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征程忆当年】十八军进藏之隐瞒年龄小战士从军记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祖国的统一,人民的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和西北军区派出部队,执行中央决策,从四川、青海、新疆、云南四个方向向西藏挺进。进军西藏、经营西藏的任务主要交由十八军。进军西藏的先驱们用他们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书写的故事虽早已远去,但其内涵却依旧激荡人心。那个特殊年代里,那段走进西藏、建设高原的故事今天正由亲身经历者、参与者和记录者娓娓道来,虽历久却弥新。
1950年5月,进军西藏的十八军的一个团,在金沙江边与西藏地方政府驻守的武装力量发生激战,人民解放军胜利渡过金沙江,被打败的藏军近百名受伤者被送到巴塘县东边一块高坡上的医院进行治疗,这个地方与巴塘县隔着巴楚河相望。
解放军渡过金沙江。翻拍:孔夏
国民党蒙藏委员会副主任格桑才仁是巴塘人,这一时期,他在家乡兴办教育,建立了巴塘小学,为当地政府培养人才。
此时,益希单增尚不满9岁。这一年,他在巴塘小学读三年级。除了在课堂上学些汉语,益希单增每天说的都是康巴藏语。他经常旷课,因为年龄尚幼的他,需要为领主看庄稼,防止野兔和野鸡吃庄稼,还要帮领主家放养猪。这些都做完后,他才可以上学。
那时的益希单增,害怕国民党的兵,但不害怕解放军。“来到巴塘的人民解放军把帐篷搭在县团部坝子的中央,我常去那里,有一个班长还跟我交上了朋友。他给我讲了许多解放全中国的故事。巴塘县革命组织‘东藏民主青年同盟’(简称‘东藏民青’)总部的门上挂起了毛主席的像,我每天都要去看一次。”
图为《巴塘藏族民众欢迎南路先遣部队》,1950年于巴塘。翻拍:孔夏
人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大大小小的选择,而选择的结果决定着一个人接下来的道路和方向。谈及为何参加解放军,益希单增说道,1950年10月的一天,家门口来了一个自称是十八军干部的李干事,他与益希单增的母亲聊天。之后,李干事对益希单增说:“解放军要收一批小兵去西藏,将来培养成军队的骨干。你愿不愿意去呀?想去就报个名。”李干事走后,母亲对他说,解放军就是当年的红军,1935年红七军经过乡城县时她见过当年的红军,还帮过当地老百姓。母亲又说,“相信红军是中国最好的军队,因为他们买卖公平,说话和气,还帮人做事,丝毫没有称霸的样子。”母亲支持益希单增从军,继父也不反对,于是,9岁的益希单增当天就下定了参军的决心。因担心年龄太小,部队不收,还容易受欺负,在母亲的建议下,益希单增将年龄从9岁改成11岁,把属马改成属虎。第二天,益希单增就去报名参了军。
和9岁少年益希单增同期参军的小军人共有11个人。 1个管理员、李干事、翻译共3人,带着他们11个人,就这样踏上漫漫征途,开始行军之路。他们要到丁青军分区文工队学习汉语。
李干事告诉大家,父母受过革命影响的人是最可靠的人,要培养这批人。一路上,李干事向益希单增讲了许多道理和政策,年幼的他并不懂多少,不过,他喜欢记在心里,多思考。
11位小战士没穿军装,还是穿着刚离开家时的装备:短衫、短裤、一双烂鞋子。“要走路,没马骑,这是事先言明的条件。”这些小小解放军,开始时每天走二十里,10多天后,每天走三四十里,从早到晚,没有马骑,谁累了就去拉着马尾巴走。脚底打泡的,弄伤的,走不了大人背着的,每天难事不少。“嗬哟,每天都是走路,一天要走三四十里。”回忆当初,益希单增对此印象深刻。
经过芒康、察雅,行军小分队到了昌都。两河之间的缓冲坡地,便是昌都镇的样子,看不到几个高起来的房子。矮小、狭窄、光线暗淡,是绝大多数民房的特点。在昌都,行军小分队买青稞、糌粑,磨青稞,磨糌粑,为后续行程补充物资。他们又走了2个月,到达目的地——三十九族地区的丁青宗。
到了丁青,小小解放军一天吃一顿大米饭,其它两顿是代食粉。“当时也有一罐罐的罐头,很难吃。” 益希单增说的罐头是为进藏部队特制的蛋黄蜡(由蛋粉、白糖、盐、淀粉等原料制成),每盒有十根,每根大约手指般粗细,20多厘米长,这在当时已算是最宝贵的营养品。此时,后方补给跟不上,这是让所有人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的事。昌都断粮,运输跟不上,1951年的3、4、5月份,益希单增每天只吃2顿饭。“这个时候换上了军装,带着军帽,帽徽上写的是八一,左胸处写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装衣服太大,袖子裤子都剪短了,帽子后面也缝起来了。”“饿了就吃代食粉,不饿就一天只吃一顿大米。最困难的是没有蔬菜吃。”
部队要开荒种地,种青稞。益希单增和其他小解放军一起,每天背着柳条筐去捡粪便,给长出青苗的土地施肥。当时,部队借了庄稼地,要了一片山坡及一片开阔的空地,用来种菜。丁青县所在地,那时候空空如也,没有人。“据说偌大的丁青,当时只有七八百人。”
图为1951年,解放军进藏途中向当地百姓作宣传。翻拍:孔夏
他们在丁青的主要任务,一个是和老百姓沟通,告诉他们解放军的政策,另一个是下乡医疗。当时从11个人里抽出了1个人做“通司”,也就是翻译。为何从11个小解放军里选择了益希单增,他说:“当时我学藏语很快,在昌都的那段时间,学会了昌都话,还会说汉话和藏话。” 后来宣传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益希单增在乡下亲眼看到过砍手、挖眼、切耳朵等,即使年幼,益希单增也有自己的判断,他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1953年开始,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还有北京医学院的医生,到了丁青。北京协和医院来的曾在德国深造的林医生很喜欢益希单增,把自己的德国造小手枪送给了他。之后,益希单增被派去了分区医务所,再之后又去了分区医务处。
1957年,益希单增进入中央民族学院学习文化知识,就读于四年级。之后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专业进修,1969年毕业后返回西藏,同年开始发表作品,及至今日。《幸存的人》(1981)这部作品是其成名作及代表作,现已被译成多国文字全球发行。
图为益希单增。摄影:孔夏
当年的小战士,如今已至喜寿之年,聊起过往的倥偬岁月,益希单增仍记忆犹新。9岁加入解放军,到如今成为西藏著名作家,这离不开党的多年培养与自己的辛勤努力。据了解,半个多世纪以来,益希单增著作颇丰,其中,长篇小说《幸存的人》获首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迷茫的大地》等作品六次获省级奖,短篇小说《啊,人心!》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短篇小说奖。(中国西藏网 记者/孔夏 王媛媛)
-
【风雪征程忆当年】1950年,江村罗布跟随十八军进藏
“69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是弹指一挥间,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讲,69年从儿童、少年、青年、壮年……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样的开场白中,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前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江村罗布与我...[详细] -
【风雪征程忆当年】胡金安:拉着马尾巴翻越二郎山
“刚开始我确实走不动,翻越二郎山,我是拉着马尾巴上去的。后来连长批评我,你都走不动了马怎么走得动,不准拉马!后来我就不拉马尾巴了。”[详细] -
【风雪征程忆当年】我们在二郎山上系“哈达”
69年前,十八军官兵们放下步枪等作战武器,拿起十字锹等筑路工具,修筑二郎山盘山公路。“天堑二郎山”上,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宛如一条长长的哈达,与山间参天古树和缭绕云雾融为一体。 [详细] -
【风雪征程忆当年】影像|益西卓玛:从藏族孤儿到雪山娘子军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祖国的统一,人民的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和西北军区派出部队,执行中央决策,从四川、青海、新疆、云南四个方向向西藏挺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