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摄影50年 他用相机记录中国人生活变迁

上官云 发布时间:2018-12-21 11:25: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当你举起相机,你就开始用照片说话。——王文澜

如果要给记忆找一个可靠的储存方式,摄影大概是个不错的选择。斑驳泛黄的老照片,如同一帧帧回放的画面,既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也给人们留下历久弥新的纪念。


1981年,北京永定门火车站。受访者供图

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著名摄影家王文澜便将镜头对准了平民生活,拍下许多琐碎但却珍贵的瞬间。

最近,他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专访时说,自己一直关注普通人的生活,记录那些稍纵即逝的音容笑貌与生活肌理。

骑着自行车拍自行车

在摄影圈里,王文澜资历老、知名度高。他曾参加过“唐山大地震”、抗洪救灾等突发新闻报道,在全国新闻摄影优秀作品评选中获金、银、铜奖及中国新闻奖。还著有《观澜:一位摄影记者眼中的改革开放》等书。


王文澜作品集《观澜:一位摄影记者眼中的改革开放》。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

如果从1968年拿相机算起,到现在,王文澜在摄影这行里已经呆了50年左右。在他的镜头中,不止记录重大事件,还有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比如“自行车王国”系列。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城市里的自行车熙熙攘攘,高峰时期几乎可以用“长龙”形容。某种意义上,自行车既是交通工具,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骑车上下班,车把挂着布兜、车筐搁着菜篮子……


1991年,上海光新路。受访者供图

王文澜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他骑上一辆自行车,走街串巷找素材,“要关注平常的生活,有什么呢?那时,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叫‘三大件’,我想,就拍它吧”。

“自行车是中国家庭不可缺少的成员。就像一个个细胞,渗透到社会肌体里的每一个角落。”他曾如此描述自行车当时的重要性。


2004年,北京四环路。受访者供图

不过,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上了“小汽车”。王文澜说,早先原本以为自行车肯定会越来越多,可实际“越拍越少”。以交通而言,中国社会从“两个轮子”变到“四个轮子”,那些关于自行车的镜头就渐成了记忆。

时代在变,“时尚”也在变

交通之外,生活中另一个发生变化的领域,是服装。

王文澜有一张摄影作品流传甚广,照片中是5个女青年,面露微笑,还有人将手搭在同伴肩膀上,轻松随意又带着一点俏皮。


1980年,北京八大处公园。受访者供图

“那是1980年,在公园拍的。”他并不否认,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那几个女孩并不算顶尖的美女,“但在改革开放初期,戴着太阳镜、烫着卷发,穿着打扮已是相当时尚了”。

几乎每个看到照片的人都会发出惊叹:怎么这样好看?王文澜觉得,这并不是单纯因为片中人“颜值高”,而是她们通过笑脸、姿态体现发出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那也是他拍照片想表达的核心内容。

“服饰方面,我关注的范围挺广,化妆也算在里头。”他热衷于记录岁月变迁中生活的点点滴滴,人们穿什么衣服,配什么首饰……照片中,人们的打扮随着时代前行也在不断翻新,每个时期都有特点。


2005年,意大利威尼斯。受访者供图

现在,王文澜偶尔也会有点儿看不懂流行的时尚打扮:破洞的衣服和裤子,还有的年轻人会把头发染得五颜六色,在耳朵上打不止一个耳洞,“大概是因为受到外来文化的一些影响吧”。

炸油饼的早点摊和时兴的外卖

“衣”和“行”,是王文澜关注的几个主题之一。此外,还有“食”。

早年,王文澜住在北京三里屯附近,那时候还远没有现在的繁华景象。他形容,附近有好多的树林子,想出去吃碗面条都很难找到饭馆。


1981年,北京三里屯。受访者供图

“北京人爱吃豆浆油条,所以可见的是很多炸油饼的早点摊。”王文澜说,隔不远就能看见炊烟从树林里袅袅升起,摊子支着一口大锅,里边是热油,旁边是面案板子,摊主戴着套袖,系着围裙,旁边是等着油饼或油条的顾客。

很多人记忆深处都有的这一幕,也被他定格在影像里。

日月如梭,几十年过去,路边这样的小摊已经比较少见了。王文澜用相机记录下来的,更多是外卖小哥的身影,“人们吃饭方式也变了,从早先出来买早点、做饭,变成了订餐”。

“还有的,饭店里放一个‘笼子’,人在里头吃饭。还有的把菜做成麻将牌的造型。”王文澜细数拍过的照片,“总之,吃饭的花样越来越多了,吃得也好了”。

老百姓的“清明上河图”

衣食住行,当然难以完全囊括细碎的生活。王文澜很早就设置了拍摄专题,如《胡同》《肖像》《广场漫步》《民间体育》等,一口气拍了几十年。业内外不少人,都通过照片认识了这个戴眼镜的瘦高个儿。


1981年,北京西单商场,抢购电视机。这张照片最近也被收入大型挂图《13亿人的40年》中。受访者供图

他的生活也和摄影紧紧联系在一起。经常是每天早晨五点多就出门,王文澜曾调侃自己是个“胡同串子”,“哪儿有素材,就奔哪儿去”。

从胶卷相机,到数码相机,再到现在的智能手机,王文澜的拍摄工具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越来越进步。摄影,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有人说,摄影不好找题材,周围可拍的东西太少。王文澜觉得不是,“只要脑子里有选题,就永远有得拍。公园里、早市上……用细节勾勒出一幅生活画卷,就是老百姓的‘清明上河图’”。


2007年,北京西站。受访者供图

所以,虽然他拍下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细节以及司空见惯的社会面貌,但又如此意味深长,一幅幅照片,记录的是时代的印迹。

“摄影师要会思考,捕捉那些不可复制、不能重来的瞬间。照片是薄薄一张纸,但却可以承载非常厚重的信息。”王文澜认为,如此“会说话”的照片,才是好照片,才能留得下。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