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工艺

西藏本土话剧《八廓街北院》:共饮一井水,同为一家人

凃琼 发布时间:2020-07-24 09:12:00来源: 拉萨晚报


“葡萄奶奶”去世后,其美啦将头道水献给杨老师。


大家汇聚在院子里,兴致勃勃地收看香港回归电视直播。


两对来自不同民族的新人在同一天举行婚礼。


198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年轻的女孩们打扮得漂漂亮亮,准备去罗布林卡公园参加庆祝活动。


院子里的住户们齐齐围在一起,等待着多年没有淘洗干净的古井打出寓意吉祥的头道水。

  近日,由自治区话剧团打造的西藏本土话剧《八廓街北院》在自治区藏剧团剧场演出。这是自2018年进行首演后,主创团队经过两年多的打磨与提升,该剧再次登上舞台。

  《八廓街北院》以一座坐落在拉萨市中心八廓街北街的一座老院为背景,围绕着一口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老井,讲述了40多年来,藏、汉、回等多民族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的故事。

  其美啦是八廓街北院的组长,也是话剧中的核心人物。从农奴的孩子到基层干部,他做事公道,无私奉献,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八廓街。但他心里却一直埋藏着一个秘密——年轻时抛弃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普珠扎。

  普珠扎被院子里的“葡萄奶奶”收养,“弃子”这个身份像烙印一样,让他一直以恶语、拳头和这个世界别扭地相处着。而在“葡萄奶奶”去世后,普珠扎开始将心思放在绘画唐卡上。

  如果说八廓街北院是一个大舞台,那么剧中的杨老师就像一位智者,默默地点拨着、帮助着院子里的每一个人,他也是千千万万个“老西藏精神”践行者的缩影。

  当上国家干部、怀揣铁饭碗的亚布,一开始成为大家争相夸耀的对象,但他跳出舒适圈,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不一样的领域获得了成功。

  从鼓捣旧衣服到经营甜茶馆,再到乘着时代东风下海经商,巴松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敢闯敢拼的韧性,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商人。

  ……

  这个小院子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丰满的个性和鲜活的故事,每个人成长的印记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时光流转,沿着1992年确立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香港回归、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时间来到2013年,这一年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开馆,已成为旅游景点的八廓街北院在这一年的新年里迎来了亲人们的“回访”。那口古井再次被淘洗干净,大家在古井旁聊着家常,分享着各自的喜悦。

  其美啦奉献一辈子,成为八廓社区居委会主任,并在最后和儿子普珠扎和解;

  阔别数年,杨老师的儿子要来拉萨和他一起生活了;

  普珠扎被评为唐卡绘画非遗传承人;

  亚布的妻子拉姆,终于理解国家公职人员并非人生唯一选择;

  北院的第一个大学生仓姆,如今在西藏大学任教。

  “共饮一井水 同为一家人”。如果古井会说话,它会告诉全世界,这里的人们生活得多幸福。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