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雪域高原的文明年轮——跨越时空的中华文明汉藏民族交融史
桑达隆果墓地全景图(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当文成公主一行车辇随从远行千里,抵达逻些城(今拉萨)时,吐蕃使臣持幡列队,数人双手紧握于胸前,恭迎公主。
这是一幅描绘在布达拉宫白宫门庭内的壁画,绘制于清代。
这幅表现当年文成公主进藏盛况的壁画,向世人展示了汉藏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性的一幕。
尼阿底遗址联合考古发掘出土的石器(资料照片)。新华社发(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供图)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考古发掘,唤醒深埋在泥土里的历史;透过古老的壁画,人们听到了历史的回音——在这片苍茫的高原上,中华民族水乳交融的故事从古至今不曾中断。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
藏族和其他各民族的交流,贯穿雪域高原历史发展始终。
桑达隆果墓地出土的木俑(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唤醒深埋在泥土里的交流史
2017年,在阿里地区札达县发现的桑达隆果墓地,出土了大量珍贵遗存。碳十四测年显示其年代为公元前366年至公元668年,跨越1000年。
桑达隆果墓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北麓,海拔3700米。考古发掘遗物中,有7份(6件)金、银面饰,形制与印度西北部马拉里墓地、尼泊尔北部桑宗墓地出土的金、银面饰形制相同或相近,出土的木俑为青藏高原首次发现,其形制特征与新疆吐鲁番一带墓葬出土的木俑形制相同。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何伟介绍,当时,人群在此地出现有规模的聚集,其间经历了政治实体萌芽,经济社会发展,来自周围包括新疆、尼泊尔北部、印度北部、西藏拉萨、山南腹地以及中原汉地的文化在这里交融汇合。
考古人员在桑达隆果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工作(2018年8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春拉 摄
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开启的西藏考古事业给世人徐徐展现了一幅汉藏民族在高原大地上交流融合的壮阔画卷。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发掘的昌都卡若遗址,首次向世人揭示了西藏史前人类的发展进程与其相邻地区的联系,并实证了卡若文化与黄河流域早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粟,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农作物,首次在卡若遗址被发现,实证了至少在距今四五千年前高原古人类与我国北方地区的交流。
2016年正式发掘的藏北尼阿底遗址,是目前青藏高原腹地年代最早、世界范围内海拔最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高原出现古人类的时间再一次被考古发现往前推进了数万年。
这是3月29日拍摄的桑耶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尼阿底遗址出土原生地层旧石器时代石制品4000余件,包括石叶。“经过缜密的科学研究和分析,这一遗址距今4万年至3万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晓凌博士说。
那么,从远古人类的出现到文明的进阶,高原大地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夏格旺堆说:“如同大海是由无数个支流汇聚而成,截至目前的考古出土遗存可以证明,雪域高原从古至今都不是‘孤岛’,这里是一个开放的文化高地,跨区域、跨边界、跨文化的观念、传统、文明在此汇聚,共同铸就了雪域高原绚丽多彩的文明之花。”
桑耶寺吐蕃王朝赞普赤德祖赞篇壁画中“宴前认舅”的故事(3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重现壁画上的交往史
初春的雅鲁藏布江两岸,万物复苏,绿意渐浓。
位于雅江北岸的桑耶寺,始建于公元8世纪,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桑耶”为出乎想象之意。
“桑耶寺乌孜大殿代表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大殿共三层,底层采用藏式石料建筑结构和风格,中层采用汉式砖木建筑结构和风格,上层采用印式木质建筑结构和风格,各层壁画与塑像也都按照三种风格绘塑。”桑耶寺64岁的老僧人巴桑说。
桑耶寺,向世人展示了一部开放、交流、融合的高原文明历史。
这是夏鲁寺外景(2016年8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走近乌孜大殿内围墙中层的廊壁,一幅长达92米的“西藏史画”壁画,虽历经风雨已若隐若现,但依然能让人穿越时空,触摸历史。
将重大的历史事件浓缩在一幅幅壁画中,是藏族传统文化特有的形态。古人借此记录历史,期冀恒久传世。
从藏族起源说到松赞干布统一高原、迎请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文成公主……按时间顺序、以连环图形绘制的壁画,可谓是一半泥土、一半匠心,装点了佛堂,铭刻了历史。
老僧人巴桑向记者娓娓述说了一段记录在吐蕃王朝赞普赤德祖赞篇壁画中“宴前认舅”的故事。
他说,一些史书记载,金城公主进藏一年,腹中怀子,正宫心生妒忌,伪称有孕。公主生子,正宫竟将其夺走。当子一周岁,藏王盛开周岁之筵。当日,众臣齐集王宫,藏王将盛满青稞酒的金杯,交与太子道:“二母所生独一子,身躯虽小然灵秀,金杯满注青稞酒,其自献与汝亲舅,以决孰为汝母后。”太子径向左侧而去献金杯于汉舅,公主甚喜。
建筑和壁画,承载的不仅是历史,也是古人的思想。
这是夏鲁寺琉璃殿顶(2021年10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在西藏历史中,有一个非常令人瞩目的事实:自公元7世纪以来,西藏的文明无论在地域空间上或是种族与文化上都强烈地呈现了一种东向发展的趋势。这种趋势直接构成了自吐蕃时代以来西藏始终不断地与东部中原王朝(包括北方蒙古)发生广泛而深刻联系的原因。”藏学家石硕在著作《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中如是说。
始建于公元1087年的夏鲁寺,其大殿底层为藏式传统寺院建筑风格,二层殿顶则采用内地寺院传统的歇山顶和飞檐翘角,上盖蓝色琉璃瓦,屋脊有琉璃砖烧制的飞天侍女、狮虎花卉等图案,尽显元代工艺风格。
夏鲁寺寺管会第一主任、高僧洛萨加措介绍,元朝时期夏鲁地方是元帝册封的西藏十三个万户之一;夏鲁万户长扎巴坚赞曾在元大都觐见皇帝元仁宗,获赐金册玉印以及修建夏鲁寺僧院的黄金百两、白银五百锭等布施。“利用来自元朝皇帝的助缘,和内地请来的许多汉族工匠,夏鲁寺因此成为汉藏等各民族工匠合作的艺术结晶,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团结的典范。”
传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交融史
这是夏鲁寺殿顶一角(2021年10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来自河北唐山、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90后”“藏漂”李斯楚开设的唐卡店位于八廓街上。“我是这里为数不多的汉族唐卡店长,店里除了销售传统藏式唐卡外,还包括我个人创作的‘可移动的寺院壁画’。”李斯楚说。
八廓街是拉萨古城的心脏和脉搏。八廓街的核心——大昭寺内,至今供奉着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所携释迦牟尼12岁等身佛像。
李斯楚按照西藏寺院壁画原型,将其局部绘制在特制的“墙壁”上,创作成为“可移动的寺院壁画”。店里的作品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唐卡市场的红火,释放了画师的创作激情与空间,也促进了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他说。
这是位于大昭寺门前的唐蕃会盟碑(2021年8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兆基 摄
距离唐卡店近百米的地方,“90后”藏族姑娘妮珍的藏式潮服店门庭若市。
传说中身高达7英尺,浑身长毛,直立行走的喜马拉雅“雪人”,在妮珍的实体店里变成了一个身着藏装、戴着墨镜的模特,也成为她的品牌logo,以及潮服的重要元素之一。
短短几年间,妮珍推出的“神兽”“城市牧人”“林卡”等系列服饰,因传统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时尚结合、传统藏文化意境与元素的大胆展示,为她引来众多年轻铁粉。
“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自古就是交流互鉴的沉淀,而我眼中新时代的藏文化,是对优秀藏族传统文化的延展和新时代文明结合的创新。”妮珍说。
妮珍的团队里有藏族、汉族员工,工作地点更是翻越雪山草地,设在拉萨、上海、武汉、成都,以及法国、意大利、美国,通过“云办公”的方式,碰撞多元文化交流的火花,开拓品牌市场。
如今,漫步古城拉萨,在布达拉宫古老的石阶之上,在大昭寺唐蕃会盟的石碑前,在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里,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信仰与世俗和谐相融。人们为更加美好的生活奋斗奔波的景象,已成古城最美的人文风景。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3周年 当家做主
2021年5月,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新编现实题材藏戏《次仁拉姆》在自治区藏剧团藏戏艺术中心上演。[详细] -
春天里的故事:“3·28”——值得纪念的日子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病房开着窗户,暖风带着泥土的气息吹入,浓浓的春天气息扑面而来。在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3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我们每个人都为今日西藏的发展成就欢欣鼓舞。[详细]