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彩与布达拉宫的深情对话
走进画家黄家林的画室,油画颜料混合着藏香的气味在空气中弥漫,满室生香。走进他的画室,就走进了油画中的布达拉宫的世界,一幅幅或宁静或热烈、或端庄或神秘的布达拉宫的形象映入眼帘,令人应接不暇。
对黄家林而言,布达拉宫就是他心中的缪斯女神,是他永远画不完、画不够的永恒主题。他画西藏民主改革以来各个时期的布达拉宫,画历次修缮后的布达拉宫,也画历史上仅有白宫的布达拉宫。画宫殿本身,也画她脚下的雪村、城垣、植被、飞禽,画她周围的天空、云朵和如黛的远山。从黄家林的画里,不仅可以看到布达拉宫的原始风貌,也可以读出她的沧桑变迁。他对布达拉宫的表现不仅远远超出了对文物古迹个体的简单的呈现,而且赋予了布达拉宫历史感和故事感,以绘画传递厚重的历史回音。
黄家林善于以不同的背景衬托布达拉宫不同的气韵,日光照耀或月色笼罩,老树相伴或群山为邻,以遒劲树枝为前景或以当空满月作背景,使画面呈现纵深感,四周或是绿意葱茏,或是民舍林立,天空中流云飘逸。在黄家林的笔下,布达拉宫总是生机盎然,是有生命的建筑,会呼吸、会说话。因为画家与她有对话、有交流,通过这种对话和交流,画家赋予了她特有的灵气,使得这一璀璨的世界文化遗产因为鲜活的生命力和生动的故事性而更加熠熠生辉。从小在西藏长大的人,一定会从他的画里看到记忆中的拉萨。而作为一名游客,流连于布达拉宫周边之后,再来看这些画作,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和更深的感悟。
黄家林对色彩的运用得心应手,大胆而富于创新,对高原情景的表达充满想象。善于表现高原的朝霞和夕阳,是他画作的一大特点。在他的布达拉宫主题油画中,常见高原色彩浓烈的火烧云和流光溢彩的夕照晚霞。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天空的蓝色几乎被忽略,但并没有压抑之感,大胆的用色使得云朵呈现出橘红或深红、灰蓝或靛蓝,甚至浅紫、茄紫等丰富色彩。这些亮丽的色彩搭配得恰到好处,丝丝缕缕,云蒸霞蔚,如果不是功力深厚,则很容易流于呆板。然而,黄家林画笔下的云却是灵动飘逸而富有层次的,使高原的天空显得更加高远深邃。这时的高原苍穹下,布达拉宫犹如蓦然回首间那个灯火阑珊处的丽人。而没有云的时候,布达拉宫或在如洗的碧空下独自安详,或在冬日雪后纯净的天幕中静谧伫立,又或在一轮满月下巍峨耸立,时而宁静端庄,时而安详肃穆,时而由内而外透出一股张力。百幅画中有布达拉宫的百种性格,表现她的万千姿态,令黄家林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
黄家林最初以钢笔画入手开始美术创作,钢笔画的色彩是单一的,或浓或淡的灰黑色,被他以极细的笔端演绎出清雅纯净之风。他的钢笔画以高原人物和风光为题材,画佛像则端庄娴静、姿态曼妙,画寺庙僧侣群像则肃穆凝重,人物排列疏密有致,画高原风光则明暗对比鲜明。他于2007年耗时一年多创作的钢笔画长卷《卓瓦桑姆》,以西藏传统藏戏为创作背景,画作长达27.42米,对传统藏戏的舞姿、服饰、乐器、面具等进行了还原,场面宏大,笔触细腻,具有一定的民俗学研究价值,获得了世界纪录认证(WRCA),被认证为“世界上最长的藏戏主题钢笔画”。他首创的圈画,即以钢笔笔尖在纸上打圈勾勒轮廓的手法很有特色,这种画法既考验画家对细节的表现,也考验画家对画面整体结构、布局和意境的表达,远观犹如速描,却比速描更费功力,更加细致入微,每一根线条都细若游丝,干净利落,一气呵成,可见画家笔力的深厚和创作之前思路和构想的成熟。
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于西藏米林的黄家林,生在西藏长在西藏,13岁时跟随父母来到拉萨,从小和藏族孩子一起玩耍长大,能够用熟练的藏语与人交流。上世纪80年代,黄家林参加了由著名画家裴庄欣组织的为期三个月的美术培训,之后作为翻译跟随裴庄欣到日喀则、阿里等地采风写生。白天,他陪着画家写生、作画,一边与裴先生聊天,一边仔细观察琢磨,晚上回到住处,便开始悄悄地学画。几个月下来,凭借跟随裴庄欣等著名画家临摹大昭寺、古格王朝遗址壁画积累的素材和经验,加之之前钢笔画的功力打下的基础,他开始了油画创作。
那时的黄家林最喜欢做的事,便是独自登上布达拉宫对面的药王山,与布达拉宫隔空相望。为了便于观察布达拉宫,他申请当了一名药王山护林员,这样一来,他每晚可以住在山上一间废弃的石屋里,从常人看不到的角度观察布达拉宫。从晨曦到日落,从春花烂漫到冬雪飘零,他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静静沉思、久久凝视,布达拉宫的每一个转角,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角度的轮廓,四季的每一种色彩,日升日落时光线的变化、云朵的变幻,都已在不经意间铭刻于心。在千百次的凝视中,在与布达拉宫长期的隔空对话后,激发了黄家林拿起画笔描绘布达拉宫的激情和冲动。从此,他醉心于乐此不疲地以油彩描绘布达拉宫,无论世界如何嘈杂喧嚣,他完全沉浸在画布上的布达拉宫的世界里。黄家林被称为“布达拉宫主题油画第一人”,不仅是因为他所创作的布达拉宫主题油画数量多,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所赋予布达拉宫的灵性。
在西藏出生长大,自小浸润着藏族文化的养分,使黄家林对独具特色的藏文化有着深入的理解。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在长期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发展形成,多元、丰富、包容的民族特色文化和藏民族纯朴、虔诚的精神世界,使黄家林耳濡目染并深受影响。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这里是我的家乡,所以我的创作总也离不开藏文化。”黄家林没有受过正规的美术系统教育,但可能正因如此,他的创作反而更容易突破学院派画法的约束,不墨守成规,更加随性自如,更加洒脱自由。他说:“我是一个天马行空的人,自由和勤奋给了我一切。”正是因为自小在高原独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长大,受到深沉厚重、绚丽多彩民族文化的熏陶,加之先天的禀赋与后天的勤奋,黄家林的布达拉宫题材油画才能够画出西藏故事、西藏味道。
油画发源和发展于欧洲,于近代成为世界重要的画种。由于借助不同型号、形状的绘画工具,以透明、半透明等多种绘画手法多层次绘制的方式,使画作呈现厚薄不一的天然肌理和丰富的层次感,甚至呈现浮雕般的立体效果,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手法以不同的透视角度演绎明暗、线条、质感、光感、空间和构图,这种绘画形式极适合表现高原风物厚重丰富的色彩和光线,表现雪域高原之壮阔雄奇。黄家林以油画这一并非发端于中国的绘画形式表现布达拉宫的大美,洋为中用,将世界性的绘画手法与西藏题材紧密结合,以西方绘画语言讲述当代西藏故事,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对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的一种艺术阐释。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中国藏学论坛暨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11月2日,中国藏学论坛暨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藏学研究领域的50余位专家出席了论坛。[详细] -
“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学术论坛在京举行
11月1至2日,中华文化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和库恩基金会主办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学术论坛在京举行,来自西藏和四省藏区的社会主义学院代表、正在中华文化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习的西藏自治区各大寺庙的中青年经师...[详细] -
金东藏纸造纸工艺是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金东藏纸因产地旧称金东宗而得名“金秀”。2013年,金东藏纸造纸工艺被确定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拉吉、加里两位传承人。为让这张白纸成为纯正的金东藏纸,加里花费了4年的时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