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故事】一张旧影背后的传奇故事
我最近一直在整理过去在藏北高原所拍摄的照片。看到一名小男孩站在摩托车车架上,手扶车把的照片时,我禁不住打开30年来的记忆闸门,回忆起拍摄此照片前后的传奇故事。
这是小巴桑站在摩托车上,手扶车把、俨然一副开摩托车的模样(唐召明1987年摄)
我对照片上的小男孩印象太深刻了。他名叫巴桑,小时候就很喜欢汽车和摩托车。参加工作后,他奔着梦想而去当上了一名汽车驾驶员。目前,他在尼玛县负责给中海油援藏干部开车。
记得1987年盛夏,我一人搭卡车来到文部办事处采访时,碰上了小巴桑的阿爸、双湖办事处办事副书记欧珠旺堆。于是,数天后我搭乘他乘坐的“北京”牌吉普车,又来到300多公里外的双湖办事处。
那时的双湖小镇只有一二十排土房屋,上百名藏汉族干部职工生活在这海拔5000米的“苦寒地”。
1976年,西藏拉开开发藏北无人区大幕,先后设立双湖和文部两个县级办事处,后来将文部办事处改为世界上唯一的以太阳命名的县——尼玛县,将双湖办事处改为双湖特别区。再后来,将双湖特别区改为现在的双湖县。双湖县也因此成为中国最年轻、世界海拔最高的县级行政区。
我那时来这里时,双湖和文部两个小镇既没有一家饭馆,也没有一家食堂。在双湖小镇,欧珠旺堆带我来到他的邻居、双湖办事处副主任张新坡家里“蹭饭吃”。
张新坡的家,要算当地人数最多的“小食堂”了。外边来的人一日三餐在他家吃饭,办事处书记格来、主任索朗公布两位单身汉,副书记欧珠旺堆一家人也是他家吃饭的常客。不论谁在他家吃饭,他和妻子从不收钱。我真担心他们这样长期下去怎么能承受如此大的负担。
这是亲如兄弟的双湖办事处副主任张新坡(右)和副书记欧珠旺堆(左)在西亚尔雪山下考察水源情况(1987年摄)
欧珠旺堆和张新坡两家亲如一家。张新坡和夫人陈桂月经常教欧珠旺堆四五岁的儿子巴桑学习文化。他们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总惦记着小巴桑,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
有一天,张新坡夫妇抱着淘气的小巴桑,让我拍了多张照片,其中就包括小巴桑站在别人家院外的一辆摩托车上,手扶车把、一副开车模样的照片。
那年35岁的张新坡,1979年毕业于河南省驻马店农业机械化学校(现河南省农业大学)。毕业后,他带着妻子自愿来到申扎县工作。1987年,他被调任为双湖办事处副主任。
这些年来,他们的独苗9岁儿子一直在河南省西平县陶庄村,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作为父母,他们时常牵挂着自己的亲骨肉,惦记着儿子的身体和学习。
1982年,他们的儿子患了肺炎,农村的医疗条件差,留下了后遗症。张嫂背着丈夫,泪眼汪汪地从桌面的玻璃板下拿出一张全家人的合影照片,我看到照片上的孩子很瘦弱,而眼前的她身体也不好,患有高原心脏病,特别是刚从申扎县来到双湖办事处工作,海拔高度从4700米增加到5000米,对身体影响很大。
张嫂上班时忙碌在办事处粮站的会计工作岗位上,下班时间则忙做饭,不遗余力地招待外面来的客人和吃饭无着落的办事处藏族干部。两口子从不谈及自己的困难,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这是小巴桑(右二)与父母和弟弟的幸福生活(唐召明1988年摄)
1987年至1988年,我一个人两次搭车来到双湖办事处采访,我就一直在张新坡家里吃中餐、在欧珠旺堆家里吃藏餐,与小巴桑的父母欧珠旺堆和扎西卓玛建立了深厚友谊。欧珠旺堆是位藏族大学生,他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当时刚出生不久。大儿子就是巴桑,很淘气,见到我总是一口一个“叔叔”叫个不停。
这是唐召明(左一)与张新坡(左二)和欧珠旺堆(左三)夫妇在拉萨相聚,一同合影留念(唐召明提供,2008年4月2日摄)
2008年4月2日,一次偶然机会,我在古城拉萨惊喜地见到了张新坡和欧珠旺堆夫妇。
当时,张新坡任西藏自治区党校副校长,欧珠旺堆已退休在家。两家人都搬到了拉萨,平时的联系也就更加密切了。
此时的巴桑已是24岁的青年,他在西藏那曲地区尼玛县卓瓦乡当汽车驾驶员。我与张新坡和欧珠旺堆夫妇很多年没见了,一见面自然有说不尽的话题。
1992年,张新坡离开双湖办事处先调到索县工作,后又调到阿里地区和山南地区,最后调到拉萨市工作。于是,他与妻子、一双儿女及父母,加上藏族儿子巴桑所居住的尼玛县,共有五个地方的五个家。长期以来,两家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的多处分散生活并没有影响两家往来。2017年,张新坡从山南地区调到拉萨市后,两家人又有了经常见面的机会。
当日中午,张新坡先请我和欧珠旺堆夫妇在山南宾馆吃饭。晚上,欧珠旺堆驾驶着他的私家车接我去他家做客。一进门的大厅墙上挂着一幅大照片,欧珠旺堆指着说:“记得吗?这是你给拍的!”我仔细端详站在摩托车架上的小巴桑,果真是我拍的。原来欧珠旺堆把我邮寄给他的5寸照片,在珍藏10多年后拿到拉萨照片洗印店,对它进行了翻拍和放大制作。
这是唐召明(右)与巴桑(左)在拉萨大昭寺前合影留念(唐召明提供,2015年11月10日摄)
无巧不成书。2015年10月11日,我跟随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专家顾虹在班戈县和拉萨市进行先心病患儿筛查和复诊工作。尼玛县援藏干部王晖听说后,派正在拉萨出差的车接送我们。没想到,这名开车的司机就是当年的小巴桑,让我欣喜万分!
如今,张新坡夫妇虽已退休回到河南老家,但却把心永远留在了西藏。汉族阿妈陈桂月现在不仅牵挂自己在西藏工作和生活的儿女,也时常牵挂着早已结婚生子的藏族儿子巴桑,抽空总要回到西藏来看看……藏汉两个家庭依旧续写着跨越时间、跨越空间、跨越距离的藏汉友谊的传奇故事。(中国西藏网 文、图/唐召明)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藏北故事】论白,一位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五年后我在北京突闻噩耗,已调任班戈县委书记的论白乘汽车涉水过河时,因公殉职。[详细] -
【藏北故事】科考发现藏药“宝库”
2001年盛夏,我跟随“藏北无人区科学考察团”来到班戈县保吉乡娘日贡溶洞进行科学考察。琥珀,可用于视觉模糊,眼睛翳障等的治疗……。[详细] -
【藏北故事】藏北牧女获新生跨越时空心相连
孙正不仅是一位有爱心的老院长,还是一位在口腔医学科研与医院管理等方面上下求索,贡献良多的专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