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奴娃成长记——访十八军老战士巴桑
巴桑1934年出生在西藏日喀则拉孜县的一个农奴家庭。父亲早逝,小时候的巴桑跟着妈妈在领主家当佣人,两个哥哥在领主家一个放羊一个喂马,一家人吃尽了苦。
长大后,巴桑不愿过被奴役的生活,想离开家,可家里一贫如洗,连饭都没得吃,也没有地方可去,就这样,日子在痛苦煎熬中一天天过去。
上世纪50年代,解放军来到了巴桑的家乡,巴桑坚定地参加了解放军。聊起为何参军,巴桑讲述了他的一段经历。
解放军不仅是一个战斗队,也是一个宣传队、工作队。在解放军的宣传下,巴桑慢慢懂得,中国共产党就是老百姓的救星,解放军就是受苦人的恩人。
1956年,进步风潮吹进拉孜县,激荡着这位20岁青年的心。“我们一家人都在领主家做工,每天从早忙到晚却仍然吃不饱穿不暖,我不想过这样的日子,看到村里好多年轻人都参军了,我也特别想去。” 和母亲、哥哥商量之后,巴桑毅然决定,去参军,去参加人民解放军!
于是,1956年3月,巴桑在日喀则独立营入伍,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初入部队,巴桑的心情既紧张又兴奋,既幸福又担心。
“刚入伍时我就想,部队里吃穿保障什么都好,还教我学文化、学政策、学本事,我一定要好好干。”回想起刚入伍时的情景,巴桑仍难掩激动。
为了方便开展工作,在连队里,巴桑一面学习汉语一面当翻译,同时,他也教战友们说藏语。
两年多的时间,巴桑迅速从一名普通的战士成为了重机枪班的班长、连队的副排长,他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
巴桑是一名优秀的军人,他胆量过人,有勇有谋。正当百万翻身农奴满怀信心,迎接新生活的时候,分裂分子发动了武装叛乱。叛乱分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巴桑义愤填膺,迅速投入了讨伐叛匪的战斗。1959年9月,在一次剿灭叛匪的战斗中,巴桑小腿负伤,伤愈不久,他就立刻回到部队。
1961年部队把巴桑送到西藏军区白淀干校学习。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西藏军区步兵一五七团任排长。
1962年,巴桑又随军到前线参战,手臂负伤。“外军侵扰我们的国家,按照中央的部署,作为军人,我们要冲锋在前,誓死捍卫国家的领土完整。当时我只想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勇往直前,根本没想会流血牺牲。”巴桑说。
在此次对敌战斗中,巴桑作战勇猛,西藏军区授予了巴桑二等战功奖状和勋章。
1963年至1980年,巴桑先后在部队从排长成长为队长、处长,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多次受到嘉奖,两次荣立三等功。
荣誉纷至沓来,巴桑没有忘记这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1981年,巴桑转业到林芝县人民医院担任副院长职务。1983年,根据上级安排,巴桑调到林芝县政协工作,1991年退休。
“回想那段时光,工资不高,工作条件差,但我们都没有怨言,大家建设西藏的热情都很高。”巴桑说。
见证巨变70年,他感慨地说:“我从一个农奴的孩子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再到一名国家干部,我的成长经历说明,是中国共产党让我们农奴翻身得解放,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党给了我们一切,我们不能忘却历史,不能忘记党的恩情。今天西藏的变化,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想也想不到的。”
巨变,就在我们身边。巴桑说,以前,没有路;现在,不仅有铁路、高速路还有空中航线。以前,群众生活穷困,吃穿困难;现在,天南海北的食物,想吃什么都买得到,老百姓的口袋越来越鼓。
“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巴桑说,西藏有今天的繁荣,老百姓的生活能够这样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奋斗的结果,年轻一辈要接过接力棒,继续前行,把西藏建设得更加美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礼物”旅游文创摘得国家级奖项
西藏旅游文创商品协会积极组织西藏企业参赛,结合近年“西藏礼物”旅游文创商品大赛获奖情况,甄选出一批具备西藏文化特色、符合市场需求的“西藏礼物”,报名参赛。[详细] -
“十三五”以来21.68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投入西藏文物保护
“十三五”以来,国家文物局和17个对口援藏省市文物部门安排中央财政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共计21.68亿元,西藏文物保护状况不断改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