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书院正在唤醒城市的文化记忆
“名城衡阳人文荟萃,石鼓文脉绵延千年。”坐落于湖南省衡阳市的石鼓书院地处湘江、蒸水、耒水交汇处,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湖南第一胜地。它曾声名远播,名噪朝野,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始建于唐朝的石鼓书院是一方历经千年的翰墨书香之地,这里是自宋代伊始名扬天下的四大书院之一,更是一处繁盛千年、润泽天下的文化圣地。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岳麓书院教授邓洪波曾表示,“石鼓书院是中国书院的缩影,只要阅读石鼓书院的千年历史,就可以追寻中国书院的千年发展轨迹及其内在规律,就可以破译湖湘文化的千古密码。”由此,石鼓书院曾经的历史地位可见一斑。
“石鼓书院的历史贯穿了中国古代书院从发端、发展、鼎盛直至顺应时势改制的整个过程,而且每个时期、各个方面都有着骄人的表现。”据衡阳市文物专家郭建衡介绍,石鼓书院是我国最早具有教学职能的书院,其滋养孕育的湖湘文化与精神内涵,为社会、国家培养出多位廉洁勤政、刚直恤民的杰出人才。
在交通不太发达的年代,湘江水道一直是衡阳人远行的首选,而石鼓书院位于三江汇合处,可谓得天独厚。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了诸多韵味无穷的诗句和故事。为了详实记叙石鼓书院发展脉络,郭建衡2007年起就开始编撰《石鼓书院》,通过石鼓胜迹、书院春秋、历代碑刻文献选录和历代楹联四部分,保存石鼓书院的历史记忆。
资料显示,自唐代以来,衡州地区先后建了石鼓书院、邺侯书院和船山书院等69所书院。据衡阳市文物局局长吴建波介绍,为了进一步唤醒城市的文化记忆,衡阳市把古书院作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元素,编制了《衡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将书院文化纳入系统性保护工程。在对古书院加大修缮保护力度的基础上,衡阳市还进一步突出了书院的文化传承功能,将古书院作为当地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定期组织举行研学、表演、祭祀等活动。
“实际上,古代书院一直是我们衡阳的精神地标。”衡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谭崇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衡阳历来崇文重教,现代学校也越来越重视文脉之源,石鼓书院已经成为几所大学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衡阳市一中把船山书院作为办学起源,岳云中学把紫云书院作为校史的一部分。
传统书院是中国优秀文化传承至今的一把钥匙,它的教育意义比象征意义更重要。除了提供传统文化展示的场所之外,书院在创建文明城市、传承道德修养中的作用同样功不可没。据谭崇恩介绍,衡阳市在深厚的书院文化底蕴之上,延伸开设了“石鼓书院大讲堂”,通过线下讲座、电视录播和网络点播等形式,向市民传播先进理念,普及科学文化。“书院自古就是思想汇集之地,所以我们会定期邀请各界专家,用现代化的方式让石鼓书院重开‘山门’,把传统书院的会讲制度变成现代公共的讲座平台。”
过去,书院的勃兴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使衡州地区成为湖湘文化兴盛之地。如今,书院的复兴贯通了文化的传承,让历史的积淀成为了衡阳文化自信的名片。
古老的书院记忆,正在潜移默化地催生着这座城市走向新的繁荣!
-
国内外知名专家献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来自中国、美国等国家的知名专家学者集中研讨如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文化使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详细] -
君子文化浸润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君子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标识,其内涵和特质早已成为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部分,成为某种思维定式、情感取向、生活态度乃至经验习惯,浸润并显现于中国人的民间信仰和日常生活。[详细] -
故宫修复古董宫灯 有望春节"点亮"紫禁城
故宫展示养心殿宝匣之际,北京青年报记者在故宫文物医院看到大批宫里曾经专用的宫灯正在修复中。据单霁翔院长透露,这是在为明年春节期间“点亮”紫禁城做准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