久,克松全体农奴行使翻身做主的权利,选出西藏第一个农民协会,紧接着西藏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克松成立,尼玛次仁和阿旺等5人成为西藏首批农村党员,尼玛次仁成为西藏第一位农村党支部书记。一系列民主改革运动在克松及周边所有地区如火如荼地进行。


访谈克松居委会致富能手达瓦。

  苦尽甘来正当时,沧桑巨变惊四方。民主改革的成功进行,推翻了封建农奴制度,消灭了封建剥削压迫,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克松人民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进行波澜壮阔的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短短60年创造了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与此同时,涌现出了像达瓦、白玛杨宗等一大批致富能手,引领全村持续向前发展。2009年3月26日,克松居委会全体居民在致西藏百万翻身农奴的公开信中说:“50年来的新西藏,‘共产党来了苦变甜’……我们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家家户户住楼房、穿新衣、吃美食、有存款。我们的日子比蜜还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克松村迎来了巨变:国家投资3000多万元,启动“生态文明小康示范点”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2017年,17个贫困户全部脱贫。2018年,全社区872人,人均收入超过17620元;300多人常年外出务工,学生共计240人; 242户全都住上了藏式小楼,拥有各类汽车115辆,农业机械化达到98%以上,整体生活水平走在山南市乃至整个西藏自治区农村前列。


克松社区群众欢度春耕节的场景。

  走进克松,一条条宽敞的街道、一排排平整的小楼、一家家热闹的茶馆,还有蓬勃发展的村集体经济和络绎不绝的游客,伴随小孩们朗朗读书声和灿烂的阳光,融合成为一处蓬勃向上的美景,处处焕发着欣欣向荣的生机,真可谓是田园诗般的景象!

  西藏的民主改革是历史的必然,是藏族在内西藏各族人民的内生愿望。60年的光辉历程,是西藏各族人民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动写照,使西藏换了人间,推动了西藏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克松的60年巨变,见证了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当家做主创造幸福生活的辉煌历史,是西藏民主改革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党的治藏方略在西藏得到成功实践的缩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克松居民不忘党恩,饮水思源,奋斗不止,大力弘扬“共产党来了苦变甜”的“红色基因”,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自身特色,不断探索集体经济、城郊经济、文旅融合等特色发展之路,全力争做全面小康的先行村、乡村振兴的典范村。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从“学无所教”到“学有优教”

    60年前,雪域高原的百万农奴迎来了民主改革的曙光。民主改革举世瞩目,百万农奴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获得了历史性的解放,雪域儿女开启了新的历史进程。[详细]
  • 世界海拔最高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频肇事

    1.jpg
    50岁的牧民才达卓玛年轻时就喜欢在藏北高原放牧,但是近年来,她感觉有点发怵了,因为棕熊、野狼、野牦牛这些国家级保护动物会不时来侵扰,不仅伤害家畜,有时也会给牧民的生命造成威胁。[详细]
  • 山有佳峰莫问程

    《伯东班钦全集》精装本。喜马拉雅文库提供.jpg
    在我国,藏文典籍的数量仅次于汉文典籍,现存于西藏和四省藏区的各类藏文典籍就达一百多万册。[详细]
  • 阿佳羌玛和耳环三轮

    和耳环三轮的结合被很多人称为阿佳羌玛命运的转机点,因为他的城市身份,因为他的房子,阿佳羌玛一时成为茶余饭后的话料,人们用羡慕或轻蔑的口吻嚼着舌根,并且不厌其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