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让历史建筑真正“活”起来

鲍坤子 发布时间:2019-07-19 10:48:00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随着北京卫视《牛爷串胡同》系列节目的陆续播出,临汾会馆、北京砖读空间、长春别墅等文物腾退成果逐渐被更多人知晓。改造后的历史建筑正以崭新姿态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在延续历史文脉、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

  《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国家的“金色名片”,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生生不息的实物见证,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根基。当前,全社会依法保护文物的意识不断增强。文物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文物保护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文物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持续增长。

  建筑师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说:“没有一座建筑是完美的。每一座建筑在建造之初都企图打造一个有自续力的实体,然而这样的预期无一例外地出错,因为后来人们使用建筑的方法总是与预期的方式大相径庭。”建筑改造是对建筑的一次重新诠释,历史建筑正是在这样的更迭中被传承下来,在当代发挥价值。

  对于暂未“脱离危险”的历史建筑,仍要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对于已经得到妥善保护的历史建筑,如果在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有更好发展,何乐而不为?然而,历史建筑保护与改造中仍面临一拆了事、搞“面子工程”、开发模式单一、资金短缺等诸多问题。如何在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寻求历史建筑改造与商业开发的平衡点,是主导、参与历史建筑保护与改造的部门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

  政府部门应对历史建筑改造负责。不能持“政府没有钱”“基本靠市场”的消极态度,应合理调适,着手研究符合当前历史建筑保护与改造的法律法规、动迁政策、廉租房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市场运作机制等,以适应历史建筑保护与改造的要求,深挖历史建筑的文化资源,放大文化竞争优势,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同时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不盲目求快、求新,摸清市民需求,协调利益分配。

  历史建筑改造还要靠政府与民间合力。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有些地区已经探索出了一些可行路径。比如,北京市西城区逐渐探索“民营公助”的合作模式,政府让渡部分资源或低价收费,由社会机构自行运营,经营者的方向、标准等由政府确定,并对其进行考核。正阳书局、第二书房等一批合作成果面世,这些成功的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周边居民前去参观,增加了经济收入,为公众架起通向传统京味儿文化的桥梁,为历史文物注入了丰富的时代内涵。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才能永葆青春。多方出力,多策并举,为每个文物腾退项目量体裁衣,进而提升城市服务,拉动交通、餐饮、周边等配套服务消费,努力走出一条风貌保护、旧区改造与经济发展统筹推进的新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互交融。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