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我国网络文学走过20年

李苑 孙菁文 发布时间:2018-02-25 14:26: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我身材不高也不矮,长相不丑也不帅,个性不好也不坏。”1998年,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在网上引发热潮,一对年轻人的生死爱恋震撼网络。这部小说的发表,被视为我国网络文学的开端。从那时起,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登上历史舞台。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封面。资料图片

时至今日,我国网络文学已经走过20年。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共有45家重点网络文学网站,提供原创作品总量高达1646.7万种,年新增原创作品超过200万部;由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游戏和动漫超过3000部,如《甄嬛传》《琅琊榜》《七月与安生》等影视作品均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七月与安生》电影海报。资料图片

网络文学飞速发展的背后,既有新奇特的优点,也充斥着低俗乱的问题。正如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所说:“这些天文数字是原来文学出版业不敢想象的,数字固然重要,但优秀创作更为重要。”日前,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主办,新华网承办的“2017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活动”在北京举办,推介活动不仅选出了24部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更为我国网络文学沉淀反思、整装出发指明了方向。

《甄嬛传》封面。资料图片

新方向:治理低俗乱 走向高大上

多年来,穿越、架空、玄幻等类型的网络作品大行其道,有网络文学作家坦言:“这类作品不受史实和常识的约束,门槛较低,容易操作。”崭新的题材带来了新的阅读感受,随即也暴露出作者缺乏历史观、篡改历史、价值观扭曲等问题,读者的不满情绪和审美疲劳日渐加重。

为此,相关管理部门和网络文学平台均下大力气扭转这一态势。几年来,中国作家协会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联合发起并倡导“网络文学行业自律倡议书”;中国作协设立中南大学基地和上海大学基地,开辟网络文学创作与评论研究的高校阵地,推进网络文学主流化和经典化。同时,中国作协大力吸收网络作家入会,开展相关培训,唐家三少、天蚕土豆等一批网络文学知名作家入会。

今年推介活动征集的参赛作品共380部,申报数量创历届之最,最终《复兴之路》《岐黄》《恩将求抱》等24部作品入选。据评委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陈崎嵘介绍,与往年申报作品相比,今年的作品质量大幅提升,各文学网站的思想认识不断深化,标准掌握逐步清晰。

“从本次获奖作品可以看出,中国网络文学正在积极治愈初期发展阶段低俗乱的毛病,向着高大上的方向前行。”陈崎嵘说,如获“工匠之心”奖的作品《复兴之路》,讲述了国企改革和复兴的艰辛历程,小说所投射的不畏困苦、迎难而上的精神,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中国面貌。而另一部获奖作品《华簪录》,则在故事中细致入微地描写了我国传统首饰制作工艺,挖掘并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作品的背后,体现出新时代网络文学作家的价值追求。陈崎嵘明显感觉到,当代网络作家的时代意识、历史意识、责任意识、文学意识正在增强,创作积极性、创造力正在激活。对此,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欧阳友权提出:“文化强国的打造,需要作者对文学有着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网络作家要心怀祖国人民,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艺术定力,要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精神,才能创造出优秀之作。”

对于未来发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宏森认为,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要能刻画中国精神、反映时代呼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创作主题。

新特点:现实类作品增多 文化底蕴需加强

读者惊喜地发现,如今现实类题材的网络作品明显增多,本次推荐活动中就出现了大量优秀作品,如描写当代医者日常生活与心灵世界的《岐黄》;展现当下都市女性生活的《全职妈妈向前冲》;直面80后情感价值观的《糖婚》;讲述城市底层青年奋斗历程的《草根石布艺》等,均受到欢迎。张宏森认为,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作为创作表现的主体、作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网络文学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正能量。

很多关注网络文学发展的专家学者还发现,网络文学中最受欢迎、数量最多的玄幻类作品正在转型,如都市武侠小说《武林大爆炸》、古典神话重塑小说《完美世界》、幻想爱情小说《夜旅人》等新题材作品层出不穷。“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群体是玄幻文艺最大的推动者,而他们寻求新奇故事和瑰丽想象的审美趣味,与幻想文学的特征不谋而合。”书评人何殊我认为,从文化传统和现实条件而言,我国玄幻题材非常有希望出精品、出佳作。

究其根本,玄幻题材受到人们欢迎,最重要的还是透过超现实想象表达出的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何殊我认为,玄幻作品一定要继承我国传统文学的传统,即生动描绘现实社会、巧喻世俗百态,有鲜明的现实关怀,并表达出主流价值观。如《聊斋志异》对社会矛盾的揭露和批判,《蜀山剑侠传》对民国乱世的思考,甚至“天仙配”“白蛇传”这样的爱情主题背后,也体现了古代人摆脱封建制度枷锁,向往自由美好爱情的追求。

古今中外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网络文学提供富饶的创作土壤。张宏森建议,网络文学创作既要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中获得灵感、汲取能量,也要目光深远、兼收并蓄外来有益文化,融会贯通民族特色与世界潮流,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世界舞台展现我国网络文学的魅力与风采。

从引人注目的爆炸发展,到备受诟病的参差不齐,一路走来,我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伴随着掌声和质疑。但在市场化进程中,以原创内容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链已经形成,网络文学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李敬泽期待着,未来我国网络文学要“把握时代脉搏,把握人民的期待和要求,加强现实题材的创作,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反对庸俗、低俗、媚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出无愧于新时代的作品”。

《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24日 04版)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