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军战士益西卓玛的一生:解放西藏,建设西藏
中国西藏网讯 在成都洗面桥横街一处幽静的院落里,住着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如果她提着菜篮到菜市场,就会和街头的寻常老奶奶一样,满头银发、步履微颤,你无法看出她曾经别样非凡的人生之旅。
她叫益西卓玛,原西藏自治区妇联主任。时光倒流68年,她曾是一名进军西藏的十八军女战士。
图为84岁的益西卓玛与儿媳。摄影:李元梅
回首向来萧瑟处,为何无怨无悔?
回顾益西卓玛的人生,可谓命运多舛。少年时双亲亡故,举目无亲;而后参军进藏,扎根西藏;青年时的一段婚姻,因工作导致聚少离多而终止;第二段婚姻持续了18年,恩爱有加的汉族丈夫却不幸病逝;1989年,她又罹患癌症,不久后,大儿子也因重病早早离世。
图为益西卓玛与汉族丈夫合影。翻拍:李元梅
图为益西卓玛与子孙的合影。翻拍:李元梅
耄耋之年的益西卓玛,生命中很多重要的人都已离她而去,自己也因早年的部队生涯和长年的高原工作,身患重疾。然而,常人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在她的口中却显得云淡风轻。
被问到当年参军进藏的选择,老人粲然一笑,答道:“我觉得我的选择很正确!西藏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是在党和国家的培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我觉得很幸运!”从容之态,令人肃然起敬。
究竟是怎样的人生之旅,塑就了这样的品格?
图为青年益西卓玛(中)与阴法唐及夫人李国柱合影。翻拍:李元梅
从孤儿到十八军女战士
1951年初,16岁的益西卓玛是一名生长于四川巴塘的藏族孤儿,参加十八军让她感觉找到了组织和依靠。天真烂漫的藏族姑娘,从最初怀着懵懂的革命理想,到进军拉萨,见证西藏和平解放,一路穿越千里冰封雪原,受尽了恶劣环境的折磨,忍受过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
1951年9月9日,和平进军拉萨后,益西卓玛跟随部队留在了西藏,这一待就是近40年,几乎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维护祖国统一、建设雪域西藏的事业当中。
图为益西卓玛(一排左三)在江孜刚转业时与战友的合影。翻拍:李元梅
雇马支援部队,勇对“措本”“根布”刁难
1951年11月5日,益西卓玛所在的十八军五十二师文工队,奉命配合战斗部队继续向西挺进,11月15日进抵江孜,进城时还举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
1951年底,益西卓玛被调到了江孜城东郊的兵站,担任翻译兼采购员,负责采购马草、牛粪、柴火等工作,偶尔还要帮过往部队雇马。干这些工作要经常只身到江孜宗政府同“措本”( 旧时西藏地方政府所置的官衔之一)、“根布”( 旧时西藏农牧区的小头人)打交道。
以为部队雇马为例,益西卓玛先要到宗政府县长那里批条子,然后要把条子拿到“措本”那里进行落实,之后要入户去一家一家要马。
对尚且年少的益西卓玛而言,“措本”这一环节是最难过的。每当遇见很多“根布”和“措本”聚集在一起,他们一看来的是个黄毛丫头,便很是看不起,不仅刁难扯皮,有时还调戏,说一些不三不四的风凉话。
这种情形让益西卓玛又怕又气,但是又不能跟他们翻脸吵架。每当这种时候,她只好义正辞严地说:“部队要马匹要得急,请你们按照‘十七条协议’快点给我批。”没想到,他们听到这话,便会稍稍收敛,配合工作。
图为益西卓玛在江孜分工委统战部。翻拍:李元梅
统战智慧,智斗帕拉夫人
“有团结,有斗争,要争取团结更多的人共同反帝爱国”。这是当时党在西藏统一战线工作的最大任务。
1953年初,益西卓玛被调到了江孜分工委统战部工作。当时,她和李国柱主要从事贵族妇女的统战工作。由于益西卓玛的诚恳、耐心和聪慧,一些贵族妇女进步很快,甚至和她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多年的统战工作让益西卓玛明白,这项工作政策性极强,要十分注意谈话的技巧。
至今,益西卓玛仍然记得:有一年“三八”妇女节,她与李国柱以节日的名义去帕拉庄园拜访帕拉夫人。管家坚称夫人不在,庄园外的人却告诉她们夫人在家。于是,她们守在庄园门外不走。管家见状,厉声喝道:“跟你们说了夫人不在,你们怎么还不走?”益西卓玛机智答道:“我们没有别的意思,今天过节,我们专程来拜访夫人。一早也没人看到夫人出去,夫人不会不在吧?”那管家没话说了,只好回去报告,再出来时,便把她们领了进去。
图为西藏冬小麦又获丰收。翻拍:李元梅
推广冬小麦,带领群众解决“吃饭问题”
1964年,江孜合并到日喀则地区后,益西卓玛任日喀则地区妇联副主任,之后在日喀则县(今日喀则市)担任过县革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等职。
日喀则是农业县,益西卓玛当县委书记时,主抓农牧业生产。由于当地群众只种青稞、豌豆和一点油菜,每年都要面临粮食青黄不接时的吃饭问题。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益西卓玛想到了推广冬小麦的种植。一开始,群众并不接受,她便耐心地向大家解释冬小麦的产量有多高,还引导群众改良土壤、植树造林。青黄不接时,教育群众按计划吃粮:农闲时少吃,干重活时多吃。
随着冬小麦的推广种植和产量的提高,曾经的吃饭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图为1965年,益西卓玛(右)参加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翻拍:李元梅
图为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现场。翻拍:李元梅
对抗浮夸风,坚持党的实事求是作风
1975年,益西卓玛从日喀则调到了拉萨工作,担任西藏自治区商业厅副厅长。20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塑造了益西卓玛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即便是到了区直机关当领导,心里还始终记挂着基层群众的冷暖。
益西卓玛在西藏自治区商业厅工作时,听说帕拉庄园一带群众生活非常好,产粮非常多,温饱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一次,她来到这里下乡调研,当地的区委书记仍然这样宣传。可是,益西卓玛和工作组亲眼所见的,并非如此。
益西卓玛回忆道:“有一次当地山洪暴发,我们去实地查看,疏通渠道。当时,我看到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抱起一块碗盆大的石头,腿都在打哆嗦。我觉得有问题,一问才知,青年‘肚子里没东西’,他悄悄告诉我,家里没有糌粑吃,还让我不要告诉乡里的干部。”
回到驻地后,益西卓玛向当地乡干部说了这件事,但他不以为然。她就把情况反映到了区(当时西藏的行政区划,在县和乡之间还有区一级,上世纪90年代末,撤区并乡,才取消了这级行政区划)里。区干部反驳说,收割时,每户的口粮都留得很充足。
益西卓玛索性带着区干部到农户家里一一察看。果然,有的家里一粒粮食都没有,有的糌粑袋空空的,有的有一点儿很粗糙的粮,有的锅里有点野菜。只有一户有粮吃,是供销社主任,家里有糌粑吃、有“突粑”喝。
实地调查之后,工作组才得知,群众头年的口粮如果不够就借,用第二年的口粮还头年的账,这样下来,口粮一直都不够吃。
“我们把这件事反映到日喀则地委后,又家家户户统计了详细情况。帕拉庄园一带群众都是朗生(家奴)出身,不敢言语。我想,西藏都解放20多年了,群众还吃不上粮食,年年靠救济,穿得也破烂,这样下去可不行!”益西卓玛下定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群众当年收割时,首先把一年的口粮留足,余下的粮食,加上适当开放国库的补给,终于把欠下的账还完了。
虽然在对抗浮夸风这件事上,益西卓玛得罪了一些人,但是她说:“现在回想起来,这件事处理得非常好。”
图为1985年,西藏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期纪检干部培训班合影,益西卓玛(一排右三)任西藏自治区纪委副书记、常务副书记。翻拍:李元梅
1986年秋,益西卓玛调任西藏自治区妇联主任,期间获得了“全区优秀妇女工作者”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的称号。面对荣誉,她却说:“其实我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事)。”
自1951年和平解放以来,雪域高原传承着这样一种精神:“长期建藏,边疆为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自觉遵纪守法;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
这就是“老西藏精神”,其核心是长期建设西藏。她是党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光荣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并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益西卓玛的人生,便是“老西藏精神”的生动注解。高原的艰难困苦磨炼了她的意志,高原的辽阔壮美开阔了她的胸襟,铸就了她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怨怼、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淑 李元梅 王媛媛 孔夏)
-
【风雪征程忆当年】十八军进藏之隐瞒年龄小战士从军记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祖国的统一,人民的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和西北军区派出部队,执行中央决策,从四川、青海、新疆、云南四个方向向西藏挺进。[详细] -
十八军战士亲见农奴们非人的生活
今年84岁的益西卓玛,曾经是一名进军西藏的十八军女战士。1951年,16岁的她在四川巴塘参加了十八军,在风雪千里西进的征途中,翻雪山、蹚冰河、修公路……经历了艰苦卓绝的行军路,于1951年9月9日抵达拉萨。[详细] -
【风雪征程忆当年】1950年,江村罗布跟随十八军进藏
“69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是弹指一挥间,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讲,69年从儿童、少年、青年、壮年……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样的开场白中,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前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江村罗布与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