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后花园”何以变新颜
林周县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内飞翔的黑颈鹤。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其中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回顾“十三五”,西藏拉萨市林周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有力确保了林周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
近来,林周县亚荣村村民多吉有一个新习惯:每次出门都会把家门锁好,拉一拉锁,检查一番,才放心出门。在村口见到记者,他略带神秘地说:“我家来了一位‘重要的亲戚’,一起去看看吧!”
这位49岁的藏族汉子,精瘦却显干练。在家门口,他掏出钥匙,咯噔一声,打开大门的挂锁。神秘的“亲戚”究竟是谁?原来,住着一只受伤的黑颈鹤,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多吉是该县的黑颈鹤巡护员,十几天前,听村民说,有一只黑颈鹤翅膀受伤严重。多吉当即跳上摩托车,赶往黑颈鹤受伤地,把它抱回家,此时它已奄奄一息。他像照料家人一样,把青霉素和着糌粑,喂给黑颈鹤,之后再把消炎药伴着酥油,涂抹在翅膀的伤口上。
“没想到竟然救活了它,等伤好了就把它放飞。”多吉语气自豪地说。记者看到,黑颈鹤羽毛发亮,恢复得很好,直直地站立,等着脚伤痊愈后,就能回归自然。
据林周县有关数据显示,十年前,迁徙至该县过冬的黑颈鹤数量只有两三百只,近三年,每年有约2000只,这是林周生态变化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期间,当地积极行动,消除了“无树村”“无树户”、地表水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标准、947名森林生态效益专职护林员、9名野生动物专职巡护员……这个拉萨的“后花园”,为什么生态环境会持续变好?近日,记者实地对林周进行调研式采访。
微观:生态意识之变
冬天的林周,行走在乡间公路,尽管山上绿色早已褪去,但沼泽地、湖边、田边仍一片生机。黑颈鹤、斑头雁、赤麻鸭从头顶飞过,忍不住在二三十米外抵近观察,记者发现鸟类依然淡定,似乎并不担心有人到来。
43岁的藏族女巡护员格桑卓玛,指着不远处说起了变化:“以前鸟很怕人,数量也不多,现在,鸟不怕人,以地里青稞穗为食,都到这里来越冬。”
黑颈鹤,作为世界上唯一生长且繁殖在高原的鹤,在藏族同胞眼里,它们是神圣、吉祥的符号。尽管如此,在保护区成立之前,还常有不法者盗猎。
“这样的事,现在已经没有了。”格桑卓玛告诉记者。
守护,必须有实实在在的投入。2003年,国家批准成立了西藏雅江中游河谷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之后,林周县林草局派专门的巡护员为黑颈鹤投食,目前一共有9名专职人员,每年从11月到次年4月开展巡护,覆盖了全县黑颈鹤的栖息地。
来到春堆乡卡东村,嘎吱一声,摩托车停在了一旁,巡护员丹增热情地给我们打招呼:“正准备给黑颈鹤投喂小麦。”
这几年,他每年都需要投喂1500斤左右的青稞和小麦,帮助黑颈鹤过冬。“最远的投喂点离家20公里,来回巡查一圈就得一天。”丹增说。
“全县仅投喂的费用每年至少3万元,大约有1.5万斤青稞和小麦,作为黑颈鹤的补充食源,保证它们安全过冬。”林周县林草局专业技术人员久美顿珠介绍。
从黑颈鹤的变化,便能看到林周生态的微观之变。
变,关键在于生态意识之变。丹增说:“这里最大的变化,是大家都意识到保护的重要性。现在,就连村里小孩都有保护意识,一旦有受伤的黑颈鹤,村民都会第一时间告诉我,我会第一时间救治。”
变,已经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在林周各乡(镇)、各村分别制定了乡规民约、村规民约。近几年,林周县没有发生过一起伤害野生动物的事件。
中观:保护生态方式之变
当地应当如何使生态保护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相适应?
在林周的县域层面进行精细化管理,使得林周生态好了,野生动物也多了。可随之问题也多了,野生动物常常“肇事”,给家畜和粮食造成损失,补偿群众损失也是经常的事。”久美顿珠说。
在该县林草局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档案中,记者随意抽取一本,看到2016年的记录,加给村乃琼组村民大多吉,因损失12.75亩青稞、1.525亩油菜,被核定损失4087.62元,并进行补偿。
近些年,该县落实《西藏自治区陆生野生动物造成公民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补偿办法》。其中,2018年,该县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资金全年共计赔付175万余元;2019年1月至9月共计赔付131万余元。
变,必须要直面问题。县域管理必须要站在中观层面,整合资源打通各个堵点。可是,诸多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容易。
有这样一个案例,在江热夏乡有一处砂石厂,历史上是当地群众建房砂料取用之地,无度取用资源极大地破坏了环境。改变,却谈何容易。
“以前当地整改过几次,但都没有解决问题,不能再拖了,今年7月县里组织多部门进行整治,还对现场进行恢复。”拉萨市生态环境局林周县分局副局长土旦回忆,“这是我们环保的决心!”
变,敢于啃硬骨头。2017年至2019年,该县连续3年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行动,涉及共38项,其中10项无需整改,其余28项均已整改到位。
变,还意味着要创新。记者随机走访了林周的几个村庄,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点——藏式风格村庄显得格外整洁。原来2016年以来,垃圾处理方式改变了,该县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购置垃圾车,采取“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置”的管理模式,实现全县45个行政村全覆盖。
“平时村里的垃圾基本上一周一运;节日时村里的垃圾多了,我们随时进行清运。”土旦介绍,“全年我们聘用了乡(镇)保洁员、村级环境监督员171人,确保村中保洁工作落实到个人。如果群众反映有垃圾清运不及时问题,我们一个电话,就可以及时处理,不留死角。”
变,是一种着眼于高质量发展的变革。在甘旦曲果镇小区,这里已经布设了智能分类回收箱,按照提示,居民可以很快完成垃圾分类。一旁的工作人员说,还有积分奖励措施,投放多了,积分够了,就可以在边上的兑换机上换取各种小礼品。
记者来到该县环保部门,副局长土旦指着垃圾分类屏幕说:“我们可以对垃圾分类情况随时监控。”
“目前,我们县中小学的垃圾分类做得最好。”土旦介绍,由于处于起步阶段,虽与大城市有不小差距,但他们尝试从学校做起,逐步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
宏观:绿色红利之变
林周,不仅是拉萨“后花园”,还承担着拉萨市第一产粮大县、第二牧业大县的重担。如何实现生态的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绿色变红利?
在该县松盘乡,让人眼前一亮,江苏省对口支援项目——占地面积2347亩的格桑塘现代农牧业产业示范园。如今,这里把牦牛产业链拉长:从饲草种植、牦牛繁育、科学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终端销售,打造具有全产业链条牦牛产业。
“在这里工作有获得感。”大学毕业生土旦说,去年毕业后就来这里,从事兽医工作。该产业园以“技术人员+贫困户”的就业模式,大中专毕业生1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12名,既带动毕业生就业,也带动脱贫户增收。在这里就业的50多人,平均月工资达3500元。
从宏观数据上来看,绿色农业带来绿色红利。“十三五”以来,林周县农牧业提质增效:
——农业上,青稞亩产增产8斤,累计产粮6.21亿斤;
——畜牧业上,牲畜存栏稳定在23.6万头(只、匹),牦牛年育肥能力提升至1800头,奶产量增加1.5万吨,禽蛋产量增加115吨;
——饲草业上,充分利用荒地、弃耕地、次级耕地开展种植,提升了土地使用率,实现了从“小散”到集中化、规模化转变。
变化,在于改革。“十三五”以来,林周县围绕“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建设目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紧抓环境质量监测,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责任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绿色林周”。如今,林周县“建设河长林”工作日渐成效,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正在展开,一批绿色产业也已建成投用。
改革,初见成效。近年来,林周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家庭牧场+种养殖大户”的多元化绿色发展模式。位于曲嘎强村的饲草种植基地,是林周县结合当地优势建设的重点项目,仅去年一年,曲嘎强村饲草种植面积就达4500亩,年总收入达到616万元,平均每户收入达7万元左右,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林周,生态发展正在稳步转化为生态红利。
改变,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获得感。有这样一组数据:2019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5.71亿元,增长5.94%,实现农牧业增加值3.35亿元,增长5.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292元,增长12.8%。
此时,这个拉萨的“后花园”,环境正在变美,农民口袋正在变鼓,生态红利持续释放。这些,让人充满期待,但林周的生态发展远没有止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冬季来临 气温下降拉鲁湿地成大批候鸟的栖息乐园
冬季来临,气温下降,来自各地的越冬候鸟已经陆续抵达拉鲁湿地公园。[详细] -
“十四五”时期 西藏水土保持重点工作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性窗口期,是巩固提升全面小康水平、全面完成小康社会建设战略目标,向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详细] -
“十三五”期间西藏水土保持工作综述:守护高原绿水青山 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全面落实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图斑精细化”管理工作要求,每年对在建和完工的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工程开展“图斑精细化”管理工作,当前在建和完工项目的核查率和抽查率达到100%。[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