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一台话剧打动一座城——红色题材话剧《铸魂达玛拉》的幕后故事

万慧 发布时间:2020-07-20 09:35:00来源: 西藏日报

  7月16日、17日、18日,接连三天,昌都市大剧院内座无虚席,以业余演员为主演的原创红色题材话剧《铸魂达玛拉》精彩上演。一时间,到市大剧院内观看话剧《铸魂达玛拉》成为昌都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当记者走进《铸魂达玛拉》,了解其创作排练演出等台前幕后的故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三天轮演,真情演绎获好评如潮

  “为了西藏的百姓们,为了祖国的统一,我希望你们能坚持住,完成好这次任务,听明白了吗?”

  “明白!”

  “好,好,那咱们昌都见!”

  ……

  7月16日,红色题材话剧《铸魂达玛拉》在昌都市大剧院首演。

  当晚8时整,随着剧院内灯光渐渐暗下,大幕徐徐拉开,瞬间将现场700多名观众带入了旧西藏的生活。

  据了解,该剧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以70年前,大西南解放,党中央审时度势决定进军西藏为背景,讲述了林天泽、姜乐勤等十八军战士在进藏过程中,克服千难万险,相约“昌都见”的感人故事,全剧分为五幕,故事情节感人至深、发人深省。

  随着剧情的起伏跌宕,观众的心弦也为之紧扣,每一幕毕,现场都响起热烈的掌声。观众纷纷表示,这场演出既是一次视听艺术的饕餮盛宴,更是一次红色精神的洗礼,令人热血沸腾。

  演出结束后,许多观众仍沉浸其中。“这台剧感人至深,它把革命的初心展现得淋漓尽致。先烈们为了革命不畏牺牲、艰苦奋斗,他们用青春和汗水树立起了永恒的丰碑!”卡若区的巴登老人难掩激动之情。

  “话剧《铸魂达玛拉》具有红色传承教育意义,希望通过这部剧,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引导人们坚定跟党走。”昌都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德嘎旺姆说。

  “草根”演员,为大剧倾力付出

  《铸魂达玛拉》首演获得观众好评如潮。然而,这部大型红色题材话剧成功演出的背后,还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该话剧的所有演员均来自昌都本地的“草根”演员。除了来自昌都市11县(区)民间艺术团、市歌舞团的演员外,还有学生当群众演员。

  一群非专业的“草根”演员要演专业的舞台话剧,这事靠谱吗?

  “我平时连一句汉语都讲不流利,我能胜任这个角色吗?”卓玛的扮演者曲桑起初接到剧本时,心里也打起了退堂鼓。

  “表演靠的是用心、用情去感受和反馈。我相信你们可以的!” 导演穷达和主创人员的鼓励,渐渐打消了演员们的顾虑。

  从去年6月开始创编到今年7月正式首演,《铸魂达玛拉》历时一年多。其间还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排练曾一度中断,真正留给主创和演员的时间并不多。

  学员们努力克服困难,对于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次排位,都力求做到最好。

  “这个过程确实很辛苦,但结果告诉我们很值得。”穷达说,演出过程中此起彼伏的热烈掌声以及观众们感动的泪水就说明了一切。

  铭记历史,让红色精神永传承

  昌都是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曾涌现出无数个感人至深的红色革命故事。

  艺术来源于真实的历史与生活,《铸魂达玛拉》的创作同样如此。故事主人公的原型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负责筹办昌都市实验小学的藏学专家李安宅、于式玉夫妇。

  此外,故事中的很多细节也都是有原型的。剧中吃包子那段戏,就真正发生在运输队的女兵身上。

  为打造一台高质量的话剧,昌都市文化局严把政治导向关,狠抓艺术质量关,先后邀请福建、上海著名编剧多次修改剧本,并数次召开专家研讨会,最终完成剧本创作。

  “昌都解放70年来,红色文化早已融入昌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德嘎旺姆说,近年来,昌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挖掘、保护、整理和传承,市文化局着力推进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在积极打造多部红色文艺精品的同时,重点做好红色遗迹保护及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一台话剧感动一座城。“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昌都故事,话剧《铸魂达玛拉》将常态化上演,让越来越多人在文化体验中接受精神洗礼,感知红色文化的力量。”德嘎旺姆说。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