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民俗

藏王寻茶说

胡瑛 发布时间:2018-04-23 09:09: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春日万物复苏,茶香氤氲,各地茶农已陆续迎来了春茶采摘季。

图为墨脱县农户在采茶。墨脱县委宣传部供图 图片来源:中新网

在西藏,熬茶、煮茶、喝茶是寻常人家习以为常的事情。古时西藏不产茶,第一片茶叶是何时以何种方式到达西藏的,众说纷纭。

一说是唐朝,文成公主进藏时,将茶叶带进了西藏。《西藏政教史鉴录》中记载“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土也”。传说文成公主带去的不止是茶叶,还有饮茶用的瓷碗。“龙纹茶杯呀,是公主带来西藏,看见了杯子就想起公主慈祥的模样……”在西藏山南市流传着的民歌《公主带来龙纹杯》中这样唱道。现在许多藏族人喝茶还喜欢用绘有黄龙的茶碗当茶具。

另一种说法,是藏文史籍《凯巴噶吉》《甲帕伊仓》(即《汉藏文书》)中记载了松赞干布曾孙都松芒波杰以茶做药医病的故事,比“文成公主带茶进藏说”晚了近百年。

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古生态学科组研究员吕厚远与国内外同行合作,通过现代技术研究认为,距今1800年前,即西藏古象雄国时期,丝绸之路分支已穿越青藏高原,茶叶已进入了西藏。

……

历史迷雾重重,不过,从美丽的民间传说中追寻茶叶的痕迹,似能闻见那悠悠茶香,丝丝缕缕,沁人心脾。

图为墨脱茶厂的员工在炒茶。墨脱县委宣传部供图 图片来源:中新网

吐蕃松赞干布的曾孙都松芒布杰以茶代药治病的故事广为流传。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都松芒布杰体弱多病,久病卧床。宫中请了许多名医来看病,绞尽脑汁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法治愈赞普所患之病,众人一筹莫展。一天,赞普在宫中徘徊,一股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来,看到一只从来没有见过的小鸟飞来。小鸟长得非常漂亮,神奇的是嘴里还衔着一根树枝,枝上有几片绿叶,最后停在窗台上。在西藏的高原上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树枝。赞普取下绿叶在手里仔细端详半天,不由自主地放进嘴里细细咀嚼,满口醇香,加水煮沸,成为上好饮料,喝完似有通体安泰、醒脑提神之效果。后来小鸟飞走了。

这是何种“神药”,大家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赞普召集众大臣及百姓说:“诸位大臣及平民请听,我在这次病中对其它饮食一概不思,唯独小鸟携来的树叶作为饮料十分奇妙,能养身体,是治病之良药。对我尽忠尽力的大臣们,请你们去寻找这样的树长在何地,对找到的人我一定加以重赏。”臣民们便奉命在各个地方寻找生长这种绿叶的神树,可惜都未找寻到。

其中有一名最为忠心、一切只为赞普着想的大臣,一路奔波辗转寻找神树,沿着吐蕃地界寻找,终在东方汉族地区发现有一片笼罩着紫烟的密林。他心想,那片密林之中,必定有“神树”吧。然而中间横亘着一条大河阻隔了去往密林的路,渡江过河似乎太难了。大臣心中坚定要冒险过河。此时忽然有一条大鱼出现在他面前,然后游过河去了,这对大臣来说是一个惊喜。因为大臣发现原来河面虽然宽阔,但水深并不足以淹没人,心中甚喜。于是他便沿着鱼游过的路线顺利渡过大河,到达密林之中。只见密林中有很多小鸟带来树枝的那种树,大臣心想,“这必定是鱼王显现,为我引路”。他掩不住欢喜非常,采集下树枝。这时,大臣又犯难了,“此物对我王之病大有效用,但路途如此遥远,若有人来帮助背负,或有一头驮畜岂不更好”。正想到此处,忽见一白色母鹿,不避生人,跪到身前,大臣想:“此鹿或可以驮载”。乃试验之,果然如愿。于是大臣让母鹿驮上一捆树枝,自己也背上一捆,踏上了返回家乡的道路。路上跋涉,非止一日。一月之间,母鹿驮载,直送大臣到达能望见王宫之处,吐蕃大臣在此处召集民夫,将树枝送到赞普面前(也有其他传说大臣是在一只聪明轻捷的马鹿和一只稳重矫健的大象的帮助下,将树运回了雪域高原)。赞普亦十分欢喜,对此大臣重加赏赐。

看到深绿的叶子,赞普问:“这叫什么树?”大臣回答:“汉地人叫檟,泡着喝能治小病,煮着喝能治大病。”后赞普疗养病休,大获效益。古时候,茶树又被称为“檟”,所谓“檟,苦茶也”;茶叶又叫做“茗”,把茶叶称为“香茗”“灵茗”。

这个故事里,茶叶是用为治疗疾病的良药,与最早《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故事有着共通之处。书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古代“荼”与“茶”字通。神农氏本是三皇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个石洞里,传说他牛头人身。神农氏在尝试百草时,多次中毒,遇到茶叶得以解毒。神农氏因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王庙四时祭祀。在我国的川、鄂、陕交界传说是神农尝百草的地方,称为神农架山区。

茶叶的相关内容在我国第一本茶叶专著《茶经》一书中有详尽的论述。《茶经》的作者是素有“茶圣”之称的唐人陆羽。在雪域高原,到了元代,藏族第一部茶经《甘露之海》,由学识渊博、精通医术的藏族高僧塔巴杰著述而成。书中详尽巧妙地介绍了茶之类、茶之具、茶之烹、茶之礼、茶之益,是古代藏族传播和发展茶文化的权威著作。三十岁时,塔巴杰怀着一颗慈悲之心和求知的欲望,离开西藏前往巴蜀、滇南,一边游览名山大川、朝拜佛教名寺,一边学习考察与藏民族息息相关的茶叶,一路掌握了大量有关茶叶的第一手资料。四十岁后,塔巴杰返回西藏,撰写了以上所说的《甘露之海》。

受到生活环境、食品供应等因素的影响,茶在藏族人的饮食结构中越来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宁可三日无粮,也不可一日无茶”,直到今天。(中国西藏网 文/胡瑛)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说说拉萨的甜茶馆

    拉萨,一座慢节奏悠闲的城市,在这座城市里最能体现慢节奏和悠闲的莫过于分布在大街小巷里的众多甜茶馆了。藏族喝酥油茶一般在家喝,喝甜茶大多会到甜茶馆喝,因为甜茶加工耗时较长,只有甜茶馆里的甜茶最正宗。[详细]
  • 别具特色的高原茶文化

    西藏高原上的茶文化,至少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茶叶具有消食、止渴、去腻等特殊的功能,对于缺氧、干燥和以肉食、酥油、糌粑为主食的藏族人民来说,确实是不能一日无茶。[详细]
  • 藏茶: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

    茶叶在历史上各民族间的交流和沟通,以及今天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有作用。饮茶品茶一直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喝茶是藏族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