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话剧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丹曲:一朝表演 终身热爱
他,是小品《爱的传递》里的“娘娘腔”和“暖心小伙”的扮演者,是《师徒》里诙谐可爱的徒弟,也是《警务站的故事》里善良热心的民警。他热爱表演事业,把笑声带给了观众。他就是西藏话剧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丹曲。
丹曲告诉记者,自己开始接触小品是在1989年。第一部小品《迷途少年》让他真正喜欢上小品表演,并坚定要将小品一直演下去的信念。1992年小品《师徒》正式亮相,里面“徒弟”一角让他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该作品也成为西藏话剧团每年下乡必演的节目之一。
凭借对表演事业的热爱与追求,1997年,丹曲得到了前往上海戏剧学院进修的机会,经过为期一年的学习,他的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
“衣服减价处理,减价处理啊。”2008年,小品《市场一角》登上藏历新年晚会的舞台,这句话也在西藏被群众广为熟知。那个滑稽且爱耍小聪明的“地摊小哥”形象,也被印刻在了人们的脑海。丹曲说,《市场一角》是他多年来最为满意的作品之一。“小品是贴近生活的,我们努力将生活中最真实的状态,以喜剧的形式反映给观众。为了找到角色的感觉,那阵子,我们几个经常在拉萨市各大市场、街道里溜达,这样,才能找到真正的烟火气息,挖掘到自己要去演绎的角色。”
30多年来,台下排练、台上表演、发现问题、不断改进便成了丹曲与队友们平日里的常态。从《爱的传递》中的“娘娘腔”和“暖心小伙”到《警务站的故事》中善良热心的便民警务站警察,还有《乡村天使》中陪伴老年人的医生丈夫,以及2021年藏历新年晚会小品《粒粒皆辛苦》中的小伙子,每一部作品都能反映出时代感,他的每一个角色都极具个性、诙谐幽默,时而让人捧腹,时而让人深思。
丹曲说:“作为一名小品演员,专业知识是基础,心理素质、临场应变等能力是考验一名演员的关键。平日里,从拿到剧本到回家背诵、睡前默背、早起回顾,再回归角色中进行排练,这是我从梦想到现实再到热爱之间的过渡,每一次排演,都让我对自己的职业充满热情和喜爱。”
2019年,丹曲、扎西顿珠一行参加了首届中国相声小品大赛,小品《这是我家》生动展现了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西藏农牧区脱贫致富的新面貌。作品获得了团体奖,他们精湛的表演也得到了业内外的一致好评。“能在中国最大的舞台表演,将西藏脱贫攻坚的成果展现给全国观众,让我们感到欣慰与光荣。我也更加体会到,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在掌握表演技巧的同时,真实对照群众生活,让作品更对观众‘胃口’。这样的作品才是叫得响、留得下、传得开,具有正能量的好作品。”
丹曲告诉记者,从业30多年以来,他演绎了近40部小品。对于他而言,每一次表演,每一个大大小小的角色都弥足珍贵。“作为演员,我愿意尝试任何不同的角色,不断向观众呈现不一样的自己,演绎出更多、更好、更接地气,深受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话剧《铸魂达玛拉》拉萨巡演结束
6月5日晚,西藏自治区第一部以业余演员为主演打造的原创红色题材话剧《铸魂达玛拉》,在拉萨市的三场巡演活动圆满结束。[详细] -
红色话剧《铸魂达玛拉》启动巡演
近日,由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区文化厅、昌都市委和市政府主办的红色话剧《铸魂达玛拉》区内巡演首站在拉萨举行。[详细] -
话剧《尘埃落定》登陆深圳 再现文学经典
改编自作家阿来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同名话剧《尘埃落定》,4月29日至5月2日在深圳保利剧院上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