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茶卡盐湖丨曾受质疑的天赐美景 如今“智造”出更多惊喜

央卓 发布时间:2019-08-08 08:41: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两个月前,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发布了《2019年中国避暑旅游预测报告》,青海省会西宁入围“2019年最受欢迎避暑目的地前十”,看壮阔风光、品特色美食、享民族风情,青海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记者发现,许多第一次赴青海旅行的游客,旅程安排中都少不了“茶卡盐湖”这一站。距“夏都”西宁近300公里的茶卡盐湖景区,近年来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旅游胜地,游客纷至沓来,不顾舟车劳顿,只为一睹中国“天空之镜”的奇幻景致,感受“大美青海”的无限魅力。


图为“茶卡盐湖”景区一隅 摄影:央卓


图为“茶卡盐湖”景区一隅 摄影:央卓

  “茶卡”是藏语,意为盐池,也就是“青盐的海”之意。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湖面海拔3059米,总面积105平方公里,盐湖整体呈椭圆形,由于湖水中含盐量高,平静的湖面会折射出倒影,盐湖水域宽广,银波粼粼,被誉为中国的“天空之镜”,曾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

  天赐美景 曾被推到风口浪尖 饱受质疑

  几年前,网络上的一组照片带“火”了茶卡盐湖——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梦幻又惊艳,一名女子身着一袭红裙,置身湖中,红白相映,天地间美丽成景,像极了童话里的世界。

  网络的力量是强大的,超越时间与空间,茶卡盐湖的美景被迅速传播,人群蜂拥而至。2016年,茶卡盐湖景区接待旅游人数195万人次,对于当地来说,这是一场“毫无防备的意外”,庞大的游客量给茶卡盐湖景区接待带来了难以想象的挑战。

  2018年4月26日,经过6个月的封闭施工、升级改造,茶卡盐湖景区正式开园迎客。然而游客数量依旧在持续增加,当地环境再次遭受破坏:湖水被搅得浑浊;游客频繁下水拍照阻碍盐湖里的盐分卤水结晶,无法形成镜面般的倒影;环湖步道上尽是游客随意丢弃的一次性塑料鞋套;乱丢、乱刻、乱画、乱吐的现象时有发生……7月21日,茶卡盐湖再创青海“全省景区单日入园人数最高纪录”,同时也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曾经的美丽景致只能在照片中看到。

  2018年7月29日,一则“4万人游茶卡盐湖,天空之镜变垃圾场”的微博,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引起了广大网民关注。网友纷纷表示“很失望,茶卡盐湖已经变成一个泥潭”。对此,茶卡盐湖管理方立即作出反应,积极采取没收非环保型鞋套、提供租赁可再生环保鞋套、科学设置垃圾桶和增派保洁人员等多项措施防范垃圾困扰;同时呼吁广大游客文明旅游,共同呵护自然之美,守住盐湖纯洁。

  又是一年过去,茶卡盐湖还好吗?

  提档升级 还原美景 更“智造”惊喜

  2019年8月5日,记者在茶卡盐湖景区看到,游客们正在井然有序地排队等候购票进入园区,道路交通秩序良好,停车场车辆整齐停放,“环保型鞋套服务5元一双”的租赁标识十分醒目,此外,咨询服务区、票务服务区、游客集散地、产品展销区等八个功能区,为游客们提供了旅游餐饮、旅游互动体验等多位一体的旅游综合服务。


图为醒目的环保型鞋套服务标识 摄影:央卓


图为观光小火车 摄影:央卓


图为景区内巨型盐雕 摄影:央卓

  记者注意到,游客可以乘坐观光小火车跨越“中国最长的对外开放天然盐旅游景观大道”,观赏世界最大规模的盐雕群落,游览千年采盐活动中形成的盐湖工业遗址,“零距离”接触工业盐生产实景,感受湖盐结晶、采挖、运输、生产、加工等一系列流程……来自重庆的李姓游客一家自驾到青海旅行,表示“茶卡盐湖风景很美,旅游体验也很好”。

  据青海茶卡盐湖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茶卡盐湖景区已经过了四期项目改造,累计完成投资6亿元,分别建成了游客服务中心、宾馆、旅游集市等管理服务区和盐雕、火车道等游览观赏区。通过三年的发展,茶卡盐湖景区已经成为了以自然观景体验、工业遗迹体验和民族风情体验为核心的多元化旅游体验景区。未来,将努力把茶卡盐湖打造成为大美青海最响亮的旅游名片、西部旅游精品路线上的著名景点、国内旅游业知名景点,以及全国盐行业供给侧改革最成功、最经典的案例。

  目前,景区直接带动就业超过1000人以上,间接带动就业3000多人,景区的快速发展已产生“景镇联动”效应。茶卡盐湖品牌盐系列产品还成功登上了“青洽会”“文博会”的展台,茶卡盐湖“天空壹号”景区于2019年7月11日正式开园,前不久刚刚举行的2019第十八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也首次穿越了茶卡盐湖景区,这些都是对茶卡盐湖自然环境、风光景色、旅游服务接待等的最好认可。茶卡盐湖,你值得拥有更好的未来!(中国西藏网 记者/央卓)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