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以“凝心铸魂·团结奋进”为主题的第二届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在拉萨开幕。这是论坛现场。记者 李洲 摄
9月25日,以“凝心铸魂·团结奋进”为主题的第二届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在拉萨开幕。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洛桑江村、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出席并讲话。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严金海出席,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嘎玛泽登主持。
洛桑江村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和各族各界人士致以诚挚问候。他说,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西藏自治区也步入了发展最好、变化最大、各族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今天的西藏,“五个认同”更加深入人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扎实推进,“看着北斗星走不迷路,跟着共产党走会幸福”成为全区各族群众的共同心声,大家更加衷心拥戴总书记、感恩总书记,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洛桑江村指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政治责任。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和把握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转化为各族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团结一心、踔厉奋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西藏新的贡献。
洛桑江村强调,要紧密结合西藏实际,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质和精神这“四对关系”,深入研究聚焦主线、改进工作的思路举措,积极探索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路径方法,真正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不断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扎扎实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进一步系统总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工作的宝贵经验,坚持重在基层、重在建设,不断增强创建工作的群众性、广泛性、时代性,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要求浸润到各族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润物细无声的工作,不断深化模范区创建,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西藏力量。
王君正代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全区各族人民,向出席论坛的领导、嘉宾、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向关心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两个结合”、着眼“两个大局”,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自治区党委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完整准确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西藏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王君正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为西藏明确的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我们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西藏民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文化家园、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书写美丽西藏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君正表示,本次论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交流的一次盛会,希望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积极建言献策、凝聚奋进力量,也欢迎大家在西藏走一走、看一看,积极宣传西藏、推介西藏,让世界更多地了解西藏、让西藏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
刘江、肖友才、斯朗尼玛、龚会才等自治区领导,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郑堆出席。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发展司司长任献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雪松先后致辞。
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国家民委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内蒙古、江苏、广西、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等省区市民族工作部门相关同志,区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了开幕式。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