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翻身农奴白玛:“织”就幸福生活

陈林 楚武干 发布时间:2019-07-22 13:49:00来源: 西藏日报


白玛在织布。记者 陈琳 摄

  人物背景:

  白玛,女,1954年生,西藏日喀则市白朗县旺丹乡桑巴村人。民主改革前,全家7口人,均是桑巴村恰鲁庄园的农奴。孩童时期的白玛就跟着母亲在恰鲁庄园,差役繁重,吃不饱、穿不暖,还经常被农奴主欺负打骂,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民主改革后,白玛一家分到了土地、房屋,获得了人身自由,靠着祖辈传下来的编织技艺,如今,白玛和女儿卓嘎、孙女白央共同经营旺丹乡桑雄畜产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旧西藏广大农奴中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即使雪山变成酥油,也是被领主占有;就算河水变成牛奶,我们也喝不上一口。”

  小时候的白玛虽然不理解歌谣的内涵,但在恰鲁庄园,母亲夜以继日编织的卡垫、毛毯等,自己不能享用一点,反而要全部上交给农奴主。这一切,小白玛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那时候农奴主根本不把我们当人看,干一天活,两人仅分一碗糌粑,任务完不成还要挨打。”白玛回忆说。当时,全家共7口人,按照庄园规定,白玛和母亲两人每天要完成7个人的编织量,“白天种地,晚上编织,日日不停,夜夜不休。”白玛说。

  有一次,母亲没有完成任务,被农奴主吊起来抽打。“那时候还小,看着母亲被那样鞭打,特别想哭,可是一哭我也会被打,吓得我不敢哭。”回忆起往事,白玛仍心有余悸。

  黑暗终将被黎明代替。1959年,民主改革让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

  “民主改革时,我5岁,还不知道这件改天换日的事意味着什么,只是记得当时凶恶的农奴主被解放军打倒了,很多人喊着‘自由啦’的口号。”白玛回忆说。

  民主改革后,白玛一家分到了房屋,后来又分到了土地。“我继续跟着母亲学习祖传的编织技艺,过去是为别人编,现在是为自己编,不一样了,有奔头。”白玛高兴地说。

  1973年,白玛的女儿卓嘎诞生,从小跟着母亲白玛学编织。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作为祖传编织技艺的继承人,卓嘎决定:卖编织物增收。

  2007年,34岁的卓嘎募资5000元,离开老家,在日喀则市区租了一间小门面,开始销售卡垫、毛毯、藏靴、藏被等。靠着精湛的做工和过硬的产品质量,店里的生意非常好。

  2016年初,卓嘎回到桑巴村,在乡政府的帮扶下,和4名村民一起投资60万元,办起了白朗县旺丹乡桑雄畜产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此,卓嘎的“事业”开始向集体化、规模化方向前进。在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下,合作社发展逐步进入正轨。

  这几年,卓嘎也慢慢走向“幕后”,卓嘎的女儿白央接手了合作社。她从设备、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突破,购买先进的编织器材,邀请各地民族手工业人才对社员进行培训,改进产品纹样和配色,增制新产品。在白央的带领下,合作社更加充满活力,声名远扬。目前,合作社共吸纳32名村民就业,平均每人每月工资3000元至6000元不等,合作社去年收益达100多万元。更可贵的是,白央还放眼全区,去年6月,合作社在那曲市安多县的分店正式运营。

  “祖传的编织技艺是个财富,下一步,我计划借助党和政府的产业贷款惠民政策,购买新机器,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将吸纳的就业人数增至80人以上,带动更多村民脱贫致富。”面对未来,年轻的白央显得胸有成竹。

  如今,白玛、卓嘎、白央,三代“绣娘”用勤劳双手致富的故事已在当地成为美谈。年过花甲的白玛依然“充满活力”,除了免费为社员传授技艺外,还积极向村民讲历史、说故事、谈变化,教育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共产党给的,共产党的恩情是一辈子都讲不完的。”白玛坚定地说。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