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资料云 > 涉藏图书库 > I 文学

西藏之西,阿里阿里

发布时间:2016-09-27 16:27:00来源:

题  目:西藏之西,阿里阿里
作  者:李初初  
出 版 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第1版 (2016年1月1日)
平  装:349页
语  种:简体中文
开  本:16
ISBN:7550269386, 9787550269385
条 形 码:9787550269385
商品尺寸:20.6 x 15.2 x 2.6 cm
ASIN:B01ALCD8AK

  内容提要

  《西藏之西,阿里阿里》是一部全面生动的,关于西藏阿里地区史地人文、世系源流与历史演变的精彩读本。作为行政区域上的“阿里”,指的是中国西藏自治区西部的一个地区,共辖有七县一镇。地域广阔,拥有独特的高原自然风貌,平均海拔达45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作为特定称谓的“阿里”,出现于公元9世纪中叶,则意为“属地、领地、领土”等,其隐形的含义为,吐蕃政权灭亡后,赞普的后裔来到了藏西那块原属象雄十八部的统治区域,享有了其实际管辖权。9世纪末至10世纪,“阿里”一词才屡见于各种藏文文献。作为特定称谓的阿里,又分为上部阿里与下部阿里。作者用百折不挠、探索不止的脚步,对西藏历史上、下部阿里最重要的几大王国:象雄、古格、步让、贡塘的重要历史遗迹、属地,进行了深入实地的探寻和周密细致的调查。用翔实活泼的文字,向我们全方位揭示了一个中国最富原始隐秘、历史人文、神秘宗教色彩的独特地域。

  作者简介

  李初初:作家、诗人,著名西藏客、媒体人、西藏地理民俗专家。驻藏十年。出版有《走进喜马拉雅》《寂静苍穹下》《神的孩子去西藏》等。曾任职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节目策划人、主编,《博客天下》杂志主笔等职,现任职于《西藏人文地理》杂志。从2005年起,深入西藏并辗转于这片土地,数年时间里,到达过西藏几乎大部分常人难以抵达的区域,进行独立调查采访。曾在藏东、藏南、藏北以及后藏和阿里地区的诸多高山、峡谷、湖泊、村落以及寺庙进行文化探寻。(其《寂静苍穹下》2011年10月上市两个月,便加印数次,占据当 当、卓越等同类书榜首及前列。2013年《神的孩子去西藏》反响强烈。)

  目录

  CHAPTER1

  远方的ZUI远方,楚鲁松杰有什么

  如何了解广袤而又厚重的阿里?DANG*当然首先要到那远方的ZUI远方去。楚鲁松杰不仅是阿里,也是整个西藏的ZUI西端,是我目前在西藏体会到的,真正“ZUI难到达”的地方。问题是,楚鲁松杰人,还是古格人真正的后裔。

  CHAPTER2

  底雅,寻找圣人的圣迹

  如果你对古格的历史熟烂于心,如果你对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开启及在阿里的率先复兴有着百折不挠的兴趣,有个人你一定绕不过去,他就是被誉为“阿里之魂”,奠定了西藏后弘期密乘佛法基础的大译师洛匝瓦·仁钦桑布。

  CHAPTER3

  彩虹湾处,卡孜河谷

  公路开通之前,卡孜只能骑马或徒步进入。因为严冬,牧民的牲畜早已转场,加之要节约经费,我们只请了一位老人DANG*当向导,带着我们步行前往。总之,阿里历SHI上的精彩与辉煌,总喜欢隐藏于一方边远的山水,等待着后来者的发现。

  CHAPTER4

  苍茫中的象雄背影

  一座座白雪皑皑的雪峰,庄严而肃穆,仿佛世界之轴,连通着天、地、人三界的亘古冥想与沟通,也连通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深邃无际的时空。还有那些茂密如林海的泥质土山。夕阳之下,金黄灿烂,如武士的甲胄。

  CHAPTER5

  古格,佛之盛土的莲花次第

  象雄远去了。就连吐蕃,也逐渐远去。终于,藏西的阿里高原上,又迎来了赞普的后人,他们于苍凉绝境中开启了上部阿里曾叱咤风云700余年的神秘王朝——古格,一个厚重得让人过目不忘的名字,一个时至今日仍是整个阿里ZUI为生动、ZUI具诱惑的词汇。

  CHAPTER6

  普兰:上部阿里的原点

  两次到普兰,都没有能够前往估卡尼松宫。这是颇让人遗憾的事情,可以说去估卡尼松是我数次阿里之行里,心仪很久的一个地方。虽然知道那里的人不多——即使这些年参观过古格王宫遗址,转过神山到过普兰的游客众多。

  CHAPTER7

  转山之路,转湖之途

  “石头代表着世界之轴,是在地狱、大地、上天三界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有形形式”,意大利人图齐这样说。而法国人古伯察则认为,“即使此山没有赦免造罪者的能力,它至少也有让信徒具有长久和巨大耐心的能力。”真是两种方法论给出的不同认识。

  CHAPTER8

  下部阿里:

  与古格交相辉映的贡塘王朝

  DANG*当吉德尼玛衮逃向藏西,开启“上部阿里三衮”时,其长兄赤扎西兹巴贝,则来到了日喀则的西部发展,他以三子白德、维德、吉德而统领了今定日、昂仁一带的拉堆不同地方,史称“下部阿里三德”。

  前言/序言

  序1:倾听阿里无言而微细的述说

  霍威

  西藏阿里高原由于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深厚的人文积淀,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旅游点之一,也是无数旅行者们心目中的一方圣土。但是,须得知晓,要真正深入到阿里的腹心地带,去那些真正意义上的“禁区”作一番探视,却非常不易。这不仅仅是因为那里远离都市和城镇,偏僻殊远,道路难行,更因为在人们的观念意识上,那里还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世界,很难对外界敞开胸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只有为数不多的中外探险家、学者、传教士等不同身份的专业人员不畏艰险进入到阿里的核心区域,才留下来关于这片土地的若干记载与传说。

  李初初先生的这本小书和学者们的学术著作不同,是以一位普通旅行者的身份,以最为朴素的眼光、最为真切的感受和最为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另样的阿里。在这本书里,我们不仅可以读到学者们很难花费笔墨的关于阿里旅行的衣、食、注行,也可以读到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旅行者,当其真正身处严酷自然条件之下、面临在平原地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境下面,发自心灵深处的真实感受。当然,书里所讲述的关于阿里古格王朝等历史故事和人物、事件,也是同样引人入胜的。

  我曾经数次率队前往阿里地区进行考古工作,李初初先生所去过的地方我也去过,但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我是以科研团队有组织的方式进入到这些地区的,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行政上,都可以得到当地部门有力的支持,后援力量很强大;但他却是以传统游侠的方式,个人单枪匹马闯入这片神秘的土地,所遇到的各种难以预料的情况十分复杂,所以他的旅行经历也就更具有意义,更富有可读性。说实话,在这一点上,我是很钦佩他的,没有任何功利色彩,只是为了一个梦想就可以勇闯天涯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险家和旅行家,我认为他是具有这种情怀的人。

  今天,西藏阿里已经有了直通的飞机,也有了平坦的柏油公路,过去的“阿里千里无人区”早已成为旧梦,去往阿里的人们每年都在以惊人的速度递增,不过,大多数人未必真正读懂了阿里,未必能够真正用心去倾听,来自阿里的每一条山谷、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头甚至每一块石头无言的述说,关于象雄、关于古格、关于仁钦桑布、关于益西沃……阿里深厚的历史就隐藏其间,却又难见其真容,这或许就是阿里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魅力的缘由。

  李初初先生的这部小书,为世人揭开了神秘阿里的一角,但他不是以学者的眼光,而是以一位普通旅行者的眼光,带领读者与他一起去感受和体验阿里。我们完全不必去挑剔他的书里,是否与学术界的观点有不合之处,是否具有学者们常常十分看重的所谓“科学性”问题,而只需要跟随着他去作一次身心皆宜的心灵之旅就已经非常愉悦了。我过去常讲过,以考古学的学术著作——考古报告为例,已是经过无数次过滤之后形成的“纯净水”,虽然看似没有杂质,纯洁无瑕,却同时也失去了阳光下面所能折射出的自然界的五彩斑斓。而恰恰,由不同的视野交织而成的世界,才是最真实的世界。这也是我乐意推荐李初初先生这部小书最重要的理由之一。

  今日之世界,是一个热气蒸腾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梦想与诱惑(说得严重一点就要用“物欲横流”这个词儿了,但我还是尽量不用),如果谁想要清净一下,安宁一下,放松一下,休息一下,那就来读读这本书吧,反正我是已经提前享受了这种乐趣。

  2015年10月7日于四川大学江安花园

  (霍威,著名藏学家,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四川大学博物馆)

  精彩书摘

  Chapter1:远方的最远方,楚鲁松杰有什么

  古格人的真正后裔

  直到2013年9月以前,在我多年的藏地行旅中,楚鲁松杰这个地名,都像是一缕模糊的水线存在于我的印象中。就算是在拉萨,都很少听人提及,更别说去过了。在西藏,我们会听到很多这样的说法:墨脱是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是最难抵达的地方;陈塘——中国最后一座陆路孤岛;吉隆沟才是最后的秘境……网上还曾有个很流行的帖子,叫“西藏以西”,看了看,基本上都是顺着219国道走的风景名胜。我觉得,楚鲁松杰不到,说“西藏以西”什么的就太不确切了。再说了,西藏以西,那是克什米尔啊。

  撇开各种抢风头意味的形容不说,如果非要论西藏“最难到达”的地方,依我个人之见,当首推阿里札达县的楚鲁松杰乡和日喀则吉隆县的贡当乡。这两个地方,都是只有每年夏天才能短暂通行三四个月时间的边境之地。去这两个地方,除了要有性能好的越野车或大卡车,外加技术超一流的司机,其他人若想抵达,只能骑马。

  说起对楚鲁松杰的向往,则缘起于古格札布让王宫遗址壁画上的那幅“宣舞”图。那还是2007年,我第一次在红殿内,目睹了那幅绘有十来位女子、跳着宣舞的精美壁画。画面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的古格王室正在迎请来自印度的佛教大师阿底峡。为了迎接尊者的到来,王室组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身披鲜艳披风的女子们列成一排,形成“牵手交臂”的阵形,踏地起舞。此后多次,我都在这幅壁画前流连忘返。关于古格王国,太多浮夸的流行说辞都是“一夜消失”、“从此只留下千古之谜”、“古格人不知所终”。但对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藏地文化探寻者来说,我需要的是依照有据可查,有史料佐证的规则和尺度去一探究竟,而非人云亦云。古格当然不是一夜之间消亡的,而且战争进行很久也很残酷。古格人的后裔也并不是全都消失了,而是至今仍在延续。

  最近几年,通过不断行走阿里的有限经验和对一些关于西藏、关于阿里史书的研读,我能得出一个基本的判断,那就是古格王国在覆灭于拉达克的战火之后,大部分的古格属民,要不遭到了拉达克军队血腥残忍的屠杀和镇压,如原驻守札布让誓死保卫王宫的士兵和部分王室人员;要不主动或被动搬迁,如在竹巴噶举高僧达仓热巴的传记中记载的,札布让王城有部分民众,在达仓热巴的保护下被护送至布让,即今天的普兰。另如古格治下的上、下曲龙人,根据马丽华老师的调查,他们曾经过色麦地方迁徙到了今天的日土,不仅在色麦留下了怀念家乡、迄今仍存的玛尼石堆,还把上、下曲龙的地名,也带到了日土

  如何了解广袤而又厚重的阿里?当然首先要到那远方的最远方去。楚鲁松杰不仅是阿里,也是整个西藏的最西端,是我目前在西藏体会到的,真正“最难到达”的地方。

  阿里阿里

  萝卜、馒头与雪

  最开始,我觉得被坑了,心生不爽,因为这可能是我在西藏遇到的性价比最差的一次食宿——200块。一顿晚餐,是由两个瘦小的白皮萝卜切了丝,用酥油炒出来的,外加一盆馒头。我们加司机一起4个人,每人一小碗萝卜丝。馒头小小的,我只吃了两个,分明没吃饱,可能是不太熟的原因,有点儿粘牙,就没敢多吃了。

  住宿,是指晚上睡在主人家的长椅上而已,我们自己带有睡袋,不用他们的被褥。说实话,当时的我们挺担心他们的被褥是否够干净。还有一小壶甜茶,50块,一共是250块。另外,拍两个人穿传统服饰的照片,又支付了150块。心说不贵吧,这点钱在内地能做个啥,但扒拉了一下小算盘,又好像吃了大亏。

  后来,当我通过查阅书籍才知道,楚鲁松杰不怎么出产藏小麦,糌粑以及从印度换回的口味不佳的大米,才是日常主食,而面食是楚鲁松杰人招待外来宾客的最高礼节,馒头更是表达主人好客之道的奢侈食品时,我开始不断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惭愧,为自己的狭隘感到羞耻。

  第二天一早,我被尿憋醒,爬起来外出“唱歌”时,看到头天晚上的四位阿佳拉a,齐齐睡在院子里,是因为我们睡在了屋内,她们不便同宿一间房吗,还是出于其他风俗,总之,就以我们不可思议的方式,在屋外的泥地上度过了整整一夜。我原本以为,她们还会有另外的房间和另外的床铺呢。

  那时候,天上正撒下细碎的雪粒,气温绝对在零度以下。不远的雪山,像大冰棍儿一样冒着寒气,冷飕飕地逼迫过来,让人浑身颤抖,很难想象四位阿佳拉昨晚是如何在冰冷的泥地上度过这一晚,眼泪差点儿没掉下来。

  ……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