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民俗

西藏非遗“拉孜堆谐”:起舞旷地街头到踏响亚洲嘉年华

泽仁措姆 发布时间:2019-05-31 09:54: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西藏素有“歌的天堂,舞的海洋”之美誉。“歌舞”对藏族人民而言,不单是一种舞台上的表演形式,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享受与乐趣。藏族的民间歌舞,浩如烟海,各地区又有各自的歌舞,如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拉孜县就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舞出了浓郁地方风情的“拉孜堆谐”。


图为节日庆典上的拉孜堆谐。

  琴声响起顿地而歌 踏足起舞

  斜挎扎年琴,脚蹬黑皮靴,身着氆氇藏袍,缠在头顶的发穗和舞者的情感一样火红热烈。这是“拉孜堆谐”在重大节庆演出时的全套服饰。而平日里,无论是农区秋收时节的晒场上,还是牧区日落而息的篝火旁,亦或者在城镇林卡之中的草坝上,只要有一把扎念琴,琴声响起,便可顿地而歌,踏足起舞。悠久的琴声载着歌、伴着舞,粗旷朴素的“堆谐”就这样走过了七百多年的历史。

  源自阿里 跋山涉水 安生拉孜

  “堆谐”最早出现于西藏,由六弦扎念琴伴奏,配合着歌咏的民间舞蹈。“堆”藏语意为地势较高的地方,古代西藏上部地区(日喀则、拉孜、定日县),以及阿里的部分地区,都称为“堆”。相传“拉孜堆谐”源于阿里,有一位名叫曲加的老艺人,带着扎念琴骑马跋涉从阿里来到拉孜,遂将这种乐器的弹奏技艺传到了拉孜,而后配合着歌舞形成“拉孜堆谐”。“拉雄玉衣羌巴,鲁当协以帮翠”。这是一句古老的歌谣,意为:拉孜盆地犹如金盆玉碗,是歌舞艺术取之不尽的宝箱。因此,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拉孜县至今都被人们认为是堆谐的故乡。


图为亚洲嘉年华文艺汇演舞台上的拉孜堆谐。图片来源:央视节目截图

  足下生辉 舞出雪域传向未来

  从2006年走进首都北京代表西藏参加了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走出世界屋脊,一路飞舞,进入了更多人的眼帘。今年5月15日,“拉孜堆谐”踩着《飞弦踏春》的舞步,踏响了亚洲文化嘉年华文艺汇演的舞台,把雪域的粗旷化作了舞台上的雅致。 在拉孜,每年8月会举办堆谐文化节,每个乡镇的表演队会进行比赛,并且在比赛中相互切磋。在拉孜,大部分人都能扬琴而歌,吟唱伴舞。舞步里踏出的是对生活的热情,在拉孜,傍晚的广场舞,学校里的广播操,大大小小的节日庆典少不了拉孜堆谐悠扬的琴声、铿锵的舞步。活态传承保护就在当地人们的生活中,2012年拉孜县民间艺术团成为带动拉孜堆谐传承发展的重要力量。

  “西藏越来越开放,我们接触到的文化艺术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拉孜堆谐也在推陈创新中继承发展,我相信它将有长久的生命力。”将半生倾注于堆谐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拉孜堆谐”传承人皮吉拉巴老人早在2013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话语里充满了喜悦与希望。如今拉孜堆谐已经登上了更高更大的舞台,堆谐不仅成为了拉孜的文化品牌,也代表中华民族站上了亚洲嘉年华的舞台。(中国西藏网 实习记者/泽仁措姆)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