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他们讲罗布林卡花房的故事
拉萨人爱花。你若是问:拉萨哪里的花最多?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罗布林卡。
巴桑玉珍:和花打交道30多年
鼎盛时期,罗布林卡花房能种植6万多盆鲜花,这些花不仅将罗布林卡装扮得花团锦簇,部分鲜花还被送往布达拉宫。目前,花房里有8个养花工人,七女一男。53岁的巴桑玉珍是花房的负责人,她从16岁开始就在这里工作,整整37年,资历最老。而资历最浅的,是花房里唯一的男性——35岁的果果,他在这里仅工作了两年多。
早上9点,巴桑玉珍最先来到花房。院子里有一间年代久远的屋子,墙壁已被烟熏黄,这是厨房兼休息室。另外几位工人陆陆续续到来,大家在休息室里坐一会儿,相互问候,换上工作服,巴桑玉珍就开始安排一天的工作。花房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个月每人出资50块钱,用来买奶粉和茶叶,由索朗央金负责给大家做甜茶。大家都没有吃早餐,在索朗央金做甜茶的时间,各自做一些简单的准备工作。
4月下旬,正值春夏之交,天气乍暖还寒。那些刚刚移栽到花盆里的幼苗,都要盖上一层保暖的“被子”。早上要把“被子”揭开,让它们迎接阳光。
一个多小时后,热气腾腾的甜茶做好了,大家聚在休息室里,吃家里带来的面饼,喝甜茶,这就是她们的早餐。
休息室东面的墙壁上,挂着“罗布林卡管理处花房被评为2010年度先进集体”的奖状,奖状下面是夏师傅七八年前制作的“草花播种时间”,上面详细列出了50余种花卉的播种时间和周期。
78岁的夏师傅在罗布林卡是个名人,除了工作人员,甚至那些在里面摆照相摊子的都认识他,见面就叫他“夏师傅”。
夏师傅的真名叫夏乾文,山东济南人,于1998年11月1日正式到罗布林卡园林科工作。虽然他来的时间不是最早的,但养花技术却最好,花房至今沿用的各种技术都是他长期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巴桑玉珍长期跟着夏师傅学习,耳濡目染,也掌握了各种在高原养花的技术。跟花打交道30多年,她已经离不开它们。
五一期间,罗布林卡内需要一千盆鲜花装扮,巴桑玉珍带着大家早就开始着手准备,主要是正值花期的三色堇和耧斗菜等三四个品种。
索朗卓玛:在她的影响下儿子也喜欢花
45岁的索朗卓玛在花房已经工作了13个年头。她来这里工作的原因就是喜欢花。初到花房,花的品种多达50多种,绝大多数都是第一次见,让她大开眼界。不过她最喜欢的还是羽扇豆。
羽扇豆俗称鲁冰花,花序挺拔、丰硕,花色艳丽多彩,有白、红、蓝、紫等变化,而且花期长,可用于片植或在带状花坛群体配植。羽扇豆原产于地中海区域,之所以能在高原生长,主要是因为它耐寒、喜凉爽、喜阳光的习性。
儿子在外地工作,每次回到拉萨,都会来花房陪她。在她的影响下,儿子也喜欢花,并且掌握了基本的养花技术。于是,家里就“热闹”了:养了四五十盆花,有各种兰花,还有常见的绣球花、大丽花等。这些花占据了阳台、客厅、窗台,让家里也变成了一个小“花房”。
如果说她工作的罗布林卡花房是“养花种花的房子”,那她的家就是“装满鲜花的房子”。
在罗布林卡北门旁边有一处僻静的院子,虽然禁止游客入内,但院子内密密匝匝的花枝高出院墙“招摇”,引得路过的游人驻足观望。这个院子就是罗布林卡的花房。
花房里的8位养花工人中,只有35岁的果果是男人,他是年纪最小的,也是在花房工作时间最短的。养花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果果除了虚心学习各种养花技术外,也主动承担了搬运、翻地等各种稍微重一些的体力活。
几年前已经退休的夏师傅有时会来花房,手把手教新来的果果各种种植技术。他在一小块地里种了芸豆,播种的时候告诉果果,芸豆是藤本植物,为了让它们长得快,要搭架子。果果一边跟着夏师傅用竹子搭棚,一边虚心请教。果果跟着夏师傅学嫁接、播种、育苗、施肥……跟夏师傅接触多了,不由地赞叹:夏师傅人很好,懂得多,也没有架子,这么大年纪了什么都带头去做,在他的心里,夏师傅就是学习的榜样。
有夏师傅这样的榜样,作为花房里唯一的男人,他也就心安理得了:受人尊敬的夏师傅都爱花,我也爱花。
除了日常工作,每逢国庆节、藏历新年、五一等节日,果果和花房里的阿佳们都会更加忙碌。对于罗布林卡来说,一年一度的雪顿节是最重要的节日。花房里的工人们得提前一两个月就开始准备。不但要考虑花期,还要考虑颜色搭配,例如天竺葵的颜色丰富,除了常见的红、黄,还有不常见的蓝色,这就可以用来与其它花色搭配,做到五颜六色、缤纷诱人。
当你在雪顿节到罗布林卡看藏戏、过林卡,欣赏满园鲜花,在你忙着拍照片的时候,如果看到花房里的阿佳们,请为她们送上真诚的微笑。(文/图 记者 卢明文)
-
罗布林卡树木穿上“防冻衣”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为预防树木冻害,增加美化效果,近期,工作人员为罗布林卡园区内的树木穿上了“白色新衣”。[详细] -
世界文化遗产罗布林卡金顶鎏金将换“容颜”
《西藏自治区罗布林卡金顶鎏金项目》将申请立项,这意味着立项后罗布林卡管理处将对9处古建筑近千平米的金顶、飞檐及铜饰分别进行金顶鎏金、维修加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