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玛家的“幸福密码”:团结家风代代传
清晨,金色的阳光照在拉萨市城关区河坝林社区的石板路上,身着不同民族服装的人们行走在街头巷尾,他们或售卖新鲜的牛羊肉,或抓紧时间准备客人的早点,一派繁荣和谐景象。
用藏语和汉语向邻居们打完招呼后,76岁的回族老人哈里玛沿街买了羊肉包子、油条、藏面和一壶酥油茶,孩子们的早餐就准备齐了。
在这个拥有9口人的家庭中,生活着回族、藏族和汉族3个民族,每个家庭成员都尊重各自的风俗习惯,尊重各自的信仰,和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3个民族一个家,相亲相爱犹如茶和盐巴。
夫妻齐心:
收养藏族孩子
上世纪60年代,哈里玛与丈夫赵伯能组建了一个普通而幸福的家庭,婚后不久,他们的儿子出生。赵伯能是国家干部,哈里玛自己也能做点裁缝活补贴家用,日子过得平淡而甜蜜。
夫妻二人自学了藏语,生活中和邻居熟练沟通、和睦相处。最令邻居们钦佩的是,哈里玛夫妻二人几十年如一日关心他人。家庭虽不富裕,但只要听说社区里谁家有困难,他们一定会伸出援手,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也总是走在前列。
22年前,哈里玛的妹妹去世,留下年仅6个月的儿子丹增平措。哈里玛本想把丹增平措接到家里抚养,但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收养了一个外甥哦斯曼,家里负担不小,连续几天,哈里玛都在考虑如何向赵伯能说这件事。
“丹增平措也是我们的亲人,现在他们家里有困难,我们可以主动抚养他。”一天晚饭后,赵伯能向哈里玛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哈里玛和丈夫相视一笑,当晚就把丹增平措接到了自己家中,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将他养大。
哈里玛的家中原本只过本民族传统节日,自从丹增平措来到家中,他们就张罗着过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藏族传统节日,摆切玛、吃古突,十分热闹,只为让小儿子从小就感受到藏族传统节日的氛围。
互帮互助、相亲相爱,哈里玛的三个儿子就这样打打闹闹着长大了,并分别考上了心仪的大学,有了自己喜欢的工作。
儿女婚姻:
只要幸福就好
“爸妈,我要和汉族姑娘结婚,你们同意吗?”2016年,二儿子哦斯曼问起父母对自己婚姻的看法。
“只要人善良,你们合得来、幸福就行。”哈里玛说。
没过多久,哦斯曼与四川女孩景彩虹喜结连理。从此,在这个多民族大家庭的餐桌上,除了手抓羊肉、手撕牛肉干等富有民族特色的美食之外,又多了一道红烧鱼,汉族姑娘景彩虹的加入为这个多民族家庭增添了更丰富的“色彩”。
哈里玛家重要节日又多了一个春节和中秋节,每个家庭成员的民族节日,都是全家人共同的节日。他们或选择一起到清真餐厅聚餐,或到郊外过林卡……
2019年5月,是穆斯林的斋月,而那段时间景彩虹预产期临近,需要补充营养,不知如何向婆婆开口的她有些发愁。
“彩虹,你想吃什么不用顾忌我,身体要紧。”哈里玛的几句话让景彩虹心生暖意,她也充分尊重婆婆的生活习惯。孩子出生后,她和丈夫按照共同意愿在民族一栏中填写为回族。
“一个家里生活着不同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文化、禁忌,要想让这个大家庭和谐,就得做到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哈里玛说。
传承家风:
民族团结如一家
哈里玛居住的河坝林社区位于拉萨老城区,离家几十米外便是拥有300多年历史的拉萨大清真寺,而西面一公里左右,是历史更为悠久的大昭寺。历史和地理因素,使得河坝林社区成为一个拥有藏族、汉族、回族、白族、东乡族、撒拉族、维吾尔族等11个民族的聚居区,多民族家庭数量更是占社区家庭总数的四分之一。
2019年,丈夫去世后,周围的邻居们纷纷上门帮忙,有的送来饭菜,有的来家中帮忙做家务,还有的陪哈里玛聊天解闷,这些关心和温情,是对她践行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最好回报。
卓宗的孩子在读书期间受到哈里玛夫妇的资助,得知赵伯能去世后,卓宗坚持每周上门帮助哈里玛洗衣服。被数次拒绝后,她改为帮助哈里玛制作甜茶。
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交汇成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动人旋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大家都是中国妈妈的孩子。孩子们团结起来,国家也就富强了,我们的日子就能更好。”哈里玛总是这样教导孙辈,要做好人、要上进、要宽厚待人。在上小学的孙女花德米眼中,奶奶就是个传奇,她能把一家人拧成一股绳,让好的家风和品行传承下来。
哈里玛说:“家风传承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大家庭的‘幸福密码’,大家互帮互助、相亲相爱,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常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古城大院里的团结一家人
当被问及是否要回老家居住时,杨品秋说:“我的孩子让我回去享福,但是我不想走,在这里12年了,我舍不得米珍大院里的老大哥和老大姐们。[详细] -
团结花开满城香
旦增罗布与陈丹娜亲友新年聚会。外婆次旺卓玛向夫妻二人展示旦增罗布幼时的照片。[详细] -
文化公园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
近日,以展现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和花谷药洲文化魅力为特色的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宇妥公园正式开园使用,成为该县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宝贵资源和重要场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