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工艺

探访白族“银匠村”:百年“鹤庆技艺”在西藏代代相传

发布时间:2018-12-12 09:10:00来源: 中新网

【解说】在西藏拉萨市夺底乡纳金山脚下,从清晨到午夜时分,总能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手工银器、铜器从这里走进高原千家万户,这里便是白族匠人在拉萨的主要聚居地,被当地人称作“白族银匠村”,匠人们绝大部分来自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

鹤庆银器锻制技艺拥有超过500年的历史,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云南当地颇有名气。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批鹤庆银匠为了谋生,踏上了青藏高原,并在拉萨立足。

现年64岁的洪中山于1997年8月来到拉萨,当年43岁的他迫于生计离开家乡。老人告诉记者,他在拉萨已有20多年,“银匠村”就是他在西藏的家。

【同期】白族银匠洪中山:(在拉萨)收入也比较好一点,那个时候收入五六千块钱还是不容易啊。

【解说】洪中山说,滇藏两地民众有相同的偏好,他们都有佩戴银饰、使用银器的传统习俗,因此白族银匠的手工技艺在拉萨得以代代相传。

洪中山说,他有4个女儿,没有儿子。如果有儿子,老人更希望子承父业,让儿子继续留在拉萨。

【现场声】我在这里呆了20多年了,特别习惯了是吧,加上(从)样样我喜欢在拉萨,为什么呢?我认识的人也就(在)拉萨多,我的客户也就是(在)拉萨多。

【解说】在西藏,民众家中就有酒壶、酒杯等日用品和佛教用具,其中以银器、铜器居多。西藏日喀则、那曲、山南、昌都等地的妇女,对银饰更是情有独钟,这使得手工匠人在西藏有了一席之地。

随着拉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白族匠人在拉萨的“居所”也有了迁移和改善。在2012年前后,数百位白族匠人陆续搬至拉萨北郊夺底乡纳金山脚下。白族民众一年一度的“火把节”也有了更宽敞的活动场所。

【解说】同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拉萨打拼的白族银匠还有母金富。在2003年,其儿子母树炖首次进藏,跟随父亲学习银器锻制技艺,成为母家在拉萨的第二代银匠。

【同期】白族银匠母树炖:那时候怎么说呢,家里面比较穷,没什么钱,就想自己做一点那个东西,然后填补一下家用而已。

2010年,当银匠7年的母树炖攒够了40万元人民币,用于在云南鹤庆县老家修建一套婚房。母树炖告诉记者,他热爱银器制作技艺,也热爱西藏。因此,在老家的新房里收藏了许多自己亲手打制的藏式银器。

【同期】白族银匠母树炖:因为对这些东西特别有感情,也特别喜欢这些东西,而且又是自己手工制作的,所以感觉特别好,所以家里面有些藏式的东西,我也会自己做一点,然后放在家里面,家里面有个展示柜。

【解说】母树炖的父亲已回到鹤庆县老家安享晚年,一家人20多年打拼下来的银器店由父传子,继续经营。

夜幕降临,当记者离开“银匠村”时,母树炖和他的白族同胞们,在渐渐被点亮的灯光下,小铁锤依旧锤打着錾子,在银器或铜皮上刻画出美丽的花纹,传来叮叮当当的响声……

记者 贡桑拉姆 江飞波 西藏拉萨报道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