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工艺

舞剧《天路》:从一首歌到一部剧

李红艳 发布时间:2019-06-03 14:41:00来源: 北京日报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上,《天路》演员们为现场观众带来了震撼炽烈的群舞“共筑家园”。陈曦摄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由印青作曲、屈塬作词的一首《天路》,从2001年传唱至今,激荡人心。如今,一部同名舞剧绽放在舞台之上,讲述“千里青藏一根轨”的故事。昨天,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正式宣布,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天路》荣摘第十六届文华大奖。

  从2016年立项到2018年首演,再到此番冲击“文华奖”,3年积淀打磨,10余次专家研讨会、20余次剧本创作会、11轮47场京内外演出……舞剧《天路》历经了艰苦而又美好的孕育过程。一部通过不断打磨精益求精的《天路》,也是一个关于现实题材主旋律舞台艺术创作的探索样本。

  创排

  一个个小人物构筑“天路精神”

  2016年8月,青藏铁路全线通车12年之际,国家大剧院启动舞剧《天路》创排。

  主旋律题材其实不缺好故事,青藏铁路修建便是其中之一。1958年,青藏铁路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耗时26年,最终实现全段建成通车。2001年,青藏铁路二期工程破土动工,排除万难,最终在2006年完工,实现青藏铁路全线通车。48年修路历程,数十万铁路建设者执着坚守,筑起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堪称壮举。

  舞剧《天路》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赴青海、西藏采风,在雪域高原体验缺氧环境下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深入探究藏民族的习俗与文化。采风所感所得,皆成为舞剧《天路》灵感来源,并为创作注入深沉的情感力量。

  编剧罗斌为全剧铺设了两条“路”:一是青藏铁路兴建、停建、复建的现实历程,一是藏族、汉族人民的精神之路,“筑路”与“心路”交织前行。“那片大爱大恨大彻大悟的雪域,那些俯仰天地动彻人心的人文,那种血肉筑就人神共寓天路的壮烈,深深激发了我。”罗斌说。

  青年作曲家杨帆以歌曲《天路》为基础,展开二度创作,以交响乐风格的创作方式,把藏族风格音乐渗透在整部舞剧的音乐中。他希望用音乐写就一条路,“将天路承载的记忆、信仰、坚守、羁绊,还有那些鲜活的生命和笑脸,连接在一起。”

  “‘天路’是一个宏大的主题,是我舞剧导演生涯中所面对的最复杂的一部作品。青藏铁路建设周期跨越近半个世纪,涉及老中青三代筑路人,同时更涉及汉藏两个民族、军民两个群体,如此繁复的线索在短短一部舞剧中同时呈现,着实不简单。”该剧总编导王舸一开始背负巨大压力。最终,他选择从常规的舞剧叙事手法和舞台呈现中独辟蹊径,在宏大题材下用一个个鲜活的小人物,塑造出青藏铁路建设者的群像,构建出几代人不畏艰险开拓“天路”的坚定信念。

  2018年6月30日,舞剧《天路》首演,观众跨越时空阻隔,体会茫茫雪域之上的希望与信仰、生命与死亡、家园与梦想、爱与力量……首演之夜,台下有一位特殊观众——1978年入伍参与青藏铁路建设的老兵李如银,他动情地说:“作为有幸参与5年青藏铁路建设,且亲眼目睹一期工程胜利通车的见证者,我在欣赏《天路》的精彩表演时心潮澎湃!舞剧非常感人真实,我好几次落泪。这部剧让我回忆起过去的时光,手拿肩扛的时代,在遇到危险时,我们都会先想到战友……”

  打磨

  100多个日日夜夜的“折腾”

  “我们折腾王导,王导也折腾我们!”2019年5月8日,国家大剧院举行舞剧《天路》媒体策划会,该剧主演、青年舞蹈家黎星这样说。

  其实,这也是一次关于《天路》修改打磨的工作汇报会。2018年底,舞剧《天路》正式被确定代表北京市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参评第十六届文华大奖。为此,《天路》排演组从2019年初便投入到更为细致的修改打磨工作中,从舞剧结构、舞段设计、服装造型、道具灯光、舞台多媒体等方面进行提升。

  “我们对《天路》的舞段做了很大修改,在核心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了几个大的段落,打磨了接口、细节之处,让全剧整体更流畅舒服,更具有精气神。”王舸说。

  新版舞剧《天路》中,增加了“勘探群舞”“打墙群舞”两个新舞段。上半场末尾,众志成城的筑路段落将舞蹈编排与舞美实景相结合,近4米高的木架实景,掉落的玛尼石,配合演员的舞蹈动作营造出逼真的隧道筑路效果,让观众切身体会到筑路隧道下的重重艰险。

  下半场新增“打墙群舞”源于藏族人民修筑房屋时“打阿嘎”的传统技法,在节奏鲜明的劳动号子下,演员们手持一人多高的木夯反复击打地面,以协助铁道兵完成建设中打墙夯地的艰巨任务,气势磅礴、刚劲有力,充分体现出汉藏一家、攻坚筑路的深厚情谊。

  经过100多个日日夜夜,剧组从舞剧结构、舞段编排、舞美布景、服装造型、灯光多媒体等方面,全面做出提升。“精修”之后的舞剧《天路》,结构更加合理,故事更加清晰,人物更加鲜活,感染力也更加充沛。舞剧《天路》,凝聚着以国家大剧院为代表的中国艺术创作力量的勃发与活力。

  洗礼

  “新时代的伟大就是把平凡事做好”

  舞台之上,一条“天路”跌宕铺陈,触动人心;舞台之后,一群优秀而敬业的演员也在一场场排演中,经历了一场“心路”的崇高洗礼。

  “舞剧《天路》一直在反复修改,‘卢天’这个角色越改越平凡。他虽没有做过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但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卢天’在这条‘天路’上,青藏铁路才能修建竣工,这难道不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吗?原来,新时代的伟大就是把最平凡的事情做好!”在剧中担纲主演卢天一角的黎星,发自肺腑地说了这样一番话。坦率说,一个舞蹈演员,能够对作品有这样深入的思考与深沉的情感,并不多见。

  饰演铁道兵卢天的黎星、饰演姐姐央金的冯敬雅、饰演弟弟索朗的拉巴扎西……他们在舞台上成功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独立、敢于担当的年轻人形象,与《天路》同呼吸、共成长,就像黎星说的,“将近50场演出,对我们演员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一次不同以往的历练和成长。这样积累起来的舞台经验,对我们而言是非常宝贵的。”

  “演员太累喽!虽说舞剧《天路》演了47场,但算上排练,演出得有100场以上了,演员们的身体已经达到了极限,据说回家之后眼神都发直,直犯傻!”王舸说。在他看来,对《天路》的打磨精修,所有主创、演员都好比经历了一场长途负重拉练,其间经历的辛劳,难以细细言表,这支团队是在“用天路精神为观众铺就一条神奇的天路”。

  舞剧结尾,年轻的铁道兵卢天和他的战友们,未能亲眼见证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的那一刻,因为他们永远留在了因地震导致塌方的筑路隧道里,用青春和生命换来了这条满载希望和幸福的天路!当铁道兵们用肩膀扛起铁轨,步履坚毅地向前行进时,灯光、音响配合肢体语言彰显出的“天路精神”,让观众感动不已,潸然泪下……

  何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舞剧《天路》是为践行。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