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梦想的一座桥——海拔4500米之上的国家通用语言网络课
他们是牧民的孩子。生活在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的羌塘草原。
他们是信息时代的主人翁,互联网为他们认识世界打开一扇窗,国家通用语言为他们实现梦想架起一座桥。
上午十点,踏着上课铃声,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改则县第二小学的任课教师仲李愿走进教室,六年级四班的学生们立刻端正坐好。
这是一堂海拔4500米之上的国家通用语言网络课,学习工具是接通互联网的电脑,学习内容是普通话。
“同学们,我们现在开始上阅读与广播课,请大家打开电脑。”仲李愿说。
13岁的达措操作鼠标,熟练地点开软件,出现课文朗诵的界面。她点击“跟读”选项,对着麦克风一字一句读了出来。
记者看到,学生们利用学习软件进行跟读、录音和回放,还能得到智能评分。
此时,这些生长在羌塘草原的孩子们,不再只有眼前的青草和牦牛,还有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
达措家世代以放牧为业,父母整日与牛羊为伴,只会说几句简单的普通话,不会使用电脑。
跟达措家庭情况相似,班里八成孩子来自牧民家庭,从小接触农活,寒暑假都要回家帮忙放牛牧羊。
父母文化程度较低,没有说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对这些生在高原、长在草原的藏族孩子来说,熟练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并非易事,他们大多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拼音,到三年级才会学习一些古诗。
为了让高原上的孩子们学好普通话,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负责对口支援改则县的中国移动集团,利用自身网络和技术优势,着重在教育信息化上下功夫。今年4月,中国移动对改则县第二小学的网络课堂进行智慧化升级,不仅开设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新课程,还为学生们上网查阅资料提供便利。
现在,改则县第二小学每十名学生拥有1台计算机,学校的信息化教育程度和智慧平台利用率不断提高。
900多名学生,有了一座通往高原之外的桥。
除了国家通用语言课程,达措和同学们还在网络课堂上学习藏语、数学、语文等课程。
从磕磕巴巴学拼音到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从认字识字到熟练阅读书籍,从一张白纸到掌握越来越多的科学文化知识,羌塘草原上牧民的孩子正逐渐缩小与大城市孩子的发展差距。
“我发自内心为他们高兴。”援藏干部、改则县副县长大平措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让地处祖国边疆的孩子们看到外面的世界,看到更多的人生可能。”
据介绍,从改则县第二小学毕业后,这里将有近一半的学生考入在拉萨的中学,还有十分之一的孩子能够考入其他省市相关学校,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得益于西藏教育“三包(包吃、包住、包基本学习费用)”政策的普及,阿里地区逐步实现了学前教育至高中阶段免费教育的全覆盖。
“从一家人挑孩子接受教育到每个孩子都能上学,从全家勒紧裤腰带供读到免费教育普及,从徒步赶羊上学到坐大巴上学……西藏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改则县教育局干部才俄说。作为20世纪90年代从阿里走出来的大学生,他是边疆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亲历者和受益者。
“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让羌塘草原的孩子们不再像祖辈那样,只有放牧这一条出路。他们也拥有了教育改变命运、实现精彩人生的权利。”才俄说。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达措和同学们认真背诵《登鹳雀楼》。课后,记者问她是否了解诗中提到的黄河。她腼腆地回答,只在网上见过,还没有机会亲眼看看。
“我会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学好普通话,走出高原,看看外面的世界。”达措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我要上全运”西藏自治区选拔赛开赛
6月5日,由自治区体育局、自治区体育总会主办的“我要上全运”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棋牌类项目西藏自治区选拔赛在自治区社体中心篮球馆开赛。[详细] -
全运会群众比赛棋牌类项目西藏选拔赛开赛
6月5日,“我要上全运”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棋牌类项目西藏自治区选拔赛在拉萨市开赛,当日进行了象棋和桥牌的比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