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梵宫:大昭寺和布达拉宫
题 目:雪域梵宫:大昭寺和布达拉宫 |
内容提要:
《中国佛教文化之旅》系列丛书的编辑理念就在于,它既视佛教为宗教,又视佛教为文化,更视佛教为能给普通大众的现实人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智慧,从这三个维度来向读者传述中国佛教。其在编排手法上突出五大特色。一是知识性:全面解读有关中国佛教的历史、宗派、神祇、建筑、文化、艺术等知识;二是鉴赏性:图片、设计、印制力求精美,成为人们爱不释手的典藏之品;三是实用性:面向今人的人生和生活实际,把中国佛教纳入中国历史、文化艺术和人们现实生活的框架中,为人们提供一种避开苦难而走向幸福的选择;四是收藏性:它是一个整套的、分类的、成系列的图文书,内容包含史事、人物、仪轨、教义、器物等相关知识,成套在手,一览无余;益于收藏;五是资料性:大量图片和文献资料的引用,使《华夏文库·名山胜寺系列·雪域梵宫: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具备参考价值,读者可对佛教掌故,高僧大德、经典名著、文化艺术和名山名寺等随查随考。《华夏文库·名山胜寺系列·雪域梵宫: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是一本图文并重、全四色彩印的书,全书取九九归原之寓意,可对中国佛教进行系统、权威、深刻、生动、简明的研读。它既考虑到了对中国佛教宏观精髓做全面性和系统性的把握,又注重了中国佛教中最闪亮,最重要、最有代表性和对今天有益的方面。它尽可能地做到要言不烦、准确到位。当然,我们希望做得尽善尽美,对得起广大读者方家;但由于佛教本身的博大与深奥,知识的庞杂与微妙,鉴于我们才疏学浅,在分类、取向上可能有不妥之处,内容、文字上的错讹也在所难免,真切希望广大读者若发现谬误之处,及时提醒,我们定会尽可能地及时予以纠正,祈愿能够为我们的社会文明提供更多更好的精品佳作,这也是我们由衷的诉求和愿望。
目录
朝拜西藏最雄伟大圣殿——布达拉宫
雪域赞普送给中原公主的礼物——布达拉宫的始建
菩提之圣地、雪域之宗山——五世达赖喇嘛的营建
从山上长出米的宫殿——布达拉宫的建筑特点
红白黄三色的佛土梵宫——布达拉宫的主要建筑
巡礼神圣的普陀珞珈——布达拉宫的主要殿堂
世界屋脊的聚宝盆——布达拉宫的珍宝
“千佛的住所”药王山与“龙王的公园”宗角鲁康
朝圣的终点、世界的中心——大昭寺
山羊奠基的寺院——大昭寺的历史
多元文化的融合——大昭寺的建筑特点
西天佛国、诸派之宗——大昭寺的主要殿堂
历史的长廊、文化的宝库——大昭寺的壁画与雕塑
繁华的转经道——八廓街
历史的记忆——唐蕃会盟碑
劝人种痘碑和公主柳
附录:旅游资讯
序言
慈悲·和谐·至善·超越
——编者的话
佛教源于印度次大陆,东汉时期传入中国,经本土化的融合、传播与发展,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因此说,佛教是中国历史进程中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其思想理念对治国大业社会和谐均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其义理主张更有助于协调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其所倡导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追求内心平静人生和谐,其讲求心灵、言行至善至美的准则,告诫人们不断超越自我的智慧,更是为众生提供了心灵的慰藉和依归。
中国佛教作为重要的文化存在,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传承中,遗留了大量经典,创造了许多重要的文化艺术成果.留下了众多名山胜寺。我们可以去芜存菁,从中了解、欣赏、学习中国佛教的优秀精神境界和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成就,来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品位及修养和价值取向。许多名山胜寺既是传统文化传扬之地和人们修心养性的悠游之所,同时也是许多地方的重要旅游经济资源。
《中国佛教文化之旅》系列丛书的编辑理念就在于.它既视佛教为宗教,又视佛教为文化,更视佛教为能给普通大众的现实人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智慧,从这三个维度来向读者传述中国佛教。其在编排手法上突出五大特色。一是知识性:全面解读有关中国佛教的历史、宗派、神祗、建筑、文化、艺术等知识;二是鉴赏性:图片、设计、印制力求精美,成为人们爱不释手的典藏之品,三是实用性:面向今人的人生和生活实际,把中国佛教纳入中国历史文化艺术和人们现实生活的框架中,为人们提供一种避开苦难而走向幸福的选择,四是收藏性:它是一个整套的、分类的.成系列的图文书,内容包含史事、人物、仪轨、教义,器物等相关知识,成套在手,一览无余,益于收藏;五是资料性:大量图片和文献资料的引用,使本书具备参考价值,读者、霍可对佛教掌故,高僧大德、经典名著、文化艺术和名山名寺等随查随考。
这是一套图文并重全四色彩印的系列丛书,全套书取九九归原之寓意,编排为历史源流系列宗派系列、神祗系列、建筑造像系列、法事文化系列、艺术系列名山胜寺系列,7大系列,凡81册,合在一起即可对中国佛教进行系统、权威、深刻、生动简明的研读。它既考虑到了对中国佛教宏观精髓做全面性和系统性的把握,又注重了中国佛教中最闪亮、最重要,最有代表性和对今天有益的方面。它尽可能地做到要言不烦、准确到位。当然,我们希望做得尽善尽美,对得起广大读者方家:但由于佛教本身的博大与深奥,知识的庞杂与微妙,鉴于我们才疏学浅,在分类、取向上可能有不妥之处,内容、文字上的错讹也在所难免,真切希望广大读者若发现谬误之处,及时提醒,我们定会尽可能地及时予以纠正,祈愿能够为我们的社会文明提供更多更好的精品佳作,这也是我们由衷的诉求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